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通往天堂的路笔直

 鲁四小姐 2019-08-13

       西藏游是一次意外之旅。之所以说意外,是因为和朋友闲聊五分钟,便决定成行,包括给旅行社打电话报名,不到十分钟。这真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我无牵无挂,朋友只是知会了家人一声,可见朋友在家中的地位,杠杠的,(偷笑)便开始准备一周后的旅行。

       人生有这样一句格言:“时刻准备着,一旦机会来临,便及时抓住”。这句话也适合我的西藏之旅。几年的准备就等待能同行的人出现。缘分从来不需编排,感谢上苍在我有生之年,实现我梦寐以求的西藏之旅。

曾经有好友问我为什么要去西藏?一天四季的温差,有可能丧命的高原反应,旅途特辛苦……我说:想亲眼看看喜马拉雅雪山,可可西里的藏羚羊,雅鲁藏布江的暖流……今天我想说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我的灵魂得到了蓝天白云的净化,身体得到炼狱般的洗礼,人性的复杂被飘扬的无色经幡抛到了九霄云外。亲眼看到了通往天堂的路笔直,且繁花似锦,祥云紧簇。

从大连飞往西宁,经停太原,在经停的十几,二十分钟里,由于和朋友聊的太投入,都忘了登机的时间,抬头忽然发现登机口边的座椅上空无一人,四目相望,撒腿就跑,验票的那一刻,听到工作人员通知广播站:“两位乘客已到”。气喘吁吁的落座后,还是有点懵圈。(傻笑)朋友说,看来这是一场刺激加冒险的旅行。

从太原到西宁,短短一个多小时的飞程,晕机到吐,这给所有同行的团友们陡增了一丝不安。到达酒店便倒床休息。晚餐的时候,大连的团友共聚,举杯间好像是认识许久的老友,彼此的关照溢于言表。

此行西宁的景点就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也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清晨,十一人坐的小客车,载着我们前往青海湖。虽然已在西宁住了一晚,当车行驶到海拔4000米的时候,已然出现了高原反应。正当大家疑虑是否购买氧气罐的时候。导游一句“保命要紧”,使大部分人都乖乖买了氧气。有了氧气这个对付高原反应的武器,便不在担忧,放心的前行。

坐在司机身后的座位上,眼界是开阔的,左右侧窗可以看到公路两侧不同的风景,人烟稀少,偶有牛羊经过。透过挡风玻璃,广阔的地平线尽收眼底。呈现在眼前的就像是一幅等距画,上半部是蓝天白云,下半部是绿色的青草地。在绿地上镶嵌着一条笔者的大道,连着天际。似乎这是一条通往天堂的路,只要不停的前行,就一定能够抵达。这个画面是内陆绝对没有的,大路笔直且连着湛蓝的天空。自己好像是个圣徒,虔诚的走在天堂之路。

翻越日月山这个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分界线,经过“天下河水皆向东,唯有此溪向西流”的《倒淌河》,远观当年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联姻进藏的路径,真是别有一番感慨在心头。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车程,终于到达青海湖。

青海湖气候温和,水草丰美。绿色的湖水,因为没有太阳的照射而显得平静,温婉,恰似这座晚起的城市。湖边,游客在喂食像海鸥一样的飞鸟,还有那拍了一张又一张的美照。站在湖边向远处眺望,宽阔的湖面上矗立着一个建筑群,这就是“中国鱼雷发射试验基地”。正对基地的岸边,是《尊圣佛母塔》。鲜艳的五色经幡,庄严神圣,那写满经文的旗帜随风飘扬,似乎也是保佑那试验基地,平安吉祥。在这美丽的湖畔,刚结束了《青海湖国际诗歌节》,诗歌广场的石碑依然矗立。来时导游说过,青海湖的水是神水,能祛病,生财,尽管湖水打湿了鞋子,衣袖,还是妥妥的灌满了一瓶,带回家。

