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欧洲明明有玻璃器皿,为何还要从中国大量进口瓷器?

 优画网艺术档案 2019-08-13
古代欧洲明明有玻璃器皿,为何还要从中国大量进口瓷器?

U+问答

问艺术,答人生

Always Be Ready To Answer U

古代欧洲明明有玻璃器皿,为何还要从中国大量进口瓷器?

本周问题一

古代欧洲明明有玻璃器皿, 为何还要从中国大量进口瓷器?

优画君的回答

大家好,我是优画君,优画网主编。优画网,一家有品位、懂生活的艺术电商。我们的口号是:“简单艺术,简单生活”。我们的愿景是:“让艺术创造价值”。很高兴回答这个有趣的问题。

古代欧洲明明有玻璃器皿,而且这种玻璃器皿的制造工艺还相当高超,却为什么要从中国大量进口瓷器呢?让我们从历史角度、实用性角度、心理角度和经济学角度四个方面来分析这个问题吧。

古代欧洲明明有玻璃器皿,为何还要从中国大量进口瓷器?

土耳其人与中国瓷器

从历史角度上看,欧洲进口中国瓷器,是一种贸易活动,也是一种关于异国情调的发现。

由唐至清,在长达1000多年的历史中,中国瓷器大量通过中外船舶被运往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非洲。水下考古打捞上来的9世纪“黑石号”海船12世纪“南海一号”海船以及明万历年间的“南澳一号”海船,均装有数以万计的各类瓷器,这是中国瓷器出口千年绵延不断的历史物证。

15世纪以前,虽然日本、朝鲜乃至波斯、阿拉伯等地区也都出现了中国瓷器的仿制品,但其质量和规模远无法与中国瓷器相抗衡。当瓷器的传播网络已经覆盖了大部分亚洲地区和部分东非区域之时,中国瓷器在欧洲还极为罕见。

从16世纪起,这一切开始发生变化。

1499年9月,首航印度的达伽马返回里斯本,将一打从印度带回的中国瓷器进献给了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一世。1517年葡萄牙船队抵达中国,便开始为其国王定制专属的瓷器。保存至今的一把1520年生产的青花宽口执壶,绘有古式地球仪图案,既是葡萄牙国王的私人纹章,也是大航海的象征。从此,瓷器成为中欧贸易中最大宗的商品之一,欧洲也成为中国制瓷业的重要市场之一。

中国瓷器以如丝般的光滑润泽、美观的器形以及丰富多彩的纹饰,迅速成为欧洲市场上的抢手货。一些王公贵族对瓷器如痴如醉,不惜重金竞相购买。

有“瓷王”之称的萨克森选帝侯兼波兰国王奥古斯都二世拥有35000多件瓷器,他曾用600名萨克森士兵与腓特烈·威廉一世交换151件康熙时期的青花瓷。有学者估计,17—18世纪英国、荷兰、瑞典、法国等国的东印度公司从中国运回的瓷器总量高达三亿件以上。

中国瓷器改变了欧洲人的餐桌礼仪、室内装饰、生活品位和审美情趣,也对欧洲艺术风格产生了重要影响。

古代欧洲明明有玻璃器皿,为何还要从中国大量进口瓷器?

中国瓷器

从实用性角度,当时欧洲制造玻璃的工艺和技术虽然发达,但玻璃容器制造的难度要高于瓷器,瓷器比玻璃器皿更经济。然而,物以稀为贵。很长一段时间,瓷器的上釉都要依靠长期经验摸索出来的秘方来调配,欧洲人自己生产不出来。这就更加重了欧洲人对瓷器的好奇心和需求。

从心理角度看,欧洲人对瓷器的热爱显得非常易于理解。人们总是对异国他乡怀有一种浪漫的憧憬和美好的想象。对于异域风情的事物,人们也总是渴望拥有。正是基于这种特定的心理,东方,中国,这个古老的大国,在欧洲人的眼里“遍地黄金”,蕴藏着众多奇珍异宝。中国人制造出来的瓷器如此光泽动人,像一位处女等待着爱她的人来占有她的身心。在西方人眼里,中国瓷器之美浑然天成,他们极度热烈地渴望拥有。

古代欧洲明明有玻璃器皿,为何还要从中国大量进口瓷器?

