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大壮的牡丹,艳而不俗,笔法放荡不羁自然天成

 阿年282 2019-08-13

张大壮(1903—1980)浙江杭州人。原名颐,又名心源,后更名大壮,字养初,号养卢,别署富春山人。章炳麟(太炎)外甥。与江寒汀、唐云、陆抑非合为现代四大花鸟画家,被合称花卉画的四大名旦。

1981年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张大壮画集》,1982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张大壮画集》。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国画院画师。

张氏擅长花鸟画,早期宗法恽寿平、华喦,并兼取黄筌、徐熙,作品更为妍丽清润,秀美动人;晚年或许是经历的太多世事,使得他的风格更靠近徐渭、陈淳、朱耷等人,笔墨老辣,纵放洒逸。就绘画题材来看,他的喜好更接近于齐白石,将目光转移到百姓的生活中,而不仅仅是文人雅好的梅兰竹菊等题材。他喜绘蔬果、虾蟹之类,生动活脱,别具韵致。

张大壮与江寒汀、唐云、陆抑非合为现代四大花鸟画家,被合称花卉画的四大名旦。若论技巧的纯熟、格调的清新、状物的能力等方面,张大壮略逊于其他三人。江寒汀的花鸟画更为婉约,略带几分幽秘,调子比较深沉,恰似宋词中欧阳修的意境,特别是天空的渲染,很有味道;唐云的花鸟画更为拙朴,在拙朴中又不乏灵动之趣,特别是竹子非常劲健;陆抑非的写意花鸟具有深厚的工笔画的基础,若论造型的严谨与传神,陆氏当允为第一。

张大壮之所以能够跻身其中,在笔者看来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晚年对生活的关注,拓展了花鸟画的意境和题材。客观地评判,张大壮早期的传统题材更多给人的一种能力的彰显,笔墨功夫很强,可以画很精微的工笔画,也可以作大尺幅的写意画,但总是摆脱不了恽寿平等人的影响。但他在表现生活气息很浓的果蔬、鱼虾时却时时透露出个人独到之处,他在近现代花鸟画的价值也在这里。

张大壮的牡丹给人的感觉是相对比较简单,但用笔比较自如,用色用水比较饱满,从而达到了一种韵味十足的艺术效果,他的牡丹给人的感觉并不俗气,而是变得更加高雅,他的用色多掺杂了墨,所以颜色并不艳丽,而是变得典雅,他画的枝干多用墨来写就,或者是配花青来绘制。形成了比较鲜明的个人艺术特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