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52天!他成世界上第一个徒步走完长江的人

 贡禾穗士 2019-08-13



2019-08-13 14:17:47

据BBC8月12日报道,当天,英国威尔士28岁的探险家阿什·戴克斯(Ash Dykes)抵达上海,为期352天的中国之旅结束,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徒步走完长江的人。 “小戴(这是他给自己取的中文昵称)闯长江”的挑战,始于青藏高原长江源头,穿越11个省,预计行走800万步,全长近6500公里,在上海郊外画上圆满句号。 小戴说,他必须克服极端的身心折磨和困难才能实现这一壮举,要面对极端气候、险恶地形、高原反应,甚至被狼群跟踪。

现在,我们就来看看一个来自英国小镇的普通男孩,是如何成为徒步穿越长江第一人的。

一开始就困难的挑战

这次行程,有其书面上的意义设定—作为中国绿色发展基金会的志愿者,小戴挑战的初衷是为提高人们对中国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向西方人揭示中国鲜为人知的一面,同时强调环境问题,向社会各界发出倡议保护长江。

但在内心深处,小戴自己明白,年少时在北京和上海的短暂旅行,埋下的对古老东方的迷恋才是初心所在。

小戴是极限运动爱好者,也是一名探险家。为了这次旅行,两年前他就开始了全方位准备,包括健身训练、高空训练、路线规划、学习汉语以及了解当地情况。

起点在青海省扎多县西南部的长江源头当曲(海拔5100米,几乎与珠穆朗玛峰大本营高度相同),这条世界第三长的河流从青藏高原的冰川向东绵延,流经重庆、武汉和南京,然后到达上海。 旅程比想象中还要难,小戴在结束探险时感慨道:“开始实际上最困难。” 高原上几乎是无人居住的山区,为了在天气好的情况下穿越高原和山区,计划在夏季开始。但因准备工作延误2个月,小戴抵达青海时白天已渐短渐冷,但他不想再等一年。

2018年8月26日,一支由3人组成的队伍,包括两名向导和一匹马开始从起点出发。 此刻背起行囊,绝不轻易说放弃。

艰难险阻

接下来的困难让小戴始料未及。

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是高原反应,几天之内就有人出现呕吐流血症状,患上严重的高原病,被迫放弃探险。

突如其来的一场暴风雪,让青藏高原的气温骤降到零下20℃,小戴在暴风雪中挣扎、差点迷路,好在官方网站上每5分钟就能追踪一次个人定位。

但更危险的是山上的熊,熊在气温下降后开始下山打猎,一路上都是熊脚印,小戴和队友不得不在山上放鞭炮。

接下来,小戴又被饥饿的狼群跟踪了两天,下山时就有当地人说,24小时前有一名女子刚被这群狼杀害。

这让他对大自然有了敬畏之心,也有点毛骨悚然,在青藏高原时小戴感受到自己最脆弱的一面,但这场冒险也因此变得更有野心。

一个人的旅途

启程没多久,小戴的队友、导游因高原病、受伤或对潜在危险的恐惧,一个接一个离开。这中间也陆陆续续有不少人来到他身边,但最后只剩下他一人和摄影组跋山涉水。

2018年10月底,41岁的英国摄影师马丁·里昂在青海玉树的第一天遇到山体滑坡,退出探险,小戴开始独自行走。 一个月后,小戴抵达云南,并于今年2月初抵达四川宜宾,他与当地鱼类保护组织参与了环保项目,放生数十只濒危中华鲟。 今年2月27日,他坐在一家咖啡馆接受采访,说旅程中最困难的部分结束。这是他抵达重庆的第9天,此时的他距离出发时已经瘦了20斤,但看起来依然神采斐然。

到那时为止,小戴已走3900公里路,上山下江让他的脚上不知道起了多少个水泡。 小戴每天都会在社交平台上更新自己的动态,让他颇为自得的兴奋之处是,他每天都是微信运动的第一名,妥妥占领所有人的封面。

重庆是旅途中的一个里程碑,小戴接下来要做的是在187天内走完剩下的2500公里,成为第一个在一年内完成整个旅程的人。 剩下的路就要容易得多,他在网上倡议公众和他一起徒步旅行,以宣传这场保护长江的环保活动。 3月11日,他出发踏上下半段旅程,依然避开霓虹闪烁的城市,沿着中国的自然风光行走。

出发时是严寒和暴风雪天气,旅程结束时却是45℃的极端高温。因为遭遇台风“利奇马”,比预期时间晚了2天,小戴如期到了上海,受到粉丝和媒体的欢迎。

被贝爷点赞的男人

小戴说,作为第一个徒步穿越长江的人,他在中国引起很多关注,但没料到会发生如此多的事,简直不可思议。

他有了一部国际纪录片和一部中国纪录片,出版的书籍被译成中文,不时举办签售会进行演讲,还与中国武术文化传承人、演员向佐合作为《GQ》拍摄中国风画报。

但他认为,更有趣的是他遇到的风土人情。

小戴出生于1990年,大学学习户外教育专业,10年探险经历足迹遍布全球,曾出版自传《挑战不可能》。 他曾在无人支援的情况下,成为独自徒步穿越马达加斯加和蒙古的全球第一人,打破吉尼斯纪录,在此期间他用自制拖车拉着120公斤的生存物资,78天穿过阿尔泰山脉,险些死亡。

他曾在TED进行演讲,获得“英国年度探险家”奖,受英国首相接见,也被“站在食物链顶端的男人”贝爷点赞,英国驻重庆总领事艾佩诗还称他是“英国充满活力和冒险精神的典范”。 小戴说他很早就想周游世界,但中国是他最想去的地方,他19岁时第一次来到中国。“作为一个孩子,我读了很多关于中国的书,总是被这个古老而神秘的国家所吸引。”

入乡随俗

这趟中国之行极具挑战性,长期的徒步会让人疲惫,甚至感觉到无聊,但小戴很乐观,总是面带微笑,从未停止前行。

“我在途中遇到的人激励了我,使我觉得一切都值得,旅程令人难以置信。”

长江沿岸从寒冷的高原到亚热带有许多变化,沿途的风光、文化差异多样性、习俗和传统,让他看到了中国罕见的一面。

最让小戴印象深刻的是中国人的友好和好客,虽然语言不通,但他经常受到村民的热情款待。他曾在青藏高原遇到一群藏獒袭击,当地人帮忙赶走了藏獒;在武汉学习中国功夫;在大理的小村庄尝试“吹肝”;在傈僳族婚礼上感受风土人情,每一件事都是旅行中的催化剂。

小戴希望,他的行动能促进人们提高保护环境、减少使用塑料以及保护野生生物的意识。 许多人曾说,徒步穿越长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小戴就在挑战不可能。 352个日日夜夜,从未停下脚步。总有人问他这么危险,为何还要继续,走下去到底是为了什么?

当小戴迈出这一步时,他从未想过自己有如今的成就,他说:“我喜欢沿途发生的事情,我遇到的人、我面临的挑战、我见证的场景、我遇到的野生动物、我能够分享的和使我生存的故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发生的所有其它魔法。” 当你站在山脚下时,目标或许是攀登到顶峰,但对小戴来说成功不是你站到了顶峰,而是安全回到山脚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