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康熙、乾隆下江南时,都有哪些所赐之御笔题字的碑、牌、匾?

 垂钓渔公 2019-08-13

康熙和乾隆,是中国历史上极负盛名的两位皇帝。两人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一是在位时间长,康熙帝在位六十一年,乾隆帝在位六十年;二是两人都喜欢出巡,康熙帝六次南巡,乾隆帝也六次南巡;三是两人都喜欢舞文弄墨,江南的许多地方都留下了两位皇帝所作的诗文,所题写的碑牌匾

康熙和乾隆的书法都了不得,我们就来看看他们爷俩下江南,在沿途各地都留下了哪些墨宝吧!

御笔碑匾,顾名思义是指君主所赐之亲笔提字所作的碑、牌匾。这些御笔碑牌匾除了赐给于国内的建筑、臣民外,还有赐给朝贡国、附属国的。清代帝王很多都对书法有着浓厚兴趣,其中又以康熙、雍正、乾隆三位书法最好,他们亲题的碑牌匾更是遍布各地名胜古迹。今天我们就一起盘点康熙、乾隆下江南的那些经典的御笔碑牌匾,看看它们背后都有哪些精彩的故事吧!
扬州 · 瘦西湖、大明寺
下江南从扬州开始

1

瘦西湖四方御笔九龙碑刻

修缮前的瘦西湖御碑亭

“乾隆皇帝六次南巡,驻跸扬州,留下吟咏扬州诗作百余首。”瘦西湖风景区保存的这四方御笔九龙碑刻。
御碑亭前面的碑刻,是乾隆二十二年(1757),第二次南巡至莲性寺,感慨此处清幽静谧,不受尘世纷扰,作《莲性寺》诗一首,诗曰:“一朵花宫结净因,周环绿水漾波新。歌台画舫何妨闹,恰是亭亭不受尘。”
御碑亭后面(左),是乾隆二十七年(1762),第三次南巡至此,见江南多水,水物清奇,暗含佛理,于是作《题莲性寺》诗一首,诗曰:“江都城北多陂泽,水物由来清且奇,潇洒青莲宇标性,交芦同悟合还离。”
御碑亭后(右),其碑刻为乾隆二十七年(1762)所作《题平山堂》,诗曰:“贤守建堂邻大明,江南山色与檐平。家声让彼称三至,明盍欣兹近四并。古往今来总佳话,松风水月那闲情。林泉不异前巡况,一卷真教画里行。”
御碑亭后(中),也是乾隆二十七年,乾隆乘坐画舫再次前往平山堂,题字作诗,追忆文章太守欧阳修,作《再游平山堂》(后中),诗曰:“时节逮花朝,百卉舒韶光。驻跸有馀暇,爰再游山堂。远迎坡梅红,近拂堤柳黄。夹堤多名园,时复一徜徉。遇佳辄留题,好乐亦戒荒。画舫不知遥,至止大明旁。迥出适所逢,试问因何芳。地胜究以人,睪然怀欧阳。既乃怵然惧,得毋诮冯唐。”

乾隆御碑拓片

1

大明寺平山堂西苑

在平山堂西园的乾隆御碑亭,为乾隆三次南巡游平山堂所作诗原迹石刻。第一首是乾隆十六年(1751)所作《辛未春仲平山堂》:“梅花才放为春寒,果见淮东第一观。馥馥清风来月牖,枝枝画意入云栏。蜀冈可是希吴苑,永叔何曾逊谢安?更喜翠峰余积雪,平章香色助清欢。”

第二首是乾隆二十二年(1757)所作《平山堂一律》:“西寺西头松竹深,欧阳旧迹试游寻。江南山色秀无尽,二月韶光美不禁。四字檐端垂圣藻,千秋座右揭官箴。春巡处处前徽仰,到此尤廑吁俊心。”


第三首是乾隆二十七年(1762)所作《游平山堂》:“画舫轻移邗水滨,人思六一重游巡。阴阴叶色今迎夏,衮衮花光昨饯春。巧法底须夸激水,淳风唯是渐投薪。江南山可平筵望,望岂因山因忆民。”
镇江 · 游焦山歌
定慧寺中“御碑亭”