从西宁到拉萨,要坐21个小时的火车,将近一天一夜。记得上次坐绿皮火车还是十六年前去北京。

火车启动了,不久便感觉火车在爬坡。不仅窗外的景色在不断的抬高,人也觉得在蹬梯,随着地势的不断提升,美丽的风景渐入眼帘。蓝蓝的天空,洁白的云,这是我这个生长在海滨城市里不曾有过的天空。蓝的清澈,有层次且深邃,白的纯粹,散漫且随性。那令人赏心悦目的天幕不变,变化着的是游走的祥云,曼妙的,无忧无虑的,任性的,肆意的,无拘无束的漫舞在空中……微风似一把剪刀,把独朵的,团团紧簇的云,裁剪成不同的画面,有古代的,现代的,未来的,科幻的,动物的,人物的……太美了,美到无法用语言形容,太美了,美到想哭,太美了,美到我这个旅游从不发朋友圈的人,也禁不住发了朋友圈。

时间渐进,带我们进入了“万山之祖”的昆仑。白雪覆盖的山峰,巍然肃穆,有种不言自威的神奇。看着窗外的昆仑山,颠覆了我自己的一个认知,原以为山脉就是一座大山所相连的小山就叫山脉,现在我觉得眼前的大山,自上而下有一条一条的道道,好似人体的血管,清晰而有张力,我觉得这才叫山脉。翻过昆仑山口,进入可可西里。

可可西里,真是广袤而神奇。说广袤是因无尽的山川,河流,绿地,说神奇是因这无人区,却生活着藏羚羊,野驴,牦牛等野生动物。

坐在车窗前,手托着下巴,望着远处山顶的白雪,近处绿地中的湖泊,内心从未有过的宁静。随着火车行进的轰隆声,仿佛时光倒流,从孩提时的童趣,到白发暮年。那些经历过的人和事,很有画面感的浮现在眼前,就像一部自传电影。人生极少有这样的机会可以让人静静的回忆过往,心无旁骛。(这是此行的意外收获)一路的西域赞歌,当属韩红。《青藏高原》,《天路》《一个人》《天亮了》,《那片海》的副歌更是走心的湿润了双眼,那淳朴深情的演唱,深入骨髓。人说,在这离天最近的地方祈祷,是最容易实现的。无论真假,为家人,朋友,世界祈福。傍晚时分,抵达了世界名城——拉萨。

拉萨火车站非常普通,不普通的是进出都需要身份确认,且出口处,两列荷枪实弹的反恐特警,夹道欢迎。

暂住拉萨一晚,清晨,吃过酒店提供的汉族早餐,便带上行李前往素有“西藏江南”之称的——林芝。途中,首先来到海拔5013米的米拉雪山。站在高岗上,向远处望,俊朗的大山带着雪白的帽子,柔美的草地上,牛儿悠闲的吃草,五色经幡被风吹的呼啦啦响,游客们兴奋的摆着各种美姿,活佛在与信徒们交流,这一刻是多么的祥和,各种人物给这幅山水画增添了新的色彩和活力。午餐后,来到西藏著名的《苯日神山》,这是藏教徒崇拜的重要神山之一。他们会把今世的幸福和来世的解脱都寄托给《苯日神山》。看着静静的,碧绿的湖水,似乎真有神灵。

到达《卡定沟》景区,已是下午4点多了。个人觉得《卡定沟》就是一个天然的植物园。山势陡峭,山顶是针叶树种,山腰是阔叶、针叶混生林,山脚是阔叶树,林间还有多种花草。进入景区,看到一个山石堆砌的塔,经文就写在石头上。按照景区导游的建议,大家都顺时针拜了三圈,并用山泉洗手和饮用。来到山的主峰脚下,一道落差近200米的瀑布飞流直下,像一把从天而降的利剑,银光闪闪,瀑布两边的岩石,被大自然雕刻成多种肖像,特别是观音和双面佛,惟妙惟肖,叹为观止。在这里,你能感觉到最初的,原始的山林风貌,山威树直。尤其是天色渐暗,游客稀少,山谷空旷,胆怯之情油然而生。

