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把自己吹过的牛实现的人很多,秦朝都城咸阳,有一次秦始皇出行。 围观的人群中,有两个人,一个年轻人,一个和秦始皇岁数相当的中年人。 年轻人看到秦始皇浩浩荡荡的车驾,愤怒的喊出了一句话: 彼当取而代之。 我会取代你的位置的,真的是初生牛犊不畏虎,天然的有一种少年人的豪气。 另一位和秦始皇岁数相当的中年人,则比较平和,看到秦始皇车驾浩浩荡荡的模样, 不仅感叹的说了一句: 大丈夫当如是。 一个男人就应当混的像秦始皇这样,才算有出息。 可以说,这次围观秦始皇出行,彻底改变了这两个男人的命运。 坐在车中的秦始皇大约也没有想到,车外两个他看一眼都觉得掉价的草民,几年之后将会推翻他辛苦建立的大帝国。 车外的两个男人,无意间扒着大秦帝国的井岩沿朝外看了一眼,他们大约只想多看看外面天上的云,没想到无意间看到了大秦帝国最煊赫的一面,这让他们有了奋斗的目标和人生的方向,此后几十年,这两个人成了秦末反抗军中的风云人物,这俩人就是不喜欢读书的项羽和刘邦。 所以人生有时候眼界阅历,真的比只读书要重要的多,如果刘邦只是在家乡当个亭长,没有去咸阳的出差的经历,没有看到秦始皇威风凛凛的车马仪仗,他后来能不能毅然站出来成为丰沛集团的领袖,都不太好说。 眼界决定了野心,野心驱使行动。 当年在咸阳街头,刘邦和项羽说出的豪言壮语,后来都实现了。 项羽在秦末反抗秦朝的起义军中无疑是最耀眼的一颗明星。 项羽率领着8000江东子弟兵,纵横天下,战巨鹿坑降兵,杀子婴烧阿房,真正的实现了取秦始皇而代之的梦想。 但是他的命运也和秦始皇有点相像。秦始皇用力过猛,严刑峻法导致秦朝二世而亡。 项羽杀义帝,自立为西楚霸王,分封诸侯,但是诸侯多有不服,导致项羽,连年东奔西走,疲于应战,最后终于落得挥泪别虞姬自刎于乌江。 秦始皇扫清六合,虎踞雄哉,项羽青年起兵,睥睨天下,他们都是他们自己那个时代最崔璨的明星,在空中闪耀过最耀眼的光芒,但是一样在空中停留的时间很短暂。 刘邦的豪言是大丈夫当如是,就是一个男人要像秦始皇一样威风,他真的做到了。 因为刘邦本身能力的问题,他不可能像项羽一样睥睨天下,但是他走了另外一条路,广纳天下英雄,让他们替自己打工,他给他们高工资。 和项羽一直一个人在冲锋不同,刘邦利诱韩信,联合英布彭越,走了一条和秦始皇和项羽截然相反的路。 秦始皇严刑峻法,刘邦就约法三章,废了一切苛刻的律法,项羽个人能力出众,对手下诸侯就难免刻薄,刘邦能力照着项羽差了九万六千里,但是他分封起手下人来舍得下本钱,分利益时毫不手软犹豫。 韩信做大后,有人劝他在楚汉相争时作壁上观,韩信就是因为觉得刘邦对他太好了,无法下狠心不帮刘邦,所以才出兵十面埋伏困住了霸王。 刘邦和项羽争天下的时候,项羽是一个人单挑一帮人,所向披靡人挡杀人佛挡杀佛,但是毕竟双拳难敌四手,他手下人越打越少,舍得分钱的刘邦因为出手豪阔,手下倒是日渐人才济济起来,大家好像有个共识只要灭了霸王,大方的汉王会分更多得桃子给自己,于是众志成城誓灭项羽。 项羽一个人对一帮人,他不是哪吒没有三头六臂,英雄也有疲倦的时候,所以最后英雄盖世的霸王项羽败给了好酒及色外没啥特长的刘邦。 刘邦也实现了自己当年在咸阳街头吹的牛,自己真的有了秦始皇一样的威风。 这次,刘邦终于可以在自己的老爹面前牛气一把了。 过去他还叫刘季的时候被全家看不起,老爹喜欢的是勤劳本分的大哥二哥,大嫂看他领朋友回家吃饭时故意把勺子在锅搅动山响,暗示他的朋友们:我们家没有闲人的饭啊。 当了皇帝后刘邦阔了,回到老家时,他不忘问他老爹一声: 爹啊,你看我和我二哥,谁的家业更大一些呢? =========================== 文:薛白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