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命由我不由天”。他用35年时间,从身无分文的放羊娃,摇身一变成为陕西首富。 文/华商韬略杨凯 1965年,史贵禄出生在陕北定边县海则梁村。这里紧邻着毛乌素沙漠,土地荒漠化严重,靠种地很难填饱肚子。家里太穷,史贵禄从小就想法设法贴补家用,9岁放驴、11岁去柳编厂学艺、13岁放羊、15岁下地务农,正经读书的时间不超过两年。 16岁那年,他借了13块钱,只身一人到榆林闯荡。 史贵禄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小企业干临时工,收购贩卖葵花籽。 1982年6月,他拿着1000多元的积蓄,定做了一间铁皮门面房,挂起“小百货店”的牌子,开始创业。 史贵禄做生意没什么诀窍,就是比别人更努力一点,从不松懈偷懒。他在这个只有0.5毫米厚的铁皮房里待了足足6年。冬天没有取暖设施,最低零下十几度,夏天最高40多度,但他风雨无阻,每天早上7点开门,晚上11点关门,营业16个小时。 辛苦打拼6年,史贵禄攒了10万块血汗钱。 后来,百货店竞争越来越激烈,史贵禄又转行开便民饭馆。 1988年,23岁的史贵禄经过市场调研投资10万元,在榆林市人民中路开了一个五金、机电、建材综合门市部。几年时间里,五金店生意越做越大,店里的产品不仅供应榆林本地,还卖到了石家庄、天津等十多个城市,他逐渐成为全国10家大型五金公司榆林经销总代理,开了6家分店,经营品种达到1万多个系列,5万多个品种。 1997年前后,史贵禄依靠多家五金店积累的资产,已经累计超过600万元。 尽管没读过几年书,但史贵禄清楚知识的重要性。他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函授三年,学习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随后取得了高级工程师职称。 上世纪90年代初,房地产行业迎来爆发。史贵禄瞅准时机,于1998年10月,成立了“榆林市荣民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涉足房地产。 2004年,史贵禄将公司迁至西安。荣民集团立足西安,在北郊陆续开发了宫园壹号、宫园学府、宫园美岸、宫园中央等一系列项目。如今,荣民集团位列全国民营企业500强,年营收超300亿,房地产营收约占总营收的60%。 2015年,51岁的史贵禄以75亿身家问鼎陕西首富。之后连续两年蝉联首富,2018年身家达110亿元。 尽管贵为首富,但出身贫寒的史贵禄仍厉行节俭,他经常坐地铁外出,到外地出差,哪怕坐最晚的班机也要当天返回。到目前为止,他名下只有西安一套200多平方米的单元房,在其它城市或国外都没有购入房产。 不过,史贵禄在扶贫方面从不手软,荣民集团累计捐款超过5亿元,其扶贫模式被陕西省政府命名为“荣民模式”。 荣民集团扶贫的海则梁、白泥井、周台子三个乡,位于陕西定边县最北端,紧邻毛乌素沙漠。2000年,这里人均年收入不足500元,到2017年,海则梁乡人均年收入超过8万元,其余两个乡人均年收入也超过3万元。 如今,“不差钱”的史贵禄将更多精力放在给人民谋福祉上。不仅在扶贫方面从不手软,还提出制定《虚拟货币管理条例》;也热衷于环保事业,比如提议禁止或限制使用一次性塑料等。 草根出身对史贵禄来说是一笔财富。正因为过过苦日子,所以如今身家百亿的他,更知道体恤普通百姓的疾苦,对自己可以节俭,却在扶贫上舍得花钱。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