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烦恼”都一样.mp3 来自涌金楼 00:00 15:48 在许多人看来,日本制造,就是“高质量制造”的代名词。今年5月24日—6月12日,本文作者受浙江省·静冈县经济交流促进机构的派遣,作为浙江省中长期调查员,赴日就“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题进行考察学习。本文为作者零距离触摸日本制造业后的观察思考,对正在加快迈向中高端的浙江制造而言,不乏借鉴价值。 静冈制造的“烦恼”挺眼熟 静冈县人均GDP和经济密度分别是我省3.7倍和2.4倍,制造业发展呈现“占比高、质效好、产业集中、分布集聚”的特点,也面临土地成本高企、劳动力不足、制造业流失问题。静冈制造业占地区生产总值连续30多年保持35%左右,高于日本同期约15个百分点,与浙江近5年来的占比水平相近。2017年,制造业销售产值约1万亿人民币,连续10年位列日本第4位。2016年,制造业企业9299家,位列第5位;制造业从业人员39.8万人,位列第3位。2017年静冈制造业劳动生产率77.8万/人·年,是浙江的3.6倍;制造业增加值率30.9%,高出浙江10.2个百分点。日本企业的平均寿命为35.6年,此次考察的永田部品制造株式会社成立至今已有87年。泽根弹簧株式会社2018年亩均销售1313.5万/亩,是浙江水平的3倍。静冈前5大产业合计占比71.2%,分别是运输机械占26.3%,食品饮料占14.9%,电气机械占12.8%,化学工业占10.2%,一般机械占7.8%。其中,运输机械和食品饮料产值分别连续10年位列日本第2位和第1位。静冈东部地区以电气机械、医药品和医疗器械等为主,集聚了东芝机械等知名企业;中部地区以食品及饮料加工和农业种植等为主;西部地区以汽车及配件、电气机械为主,集聚了滨松光子学、雅马哈、铃木等知名企业。到2020年,静冈工业用地储备只有7200亩,2019年全县42块工业标准地平均地价198.2万/亩,远高于浙江水平。制造业从业人员从2010年的41万,下降到2016年的40万,预计到2040年只有33万。制造业企业数量从2010年的10768家,下降到2016年的9299家,下降趋势明显。日本制造业强大的背后 一边要化解挑战困难,一边要转型升级,静冈县的“烦恼”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日本制造业面临的共同命题。而据笔者在静冈县的观察,无论是产业政策、科研投入,还是营商环境建设,日本都有不少值得借鉴之处。强化产业政策的法制化。日本先后制定《产业技术力强化法案》《IT基本法》《地域未来投资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加强制造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分离。经济产业省为主制定制造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产业政策指导目录。静冈县产业振兴财团等中介组织,按照财政预算和产业政策指导目录,给予符合条件的企业补助金支持。产业政策力度大。产业政策集中支持企业新产品开发、新设备投入、新市场开拓。此次考察的中远热处理技研株式会社,从加工锻造汽车零部件,逐步向航天航空领域转型,主要得益于2009年新投入航空宇宙大型真空炉,拥有了航天航空产品加工锻造能力。据介绍,当年企业销售收入近1500万人民币,购买大型真空炉720万,获得政府补助600万,补助比例近5/6。日本的研发投入主要来自企业。2017年企业研发投入占日本的80.7%,远高于美国(69.1%)、德国(67.2%)。比如,浜松光电公司年销售收入60亿人民币,每年研发投入约占15%,一半投入技术研发,另一半投入产品开发。有大量的科技服务机构推进产业化。大学技术转移促进结构、工业技术研究所等机构,长期围绕企业需求,为产业发展提供专业技术服务和培训,没有科技成果“技术转让”的概念,科研机构的科研能力和价值主要通过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来体现。中小企业高度重视技术研发创新。企业普遍将研发视为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围绕主业建有研发机构,并持续开发新产品,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此次考察的中远热处理技研株式会社,员工45名,年销售不到3000万,也建有专门的研发部门。营造吸引人才并适合人才发挥能力的环境。“二战”后,日本推行了一条“强固山脚比强固山顶更重要”的教育路线,形成了“一心一意专注于一件事情的人最优秀和最值得尊重” 的信念和氛围,使受教育的青年一代能够普遍扎根于实际生产。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信用保证体系。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规模小、资产担保不足等问题,日本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的支持中小企业贷款的信用保证体系,通过信用保证协会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信用保证。出现风险时,由信用保证协会对困难企业进行经营诊断,并与金融机构商讨可否延长还款期限、减小每次还款数额等新的还款方案,如果不同意,信用保证协会在30日内向金融机构代位补偿。引导企业进入全社会质量管理阶段。2000年以来,日本企业的质量管理进入到追求产品品质、节能环保、员工幸福、上下游客户满意、周边居民满意的全社会质量管理阶段,主动营造制造业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静冈如何应对汽车业下滑? 