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在正是一年一度野钓溪流河川、水库的大好时节

 七侠荡寇志 2019-08-13
皖南山区进入夏季,万物旺盛,气温显著升高,雨水增多,汛期到来。常常大雨或暴雨后,溪流河川、水库水位迅速上涨,倾流而下的雨水给鱼类带来了丰富的食物。此时,水动鱼动,鱼类纷纷逆流而上,觅食活跃,食饵旺盛,正是一年一度野钓溪流河川、水库的大好时节。
一、钓组的配置
1.钓竿。钓竿的长短及软硬应根据所钓水域的鱼情和水情而定。钓涨水鱼,如所选钓场是稍大的河流,钓竿应选5.4〜6.3米的硬调碳素手竿。因为首先涨水时节所选钓点常常在水面宽阔的地带,只有水面宽阔地带水流才会相对平缓,适宜下钩垂钓。再者由于是野钓,所选钓点往往地形复杂,深浅不一,距岸边有远有近。5.4〜6.3米钓竿,可近可远,选择钓点的余地相对较大。硬调竿调性适中,飞小鱼遛大鱼操控自如。碳素竿往往较轻便,尤其在沿河走钓时,手端钓竿随水走钓,可减少体力消耗。如在小溪、小河垂钓,可选用3.6〜4.5米软调碳素手竿。因为小溪、小河一般难藏大鱼,所钓鱼体往往较小,而且即使涨水水面亦不宽大。短小软调碳素手竿,操作起来轻巧方便,上鱼时的手感也好。在水库垂钓,所选钓竿也不必过长。由于我地可垂钓的水库基本上都是拦山间小溪筑坝而建的小2型水库,库体多呈狭长型(长而不宽)。再者涨水时节鱼儿往往靠近岸边觅食,因此宜选用4.5〜5.4米碳素手竿。如所钓水域常有三五千克的大鱼问钩,则最好配备4.5〜5.4米的矶钓竿,线轮上装上百米钓线,方可减少跑鱼的遗憾。


2.钓线。本地溪流、河川可钓的野生鱼类主要是鲫鱼、溪哥、小白条、黄颡、石斑等鱼,鱼体较小,千克以上的野鲤、野草一日下来难得一遇。因此,主线1.5号,脑线1.0号的优质强力尼龙线足以应对各种鱼情。用这样型号的钓线垂钓上述鱼种,虽然有点偏粗,但并不影响鱼儿吃口。因为所钓的涨水鱼都是野生鱼,不刁滑,吃口较重。之所以选择钓线偏粗、偏强,主要是因为钓涨水鱼,所选钓点水下环境复杂,那些随水被冲下的杂草、废物或树枝常会滞留隐没在缓水、回水湾处,垂钓时极易挂底。钓线偏粗,即使挂底也可减少线组损失。主线的长度以齐竿长为宜。用星漂钓组垂钓时,脑线不宜过长,4〜5厘米足够(为了便于更换脑线,在主线末端和脑线上端各做一个线环,两环交叉相穿拉紧,主线与脑线便连接一体。这种主线与脑线连接方法,更换脑线时方便快捷)。用立漂垂钓,脑线长度以12〜15厘米为宜。
在水库或时常有大鱼问钩的水域垂钓涨水鱼,主线、脑线应根据该水域主钓鱼种大小而定。在本地可垂钓的水库基本上都是小2型的小水库,可钓鱼种大都是一二千克大小的草鱼、鲤鱼以及千克以下的鳊鱼,还有一些大小不一的白鲫、野鲫。因此,通常配备同品牌的主线2.5号,脑线2.0号优质尼龙线,就足以防范中钩之鱼因挣断钓线而逃。如果该水域时常有三五千克大鱼出没,最好配矶竿,在绕线轮上装上100米左右3〜4号强力优质尼龙线,再配2.5〜3.5号同品牌的脑线,只要遛鱼得当,中钩之鱼很少因拉断钓线而逃。在用悬坠钓法垂钓时,脑线长度可控制在20〜25厘米;用星漂钓组垂钓时,脑线以10厘米长短为宜。主线都应以齐竿长为宜。
3.浮漂。在溪流、河川垂钓涨水鱼时,由于主要是以走钓为主,所选各钓点往往深浅不一,故而适宜用星漂。