内陆人到西藏,多少都有点高原反应,一般都是先到海拔相对较低的林芝住上几天,以缓解高反。这就明白了为什么国家领导人进藏总是先到林芝,后去拉萨。

来到林芝的第二天,早餐后,驱车前往素有“背包客圣地”之称的《派镇》。换乘景点的观光车,游览世界最大的峡谷——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不愧是著名的大峡谷,风景确实很美,也很独特。千年古松,佛掌沙丘,还有诺大的能给人带来桃花运的桃树,堪称经典。然而,和这些经典相比,让人印象更深的是惊吓。蜿蜒崎岖的盘山路,没有围挡,最窄的路面是车胎距悬崖不到20公分,也就是常人拇指到食指的距离,如果有山石滑落,客车将直翻山崖。坐在窗边向下看,就是万丈深渊,腿是软的,心是揪的,特别是当两车相遇,必有一方退到一个转角或路面稍宽点的地方,让另一方先过,而停到转角的时候,车屁股一定是悬空的。当时真有一种感觉,只要有点风吹草动,就可能车毁人亡。此时,会让人陡生赶快回到平地的祈盼,而这种煎熬是原路去,原路回的折磨了两遍,真是跪了。

下了观光车,直奔餐厅,吃了本次旅行唯一的自助大餐。

汉字里“措”这个字,在藏语里就是湖的意思。《巴松措》就是藏传佛教宁玛派的圣湖。走过浮桥,登上湖心小岛的观景台,纯净的湖水,在蓝天白云的映照下,显得格外迷人。午后的阳光。斜洒在湖面,折射出七彩祥光,好像是上好的锦缎,华贵可人。又好像是一幅名画,有山,有水,有青草,有牛羊,构图大气,色彩极好。陶醉在这柔美舒适的仙境中,自己也成了画中的一物,真是太美了。

还在回味《巴松措》的美景,车已到了素有“藏地药王谷”之称的《南伊沟》。《南伊沟》动植物资源丰富,生态保护完好。也被称为“地球最高的绿色秘境”。这里观光车只能停在路边,要靠步行去探测秘境,这里有古老的传说,独特的珞巴风情,茂密的原始森林和俊秀的南伊河水,人烟稀少,空气绝佳。

这次旅行,有很多的第一次。这不,第一次走进藏民家进行家访。迎接我们的是这家的长女,叫卓玛。30岁,未婚。在宽大的客厅落座,一边喝着酥油茶,一边听卓玛诉说。从国家到民族,从民俗到生活习惯,他们物质上感谢共产党,精神上信仰活佛。如今的藏民也不再是一根筋的活着,更懂了平衡的意义和兼得的愉悦。就像他家的藏獒,也是可以栓在柱子上的,但改变不了它的凶猛和狂吠。

从林芝返回拉萨,确实没有了高反,可以快走,还能提行李上楼,就像在家一样。

早餐后,坐了2个多小时的大巴,来到海拔4990米的冈巴拉山顶,亲见西藏三大圣湖之一的《羊卓雍措》。当天风和日丽,晴空万里。站在山顶,放眼望去,碧绿的湖水夹在两山之间,显得淳朴而阳刚,因为是咸水湖,便没有《巴松措》的点点绿洲。同是阳光照耀,《羊卓雍措》只有一种颜色,宝石般的绿,偶有一点淡淡的白,像云朵一样虚无缥缈。因为是远看,不是近观,更增添了它的神秘,更魅惑,让人浮想联翩。如果将《巴松措》比喻是个女人的话,那《羊卓雍措》就是一个男人。惊叹造物主的神奇,就好像是在童话世界里,不敢相信这是现实存在。

距离返程还有两天。早餐后,再次进入拉萨火车站,乘坐铁路硬座,前往《日喀则》。列车非常应景的播放着韩红“我的家乡在日喀则,那里有条美丽的河”……而此行,用一天的时间,只去一个景点,就是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可见这个景点的重要性。

