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丹凤中学 张富群 邮编:726200 随着高中教育的快速发展,一批又一批重点师范大学优秀毕业生加盟重点高中学校,成为重点高中学校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人力资源,青年教师已经成为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核心力量。构建青年教师成长路上的台阶,使他们一步一步沿着阶梯,从普通教师走向优师名师,是加快青年教师成长步伐,推进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举措。 青蓝工程,为新教师养成良好教育教学习惯奠基 新教师专业知识功底深厚,多媒体技术操作熟练,工作热情高,精力旺盛,容易和学生接近,受学生欢迎。但他们缺乏教育教学经验,容易走弯路。常言道:“打墙先看第一板。”“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新毕业的青年教师来说,学习并养成良好的教育教学习惯,是融入重点高中优秀教师团队,适应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和发展要求,成长为优秀教师的必要条件。实施青蓝工程,就是为新聘教师养成良好教育教学行为习惯奠定坚实根基。 学校青蓝工程分为两级。备课组为第一级,由备课组长负责,安排组内学科骨干教师担任师傅,新聘教师为徒弟,采取一徒一师制,责任到人进行帮扶,师傅与徒弟进行捆绑式评价,徒弟的进步和工作成绩计入师傅年终考评积分权重。安排课表时,采取师傅的课在前,徒弟的课在后,徒弟先听师傅的课,师傅后听徒弟的课,师徒之间是互帮互学的关系。随听随评,师傅评课着重于徒弟的优点,鼓励徒弟以满腔热情投入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创造性开展工作。同时,从徒弟课堂教学中的具体细节入手,向徒弟传送自己的教学经验,指出徒弟在课堂教学中的不妥善之处,帮助徒弟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徒弟在评课中着重于谈自己听课后的感受与体会,特别是师傅在教学细节中的好习惯,好经验,好做法。 年级教研中心为青蓝工程第二级。分管年级学校领导、中层领导、年级组长每人承担至少两位新聘教师的师傅任务,具体到人。师傅除进教室听徒弟课、评课外,每个星期与徒弟个别谈心一次,徒弟向师傅汇报自己一周来的工作和思想体会,师傅从徒弟一周来的工作和行为表现出发,对徒弟做出鼓励性评价,指出缺点与不足,帮助徒弟提高认识,明确进步的方向,养成良好的教育教学工作习惯。领导担任师傅,和徒弟面对面谈心,使新聘教师和领导之间无拘无束的平等交流,打消了新聘教师思想顾虑,为他们在工作初期养成良好的教育教学工作习惯打下坚实基础,使他们沿着正确的教育人生方向,成长为优秀教师。 名师团队加快青年教师成长步伐 对新聘教师来说,三年的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只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个阶梯,出师使他们站在了新的成长阶梯上。重点高中拥有一大批优师名师,这是一个强大的人力资源宝库。同时,老教师也是学校宝贵的人力资源。充分发挥名优教师和老教师在青年教师成长中的价值和作用,对于加快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推进学校内涵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把青年教师成长的核心组织基地建立在年级组实体上。由国省市优秀教师、名教师、老教师分文理两大学科组成名师团队(一般十人左右),年级组内三十五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作为工作对象。名师团队成员每周听青年教师课不少于四节,记录要具体,评课要有针对性,评课内容要求发在校园网博客上。名师团队成员听课给予补贴,由年级教研中心每月考评一次,当月兑现。每月召开一次名师团队和青年教师参加的座谈会,由名师团队成员为青年教师会诊把脉,开方。教研处座谈会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