如钓场选在水库,则既可选用星漂,也可选用立漂。笔者认为,还是选用立漂用悬坠钓法较好。因为在水库垂钓,主要是以守钓静、缓水为主。水库在涨水时,只要不开闸泄洪或洪水溢过泄洪道,水体流动还是相对较小。用素饵边诱边钓,诱钓结合,有利于鱼儿积极咬钩。虽然垂钓之时,水位通常会有缓增长或下降,此时只要略调水线,上下挪动浮漂,即可重新达到所调钓的大致目数。
4.钓钩。溪河垂钓,宜选4〜5号伊豆或海夕型钓钩。这样大小的钩型不仅方便装蚯蚓等虫饵,也有利于小鱼吞钩。为了减少挂底宜采用单钩。水库垂钓,钓钩大小应根据主钓鱼种大小而定,通常可选用5〜7号伊势尼或6〜8号伊豆型钩。
二、钓位的选择
1.回水湾。大雨或暴雨过后,洪水暴发,河流小溪变得湍急浑浊。鱼类纷纷避开急流大浪,靠近岸边觅食,逆流而上。回水湾不仅是鱼类逆流而上的歇息地点,同时也是鱼类觅食补充体能的良好场所。因为被冲入水中的浮游动植物,随水顺流而下,常滞留于此。因此,在此垂钓往往或多或少都会有所收获。
2.被淹没的庄稼地。被淹没的庄稼地,夏天也正是禾苗生长的旺盛时期。苗青苗壮,为食草的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同时由于庄稼地被淹,地下的蚯蚓等虫类纷纷爬出,为喜荤饵的鱼儿同样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因此,各种鱼类往往爱在此处逗留觅食,在此下钩成功把握性较大。
3.河口、汊口。河口是指小溪、小河与主河道(大河)汇集之地。汊口是水库两岸稍大山沟与库区之水接壤之处。之所以选择河口、汊口作为钓位,主要是因为,首先河口水流与主河道相比比较平缓,鱼儿沿主河道逆流而上爱拐向河口歇息觅食;汊口则由于新水入注,水体流动,正适合鱼儿逆流而上觅食习性。再者,每当下雨或暴雨倾泻而下之时,小溪小河及水库两岸陆地上那些鱼类可食的有机物、草子、虫类等,随雨水的冲刷流入水中,汇集于河口、汊口,给鱼类带来了丰富的食物。尤其在水库汊口,不但食物丰富,汇集的雨水流入库区,使汊口水体溶氧充足,水温适宜。因此,每到夏季涨水时日,新水入注之时,鱼儿常常会在此处聚集嬉戏觅食。