闲暇的时候导游给大家介绍了西藏的历史,有前,后藏之说。《日喀则》属后藏,而《扎什伦布寺》是后藏的第一寺庙,是历代班禅的驻地,历史上曾是后藏的政治统治中心。今天的寺院依然气势恢宏,法度庄严。建筑以藏红为主,白色相间。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金铜弥勒佛像,有历代班禅大师的灵塔。特别是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的纯金塑像,令人惊叹。

站在历代班禅普法的场地,环顾四周,寻找着在电视上看到的画面,还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要离开《扎什伦布寺》的时候,偶遇了三十多名朝圣的信徒,他们列队在寺院门口,齐声诵经,虔诚之心可见一斑。

《布达拉宫》是我想去西藏的缘由之一。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代宫堡式建筑,有高原明珠之称。参观《布达拉宫》是需要提前预约的,每天只接纳固定数量的游客。我们团被安排在下午一点三十分参观,时间不得提前或延后。《拉萨》不愧是日光城,虽已深秋,但中午的太阳还是狠辣的。匆忙的拍着《布达拉宫》的外景,验明真身后,正式入宫。导游再次强调时间,并提醒大家一定要量力而行,别勉强,登不上去的原路返回,在门口等候。通过导游表情,我们知道接下来的路不同寻常。

头顶着烈日在高原上攀爬,真不是件容易的事,一开始都还能保持队形,等转过一个弯后,还能看到自己的同伴,再后来眼前都是陌生的面孔,全团的人都淹没在这浩荡的人流中,每个人都在坚定一个信念——向上爬。现实告诉我们,上布达拉宫用“爬”字更准确。海拔越来越高,石梯的棱角早已磨成了圆弧型,不仔细就踩撸了,人们喘息着,努力着,坚持着,终于到了游人可达的顶端。放眼望去,整个拉萨城尽收眼底,微闭双眼深呼吸,微甜的空气中充满了美好,满足,快乐,自信和永不服输的精神,沁人心脾。参观了高僧辩经的法场,眼见了取自天葬台的绿青石,了解了僧人的日常,便轻松的,自豪的离开这多少人想来而不敢来的圣地。

《大昭寺》,是吐鲁番王朝时期最早的佛堂,也是此行的最后一个景点。恰逢农历八月十五,朝圣的信徒格外多,加上游客,诺大的广场人满为患。每人花30元,在导游手里租了景点讲解器,便排队进入《大昭寺》。

在这个神圣的地方,每个人的基本素质还是有的,没有发生严重的拥挤和踩踏,队伍基本是以“挪”的姿态前行。导游的讲解像浮云,时隐时现,一边向前移动,一边观看眼前的景象,到处人头攒动,不动的都是信徒们在原地行叩拜大礼,虔诚之至。草草的观完了寺内,也没觉得与其他的寺庙有什么大不同。走出寺门,在通往寺庙的大路上,出现了传说中的一幕,远道而来的信徒,行叩拜大礼,真正用身体丈量着与佛祖的距离。他们的“礼姿”是这样的,站立→双手在头顶合十后落于胸前→然后弯腰并打开双手扑向前,四肢伸开,整个人趴在地上→站起。循环往复,一步一叩,直到佛前。他们就是这样,从自己的家乡出发,带着全部身家性命,一路叩拜。他们有的要这样走两,三年。有的信徒死在了朝圣的路上,其他的信徒会拔下死者的门牙,带到寺庙,以完成他的心愿。他们有钱不奢华,不留后,有宝不炫耀,只是为了能当面把这些献给佛祖,实现自己的理想。这种对信仰的忠诚,在当下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更震撼的画面出现了,一个独腿的男子,也在缓慢的,认真的,叩拜前行。他瘦瘦的身躯,黑黑的脸颊,双手的木板已磨的微薄,眼神异常的坚定,这种坚定让人不寒而栗。他不在意人们惊奇的眼光,虔诚的做自己。这种对尘俗的漠视和对信仰的忠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站在这条路上看了许久,每一位叩拜的朝圣者,对我的灵魂都是一次拷问。拐过《大昭寺》,不由自主的转起了墙外那排经桶,祈愿我们的生活都像阳光般灿烂,像经桶般吉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