中国瓷俑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欧洲人大量进口瓷器,原本是一种民间的贸易行为。商人们进口瓷器,能在本土卖个好价钱,赚取可观的收益。然而,当大批量的瓷器进口导致大量黄金外流,欧洲经济受到创伤,法国等多个国家的政府便开始致力于解决这一现象。政府下令在欧洲本土建造仿制瓷器工厂,以满足欧洲人对瓷器的需求,扭转贸易逆差。这时,不断有人提出限制进口瓷器的数量。但进口瓷器仍然没有终止。

古代欧洲明明有玻璃器皿,为何还要从中国大量进口瓷器?

本周问题二

学习书法、绘画讲究继承传统,那么传统的内涵是什么?又如何学习继承传统?

优画君的回答

学习书画讲究继承传统,那么,传统的内涵是什么呢?

让给我们由浅到深,将传统的内涵分为三个方面来解读吧。

首先,学习书画的人遵循传统,是要遵守传统的程式。

程式,也就是法则的意思。中国的书画艺术千百年下来逐渐发展出一套约定俗成的法则,这套约定俗成的法则决定了书法要怎样运笔,画画要怎样构图布局设色等等。相关的书籍可以参阅《芥子园画谱》和《林泉高致》等。

在掌握了这套法则的基础上,艺术家才能相对自由地发挥创造力,正所谓“戴着镣铐跳舞”。当然,也有人把这套传统的法则全部打破,比如吴冠中,高呼“笔墨等于零”。但这样的大家,他们所作出的创新,总是建立在传统法则已有千百年历史文化积淀的基础上。也就是说,有雄厚的根基,才有颠覆与破立。作为书画艺术的初学者,程式还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它提供了一种可以执行的规范化的图式,让高深莫测的传统书画艺术变得容易掌握。

古代欧洲明明有玻璃器皿,为何还要从中国大量进口瓷器?

培养传统审美品味

以上是传统的第一层内涵。传统的第二层内涵是什么呢?

优画君认为,是传统的审美品味。传统的审美品味,也就是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审美的倾向。这传统的审美品味看似抽象、难以琢磨,实际上是可以培养的。意象思维,是传统审美品味的重要体现。中国书画艺术当中的审美,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意象传递出来的。一朵牡丹,是一个意象,代表富贵吉祥的同时绽放锦绣芳华。一只仙鹤,是一个意象,代表长寿绵延的同时彰显清秀气质。传统的审美品味,其奥妙常常就蕴藏在意象的整合当中,诗如此,画亦然。培养传统的审美品味首先要多接触具有这种品位的诗文和书画,使自己置身在美的情境里,其次要多观察生活,发现这一类美的场景,将之以中国风的格调,通过艺术创作展现出来。

古代欧洲明明有玻璃器皿,为何还要从中国大量进口瓷器?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最后,让我们来说说传统的第三个层次,那就是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具体而言,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

中国传统文化主要可以归纳为三种:

1.宗法文化 2.农业文化 3.血缘文化

这三种文化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并且随着历史的演变它们之间相互渗透作用越来越紧密,例如:在封建社会的大家庭里面,血缘关系十分重要,特别强调辈分和地位的等级差距,因此十分重视家族家规,它们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比国家的一些制度更具有凝聚力和威信,在鲁迅先生的小说里我们常常可以看见宗法文化对封建统治和人们思想产生的影响;我国自古以来直至今日还是一个农业大国,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形态必然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制度。

古代欧洲明明有玻璃器皿,为何还要从中国大量进口瓷器?

理解中国文化,创造国风之美

从方方面面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进行书画艺术的创作,更好地诠释和表现书画的精神气质与内涵。一个书画学习者只有根植在传统文化的土壤中,才能创造出富有民族特色以及深厚底蕴的作品,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其他人的优秀作品。比如,在有些敦煌壁画当中,主要人物大,次要人物小,倘若不理解中国文化中的“尊”“卑”悬殊,便不能很好地领会画作中的细节暗示。

由此可见,继承传统是有层次的。首先需要继承传统的程式法则,其次是审美品味,最深层次的是传统文化,三者缺一不可。

古代欧洲明明有玻璃器皿,为何还要从中国大量进口瓷器?

相关艺术问答

U+问答 |“艺术价值”是什么?

U+问答 | 火眼金睛:教你区别艺术作品和娱乐产品

U+问答 | 吃瓜群众看不懂艺术品,怎么办?

人体彩绘究竟是高雅艺术还是低俗趣味?

U+问答 | 把“赚钱”放首位永远创作不出“传世佳作”,对么?

古代欧洲明明有玻璃器皿,为何还要从中国大量进口瓷器?

今日推荐:丁文辉,梦乡之一2019,油画,80*80c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