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利发明人如何写好一份《技术交底书》

 yaohbsg 2019-08-13

一、专利之路,交底起步

技术交底书是在发明人实现发明创造之后形成的一种文档,专利代理人依据技术交底书进行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它不仅是连接技术文档和专利申请文件的纽带,也是发明人和专利代理人之间的沟通桥梁。好的技术交底书是产生优秀专利申请文件的关键因素之一。

好的技术交底书具有文字表达清楚、逻辑清晰严密、发明点突出、有明确的技术效果等特点;反之,不太好的技术交底则可能前后矛盾、错误频出、杂乱无章、不写技术效果等。

专利发明人如何写好一份《技术交底书》

二、技术交底书的重要性

1、技术交底书的内容直接影响到企业IPR和技术评估团队对技术方案本身的评估,从而影响后续专利申请策略的制定。

2、技术交底书的内容直接影响到专利代理人与研发人员之间沟通所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

3、一份好的技术交底书可以让专利代理人快速且充分地了解发明人的技术方案,从而短时间内撰写出高质量的专利申请文件。

4、技术交底书中的技术方案是专利挖掘工作的基础。研发人员精通所研发的产品技术,但不一定擅长如何针对其创新技术进行专利布局和专利挖掘。一份好的技术交底书呈现的技术内容可以供专利代理人对其技术进行充分挖掘,引导发明人挖掘更多的技术方案,针对不同的技术方案,申请多个专利对产品进行保护。可进一步地通过“核心专利 外围专利”的方式,形成竞争对手难以绕开的专利组合,全面保护企业核心技术,建立高高的专利壁垒,提升企业竞争力。

三、技术交底书的基本要求

1、专利代理人并不是所有领域的技术专家,技术交底书要使代理人能看懂,尤其是背景技术和详尽的技术方案,一定要写得全面、清楚。

2、全文对同一事物的名称应统一,避免出现一种事物多个名称。这点很重要,否则可能专利代理人对方案的理解有偏差。

3、专利必须是一个技术方案,应该阐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什么技术方案实现的,不能只有原理,也不能只做功能介绍。

4、专利必须充分公开,以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实现为准。

专利发明人如何写好一份《技术交底书》

四、技术交底书的内容

技术交底书的内容通常包括:发明名称,技术领域,背景技术,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等。有附图的,需要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或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重点要说清楚:别人是怎么做的?(背景技术)→ 你为什么还要做?(技术问题)→ 你是怎么做的?(技术方案)→ 你做的有什么好处/优点?(技术效果)。

1、背景技术

背景技术用于介绍和本发明相关的现有技术,指出现有技术的缺点。对于代理人来说,则可以理解技术方案,把握发明点,并且确定保护范围。

注意:不相关的现有技术不需要提供,只提供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的那部分现有技术;

最好结合附图用文字对现有技术进行描述,如果现有技术有相关的专利、期刊、书籍,还可以提供其出处。

2、发明内容

发明内容用于介绍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清楚、客观地写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

注意:发明内容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发明点,也是技术方案的关键点和欲保护点,需要按照重要级别排序逐条列出,简单描述即可,不需要长篇大论;

有益效果需要与技术方案对应,按照重要级别排序,对每个有益效果进行描述,并且有益效果应当有逻辑推导或数据支持。

3、说明书附图

附图是对技术方案的有力描述。

注意:尽可能提供可编辑格式的版本,比如CAD、PDF等形式的图;

照片在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中一般不能使用,仅能起到帮助理解方案的作用;对于由几个模块构成的框图,需要展示清楚各个模块的名称和连接关系;

对于机械结构附图,需要尽可能用标号表明各个结构,并且标号需要和文字部分的标号一一对应,不重不漏。

4、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部分是最详细、也是最能辅助代理人理解的部分,应该阐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什么具体技术方案实现的,并做适当的扩展。

注意:有关方法的发明,需要描述具体的实现流程;

有关装置的发明,需要尽可能详细地描述各个部件的结构和它们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及该装置是如何工作的,尽可能结合附图进行描述,附图尽可能给出立体图或多视角的视图;

技术效果的说明,需要结合结构或者方法进行一定的分析,比如结合原理或者实验数据进行说明。

5、替代方案

详细描述替代方案(替代实施例)的技术内容及其有益效果,替代方案的数量决定了专利的保护范围。

专利代理人也可以启发、引导发明人进行替代方案的拓展,这样权利要求可以写得更大,实施例可以更多,专利申请文件的质量也更高。

替代方案的拓展方向包括:

零件的个数、方法的步骤、工艺是否可以减少?

零件的位置关系是否可以调整?

步骤的顺序是否可以改变?其中哪个部件/步骤/工艺可以替换成其他部件/步骤/工艺仍然可以解决技术问题。

五、技术交底书的常见问题

1、逻辑关系不清楚

在涉及逻辑判断的内容中,注意逻辑关系的合理性与完整性,避免出现“有是无否”、或者“有否无是”这样的逻辑判断过程。

2、用词不规范

比如:使用非规范术语、自造词、英文词,但没有解释、注释、翻译;概念、术语前后不统一;相同事物采用多个名称。

3、技术方案提炼过于宽泛,无技术细节

寻找发明点、总结技术方案时,要注意抓重点,而不是泛泛的概括多个方面,技术主题不在于广而在于专。

4、图文不符

仅有文字描述,全文无图,或者虽然提供了附图,但未结合附图进行详细描述,或者虽然提供了附图,但图文不对应,或没有相应文字说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