分享

“头条”生猛:7年买下57家公司 | 企投会

 昵称33542116 2019-08-13

文/企投会(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转眼间,2019年的进度条,已经加载了一半多。

回看国内上半年的财经新闻,我们似乎很少看到现象级的企业并购事件。

类似于前几年中粮收购蒙牛、滴滴快的合并、美团收购摩拜,关注度特别高、金额较大的并购案例,今年上半年几乎没有发生。

统计显示,2019年1-6月,全国共完成并购交易815笔,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6%。

兼并和收购,是企业扩大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上半年并购交易数量出现快速下降,从某种程度而言,代表着企业的扩张意愿和扩张能力双双降低。这不免令人担忧。

以下,我们来看几个企业案例,在普遍谨慎的2019上半年,他们却敢于“进”字当头。

7月31日,互联网行业风头正劲的公司——字节跳动,推出了一条招聘广告,借此正式宣布进军搜索业务。

张一鸣要做搜索,坊间已流传许久,对于这条姗姗来迟的官宣,网友纷纷列队留言评论——就想问问百度,你慌不慌?

字节跳动公司创始人 张一鸣

这是一个老字号被新秀挑战的故事。百度今年20岁,目前市值为340亿美元。而字节跳动只是张一鸣7年前的第五次创业作品,近期估值为750亿美元。

看看张一鸣最近的动作,就知道他是用什么方法造就了一个“头条系”。2019上半年,字节跳动投资了3家完全不同类型的公司,主业分别是艺人服务(泰洋川禾)、数据存储与检索(奇简软件)、体育内容营销(虎扑)。

7年来,字节跳动布局了庞大的产品矩阵,被称作“App工厂”:囊括了今日头条、抖音、西瓜视频、Tik Tok(抖音海外版)等数十款App,旗下App全球日活用户超过7亿。

字节跳动的逻辑,与腾讯、阿里如出一辙,通过并购和投资扩大业务版图。公开数据显示,张一鸣7年间投资或收购的公司,已不低于57个。

今年4月16日,安踏集团董事长丁世忠发了条微信朋友圈,宣布自己当选亚玛芬体育董事会主席。

得来不易。如果换算成货币资产,这条朋友圈,价值约380亿元。

安踏成功改组亚玛芬董事会,标志着这起去年便已公告、中国体育用品行业史上最大的海外收购案,终于画下句号。

联合腾讯等机构组成的投资者财团,安踏最终拿下了69年历史、号称“运动品牌中的劳斯莱斯”的亚玛芬98%股份。

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 丁世忠

这并非安踏第一次跨国收购。2009年,从百丽国际手中,丁世忠收购了陷入亏损的意大利运动休闲品牌FILA。彼时,资本市场对丁世忠充满了质疑,认为安踏不具有国际化基因。

如今再来看,FILA在安踏2018年营收占比近30%,增速超过80%,成为安踏的重要支柱和增长引擎。

丁世忠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讲述了他的并购逻辑:民营企业必须跳出单纯的生产加工环节,向产业链高端环节延伸,提高附加值;可以充分利用国际资源,通过并购的方式来补齐自身短板。

今年2月13日,食品饮料巨头雀巢首次对外确认:已100%控股厦门银鹭食品。

自2011年第一次收购银鹭60%股份以来,雀巢耗时八年,方才拿下全部股份。

其实,被雀巢收入囊中的,不仅是这家以生产八宝粥而知名的企业。徐福记、太太乐调味、惠氏中国等至少7个我们耳熟能详的品牌,控股权掌握在雀巢手中。

雀巢全球首席执行官 马克·施耐德

153年前,瑞士人亨利·内斯特(Heinrich Nestle)以自己名字命名,创办了雀巢。

1949年,已在欧洲站稳根基的雀巢公司,确立了以食品为主业的发展方针,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地开始了扩张之路。

比如,汉穆·毛赫尔——在他长达20年的CEO任期内,雀巢在全球收购了250家公司,平均一个月一家。

后两任CEO延续了这一策略。在2018年,一向自视甚高的星巴克也没能侥幸逃脱,其零售业务被雀巢以71.5亿美元收购。

至今,雀巢在全球收购了2000多个品牌,其2018年营收高达6186亿元。

现任CEO马克·施耐德曾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表示,雀巢是双重战略,关注内部增长,同时始终寻求外部投资并购机遇。

上述三家企业,分别是互联网新秀、制造业老兵、跨国公司巨头。他们有一个共性,均是在稳固主业后,通过资本手段将业务触角越伸越广。

在张一鸣亲手操刀的公司行为手册“字节范”里,有一条关于“始终创业”的内容,其第一句话是:自驱,不设边界,不怕麻烦。

自我驱动、打破边界,一手迅速做大企业价值,一手以投资扩大商业版图,正是这样两栖型的企投家思维,使得张一鸣敢于逆风而行,成功带领“头条系”从BAT的缝隙中生长出来,在互联网领域另立起了一座短期内难以撼动的山头。

福建晋江人丁世忠,17岁辍学,50万起家,10年做到10亿,再用10年做到了100亿,如今,安踏成为市值突破千亿的国际化企业,靠的是什么?

与丁世忠同期创业的许多晋江同城品牌,诸如德尔惠、喜得龙、贵人鸟,均在近两年陷入破产。

同许多传统制造企业主一样,丁世忠也遭遇了增长乏力、转型无路、资产缩水的困难时期,但他以攻为守,大胆并购而不是等待被兼并,勇敢踏上新赛道,成为一名企投家。

一边做企业,一边做投资,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想做好更难;从企业家,进阶成为企投家,需要的是从思维意识到操作系统的全面刷新。

作为“企投家”这一身份名词的提出者和定义者,企投会历经两载深度打磨的企投家高阶课程——中国企投家PLUS 2019,正式面向全球招募会员。

八个功能性模块课程(每次3天2夜;含2次海外游学),在资本的意义上重新理解和认识企业,学习用投资的方式促进财富增值,完成从企业家到企投家的转变。

点击下图▼立即报名

围绕领导观、思维观、哲学观、创新观,学习“企业增长+投资增值”的结构性思维、培养企投家必备的“四大能力”:知行合一能力、领导力、思维力、前瞻力,建立多元的企投智识框架,完成从企业家到企投家的进阶成长。

围绕新制造、新消费、新科技、新文创,通过名企参访、海外游学、投决模拟、案例研究,看全球商业变革、产业创新机遇,提升产业投资的判断力和投融对接的实践机会,重建多元、创新的企投知识框架,完成从企投认知到知行合一的升级。


本篇作者 ZK | 当值编辑 李梦清

责任编辑 | 郑媛眉 | 主编 | 魏丹荑

张一鸣,7年收购57家企业,成就“头条系”;雀巢,153年收购2000余家企业,成就食品饮料王国;加入中国企投家PLUS 2019,学习他们做个“两面手”,一手做大企业价值,一手以投资扩大商业版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