即便是在日本这个汽车制造强国,静冈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体量也相当可观——销售规模位列日本第2。但是,近年来,静冈的汽车制造业也遇到了新麻烦,主要是燃油车新规、汽车电动化趋势、无人驾驶技术发展这三大挑战。依托龙头企业技术优势,推进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生产。丰田汽车2018年宣布燃料电池控制相关专利约3350件及高压氢气罐相关专利约290件公开。日本政府相应制定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普及促进政策,计划到2030年推广30000台。依托汽车零部件配套技术优势,推进新能源汽车电池、电驱、电控等核心零部件的研发生产。松下电池是特斯拉电动汽车的供应商,与特斯拉合作研发超级固态锂电池。政府部门围绕新产品开发、设备投资、市场销售等方面,专门制定20条新一代汽车产业发展扶持政策。依托精密制造装备和技术研发能力,转型医疗器械和航天航空领域高精密度产品的研发生产。此次考察的泽根弹簧株式会社,从生产车用弹簧,逐步向医疗器械领域转型,2016年开始与县立静冈癌症中心、滨松医科大学联合研发可植入医疗线圈,产品主要为县立静冈癌症中心配套。据社长介绍,未来三年可植入医疗线圈的销售将占到20%,利润贡献将占到80%。浙江制造向日本学什么? 
制造立省初心不改,制造强省加快谋划。高质量编制实施制造强省建设规划纲要,以工业强县试点建设为基础,开展一批制造强县试点建设,培育发展数字安防、新能源汽车、绿色石化、现代纺织等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 传统制造业不能丢。深化总结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试点,大力推广“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十法”,组织开展第三批分行业省级试点。 新兴产业加把劲。加快推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争创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航天航空、集成电路、新材料等产业新优势。 解决科技和产业“两张皮”的问题。重点完善企业自主创新激励机制,鼓励广大企业尤其是中大型企业增加科技研发投入,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小微企业。强化关键共性技术供给。加快建设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帮助跨越研究到产业化的“死亡之谷”。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创新机制。打造“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创业创新生态圈,探索“揭榜挂帅”等新机制,鼓励企业牵头组建产业创新联合体,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突出数字赋能导向,提升融合发展水平。推动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深度融合,推进制造业转换增长动力。突出智能化改造,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开展“十百千万”智能化技术改造行动,实施分行业智能化技术改造、百项智能制造新模式示范应用、千项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万企智能化技术改造诊断。突出数字化转型,提升生产数字化水平。推进“1+N”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建设,提升supET平台基础服务能力,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与supET平台对接合作。深化“亩均效益”综合评价机制。全面启动规上服务业、特色小镇、高新区、经济开发区、小微企业园 “亩均效益”评价。深化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机制。制定实施加快推进制造业企业资源要素优化配置的政策意见,加大对优质企业正向激励。按照利用效率高、要素供给多的原则,落实要素分配与市县“亩均效益”绩效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深化促进产业创新升级机制。发布全省制造业行业新增项目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规范指南,出台实施分类帮扶推进制造业领域低效企业改造提升的行动方案,分领域分行业实施“亩均效益”领跑者行动。有效降低企业成本负担。认真落实国家更大规模减税和更明显降费的政策措施,制定实施一批新的降本减负措施。进一步压减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和产品强制性认证种类。健全人才资源支撑体系。弘扬新时代浙商精神,鼓励企业家创新创造、再立新功,引导新生代企业家红色传承、创新转型。落实人才新政,大力培养引进创新人才和团队。大力培育高技能人才,建设一批一流的技师学院,畅通技术工人成长成才通道。健全金融服务保障体系。保持全省制造业融资总量平稳增长,健全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落实民营制造业企业债券融资支持计划,实施银行业联合会商帮扶机制,对制造业优质企业通过联合授信,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