4.近岸入水口平缓地带。在皖南山区溪河水库水位上涨,都是大雨或暴雨侵袭所致。如上所述,鱼类可食的大量食物被雨水的冲刷进入岸边水域,或经溪流沟汊流入库区,在入水口平缓地带滞留。因此,近岸入水口平缓地带不但食物丰富,同时由于新水的注入,水体溶氧充足,使鱼类纷纷逆流顶水在此觅食。再者,此时水体浑浊,能见度低,竿影人影对鱼儿影响较小,鱼儿便敢大胆到近岸觅食。正是由于这些有利条件,适宜把近岸入水口平缓地带作为钓位。
5.滩尾。在冬春时节由于雨水较少,水库蓄水不足,滩尾常处于干涸状态。春季各种小杂草在此萌发生长,因此也常常成为村民放牧之地。涨水时滩尾被淹没之后,那些嫩草茎叶,以及草丛中的虫粪、牛羊粪便为鱼儿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而且滩尾往往水势平稳,适宜下竿垂钓。
三、诱钓饵
诱钓饵应根据不同的水情鱼情而定。钓溪流河川,因水体流动,诱饵宜用菜子饼块、酒泡大米或酒泡老玉米粒做窝,不宜用粉饵,否则诱鱼效果会大打折扣。抛撒诱饵时应根据水体流动缓慢向钓点上游一定的距离抛撒,致使饵料沉入水底之时正好在所选钓点范围之内。钓饵宜用荤饵,可选红蚯蚓、蛆虫、河里的小青虾。因为溪流河川在本地主钓鱼种鱼体较小,荤饵适合小鱼的食性,尤其是黄颡、石斑鱼非荤不食。再者,由于水体的流动,荤饵附钩性较强,经得起水流的冲刷,并有利于鱼儿发现觅食。
在水库垂钓,由于水体流动较缓,此时不但可用上述饵料做窝,还可以用菜子饼粉掺和一些商品粉饵、酒泡小米,用面粉加水调和成松软状态,能捏成团就行,然后用手直接抛入钓点。这种诱饵虚实兼备,雾化诱鱼效果好、快,但在小杂鱼多的水域还是慎用为好。在水库垂钓,通常情况下所钓鱼种主要是库主放养的鲤、草、鳊等大鱼,因此,笔者认为还是宜用素饵。素饵一则有利于避开小杂鱼的干扰,减少提竿换饵的频率,同时有利于大鱼安心咬钩;二则素饵可调整性大,根据鱼儿的大小,不同主钓鱼种的食性,及时调整味型、状态、松黏度、大小等;三则素饵有利于边诱边钓,诱钓结合,迷惑大鱼吞食咬钩。


四、垂钓技巧
1.活水走钓为主。在溪流河川垂钓,可沿河岸向上游或下游寻窝找鱼而钓。每个钓点试钓七八分钟如无鱼咬钩,则应及时更换钓点,直到找着能上鱼的钓点,再进行布窝守钓。鱼口渐稀或停,应重新布下诱饵,然后另寻他处新点找鱼而钓,最后再杀个回马枪,常常又有惊喜鱼获。
2.走水钓擦底。由于涨水缓流河川难寻静水,所选钓点虽然常在水流相对较缓地带,但浮漂走水亦无法改变。为了便于观察鱼讯,方便鱼儿咬钩,宜采用擦底钓法。擦底钓法也就是所选浮漂的浮力略大于钩饵的重量,让钩饵随着水体的流动在水底缓慢向下游移动,当钩饵移出诱饵区后,再重提钓竿将钩饵抛入诱饵区上方。如此反复,这种钓法还有一大优势,也就是在钩饵随水向下游缓慢移动中饵料始终处于动态,有利于鱼儿发现并觅食。钓擦底的速度,以水体流动快慢而定,使饵随漂走,死饵变活饵。
3.“静”水钓底钝。这里的“静”水是相对而言,是指在水库垂钓时,所选钓点水体流动较小、较稳之处所。垂钓之时应钓底并钓钝。钓底、钓钝,一可以减少走漂使钩饵在水底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有利大鱼大胆进食;二还可以过滤掉一些小杂鱼闹钩的讯号,及时捕捉大鱼食饵的漂讯。钓钝亦不必担心影响观察鱼食饵的漂讯。因为水涨时日,鱼儿通常觅食大胆,吃口较重,浮漂多表现为大幅下闷、抬漂、走漂,易观察。垂钓时笔者通常调低目,钓高目(调2〜3目,钓4〜5目)。


五、出钓时日
涨水初期,由于大雨、暴雨侵袭,水体中夹杂着大量泥沙,此时不宜下竿垂钓。待水势稍稳,洪水略退之时方可出钓。因为此时水体经过沉淀,浑浊度变小,水流变缓,较易下钩。
六、注意事项
涨水时日,地面潮湿,路面较滑,无论步行或驾车出钓都应小心谨慎。选择钓位时应注意周围地势及脚下土质松软程度,以防钓位塌陷坠入水中或由于雨水的冲刷而造成山体、巨石滑坡滚落塌方的危险,确保人身安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