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有些初中生学习物理课上能听懂,课后会做题,考试却发蒙?

 中学物理之家齐 2019-08-13

很多同学家长反映,说孩子听课的时候能听懂,课后习题也会做,但是一到考试遇到问题就不会解决。等老师讲题的时候,老师刚开始讲,就发现不用老师讲自己也会了,忽然有思路了。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我在这么多年的教学过程中,遇到太多的同学有类似的经历了。我认为这样的结果时候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比如:上课时候老师讲课都理解了吗(上课并不是听听就行,要理解的记忆)?课后习题认真做了吗(不是敷衍的做题)?有没有做完习题后再做一些类似的题巩固一下?有没有整理错题?是不是遇到不会的题目直接就看答案了?有没有主动思考的习惯等等。

这些看似小问题,如果没有好好完成,日积月累下来,就会变成大问题,等到考试的时候,想要取得好成绩,那就变得非常困难了。

那么我们从哪方面开始着手解决这个问题呢?

同学们不妨试试下面的几个方法:

(1)课上认真理解老师讲课的每一句话。

首先,要专注老师的每一句话。上课时要专注,认真的听老师的每一句话。因为老师课上讲的每一句话,都是他多年经验的结晶,往往他的一句话胜过你自己看一个小时的书。如果你在课上没有认真听老师讲课,没有老师讲课中的某一句话,那么你就会在课下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重复、回味、理解老师说的话。而如果我们还不愿意花时间来理解这句话,那么很可能初中物理以后很多内容都和这句话休戚相关,想要学好后面的内容,就变得遥不可及了。因此,课堂上一定要认真听讲,理解老师说的每一句话。

其次,上课时要思考。很多同学总是说上课能听懂,课后做题也会,但是考试就考不好。这说明课上的内容你没有理解,仅仅是记住老师说的话。我们不是复读机,把老师课上说的每一句话记住,复述一遍就行了。我们在上课的时候要开动脑筋,结合之前预习的笔记,思考老师讲课的内容,尤其是老师讲解知识点、定理的时候,要思考老师是怎么引出这些定理、公式的?是怎么描述的?是怎么应用的?老师在讲解习题的时候思路是怎样的?是怎么想到应该用到这个知识点的?甚至当你能想到老师下一步想要讲述什么的时候,你也就基本掌握了这门功课的思维方式。

最后,要进行简单的笔记。课上,很多同学单纯就是听,仅仅凭自己的记忆,能记住多少,自己就掌握多少。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其实我们还可以在听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记录。如果我们课上主动思考,就会发现老师课上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记录。我们都需要记录什么呢?在我们在听课的时候,除了老师讲解的重点难点内容需要记录外,我们脑中有的时候会有灵光一现的想法,要好好把握,很多时候这些想法都是我们学习好这门功课的契机。当然,我们课堂记笔记不能什么都记,求全责备,这样做会导致课上只顾着记笔记而忽略了听课,本末倒置,最终听课也没听好,笔记也没记好。我们课上记笔记,只求课后看到能第一时间想起自己的想法即可,一定要简洁明了。

只有课上所学的内容都理解透彻,那物理学习就会事半功倍了。

(2)重视查漏补缺,不要轻易遗留问题。

初中物理知识点太难了,怎么学都学不会?课堂老师讲的内容咋听都听不懂,是吗?肯定不是的。那么,为什么在物理考试中,很难考出好成绩呢?

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知识存有漏洞,积累了很多似是而非可的问题。等到步入考场,这些问题集中爆发了。有的学生对我说:齐老师我考试时总觉得哪儿的考点都有印象,可哪里都掌握的不够透彻,做起题来畏首畏尾。

物理知识前后联系非常紧密,前面所学往往是后面的基础。前面不扎实,肯定会影响到后面知识的学习。所以,越有漏洞就越难跟上,学起来越吃力。而作为对比,为何学霸们总觉得学习很轻松呢?就是因为前面基础好,没有什么知识漏洞。在课堂听课自然不会走神,课后做题也更是轻松。

从试卷来看,初中物理难题无一例外都是综合题,一道难题会涉及到多个考点。比如说,液体压强、密度与浮力相结合;再比如说,电路分析与欧姆定律、焦耳定律结合,等等。这些题区分度大,想考出好成绩,就必须拿下。

如果前面知识点不够扎实,有漏缺之处,必须尽快去弥补。我建议这些同学用我们免费的教学视频来进行巩固。请同学们在微信搜公众号齐思源老师,我们有八百段教学视频供同学们免费学习使用,这些视频涵盖了整个初中物理所有教学内容,都是免费供同学们学习使用的。

(3)考点理解需深入,不断归纳解题规律。

课本知识是基础,很重要,可同学们也要搞清楚,想在考试中考出高分,只看基础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毕竟我们的考试卷子里,还是有难题的。同学们一定要深化考点理解,多去归纳解题规律。

值得我们总结的地方是非常多的,比如说,浮力在什么时候等于重力,又在什么情况下就不等于重力了呢?大于重力还是小于重力?再比如说,液体压强的计算,什么时候能用固体压强的计算式;而不是基本公式ρgh?

再比如,什么是断路?什么是短路?两者的区别是什么?怎么在复杂电路中进行判定?电路出现故障某灯不亮了,如何逐一排查故障?电表是电流表还是电压表,怎么判定?常用的方法是什么?

这样的问题很多很多,都是我们在平时学习中涉及到的。课下同学们一定要多开动脑筋,勤动笔,多向老师问问题,多与周围同学交流,把考点理解透彻,搞扎实,把常规的解题方法梳理清晰。

同学们也可以在我们的公众号齐思源老师中,查看我们的视频,我们的视频对很多考试难点、解题方法进行了梳理,对提高考试成绩是非常有帮助的。我们的视频都是免费的,供同学们学习使用。

教书二十年,我带过很多学生。有很多同学非常优秀,这些学霸无一例外都是积极向上、乐于吃苦、勤奋好学的学生。他们的成绩,绝对离不开他们的努力。

再好的学习资料,再好的视频,您不去看,不去学,也绝不可能帮您把考试成绩提起来。

咱们的学习,本身就是一个修行、吃苦的过程。在内心深处,同学们必须认识到这一点,不要幻想着什么灵丹妙药,吃到嘴里,什么也不用付出就能在考试中考出高分。

原创:齐思源,北京市物理教师,著有《初中物理七百讲》等书籍。欢迎留言讨论物理学习问题,也欢迎关注我一下,多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