乾隆皇帝六下江南竟有八次登临焦山。现定慧寺中“御碑亭”里正面碑文就是清乾隆第一次南巡时题写的《游焦山歌》,背面是乾隆第三次来焦出时所作《游焦山作歌叠旧作韵》。乾隆将金、焦二山加以比较,觉得焦尤胜于金。其歌曰:
“金山似谢安,丝管春风醉华屋;焦山似羲之,偃卧东床坦其腹;此难为弟彼难兄,元方季方各腾声;若以本色论山水,我意在此不在彼。”

常州 · 东坡御碑
赞美苏东坡而题诗文


东坡公园御碑亭现今保存的六块御碑,刻工精湛,笔画清晰,完好无损,是公园相当珍贵的文物。其中三块是记载乾隆登舟上岸,策骑巡视,赞美吴地江山秀丽,景物优美,百姓拥戴,称颂当朝成就,勉励官员关心民众,防范水旱隐忧,勤政为民的。还有三块御碑是怀念、歌颂苏东坡的诗文。“风流苏髯仙,遥年此系艇。
遗迹至今传,以人不以境。”“千秋称古迹,如是率堪省…。往来八州牧,留题成妙景。立朝乃刚直,正合进善猛……”他赞美东坡,并非这里的风景优美,而是东坡这位风流人物在这里停过船,上过岸,留下过许多文彩蜚然的诗词,值得纪念。“坡留我则往,不系问云影。”东坡的船可留此处,而我不过是过往之人罢了。

乾隆到舣舟亭,仰慕苏东坡之余,御赐“玉局风流”匾额。并写有诗歌:


风流苏髯仙,遥年此系艇。遗迹至今传,以人不以境。
流为佛氏宇,松竹颇幽静。印公旧深契,玉带留堪省。
南来缘观民,讵为赏烟景。敞榭及孤亭,点缀备临幸。
玉局强项人,想必未首肯。山僧不解禅,念佛特清警。
云昔会执戈,放下屠刀猛。乘胪就前途,回望崇情永。
坡留我则往,不系问云影。

无锡 · 惠山
誉为江南第一山

1

梵宇慈云



乾隆真迹“梵宇慈云”

惠山寺,位于惠山秀嶂街(今惠山直街和横街交接处),始建于南北朝,距今已有一千五百余年。乾隆六次到惠山,在秦园和竹炉山房休息惠山寺,写了不少诗词,题了不少匾联,还特地为“惠山寺”题额。其中大雄宝殿上的金匾,上书“梵宇慈云”也是乾隆真迹。

1

惠山金莲桥御碑

御碑亭前的金莲池和金莲桥。金莲桥距今800多年,建于北宋靖康年间,是无锡最古老的石桥,桥中精品。

御碑正面:

为乾隆辛未年(1751年,乾隆16年)作:
寄畅园中眺翠螺,入云抚树湿多罗。
了知到处佛无住,信是名山僧占多。
暗窦明亭相掩映,天花涧草自婆娑。
阇黎公案休拈旧,十六春秋一刹那。

御碑背面:

为乾隆丁丑年(1757年,乾隆22年)作:
九陇重寻惠山寺,梁溪遐忆大同年。
可知色相非常住,惟有林泉镇自然。
所喜青春方入画,底劳白足试参禅。
听松庵静竹炉洁,便与烹云池汲圆。

1

至德无名


无锡泰伯庙挂有一块康熙皇帝题的匾额,上面写的是“至德无名”。 “至德”二个字出在孔夫子称赞泰伯时,他搜遍了天下能用的文词,听取了无数老百姓之间的誉语,也找不出对泰伯的赞词来。

这位圣人只有用“至德”二个字来形容对泰伯的尊敬。康熙皇帝当年到泰伯庙去行祭,就借用孔夫子说的至德二字来称赞泰伯。


康熙御笔“至德无名”

1

竹炉山房

竹炉山房有许多乾隆写的诗,后人把它做成了诗碑,还称御碑。

御碑一例

苏州 · 狮子林、虎丘、山塘、天平山
人间天堂是皇帝的所爱

1

真趣

苏州狮子林内有座真趣亭。“真趣”二字据说是乾隆皇帝御笔题写的。乾隆六下江南,每次都到苏州狮子林游玩。在1765年游玩狮子林时,一时雅兴大发,唤随从备砚,挥笔写下“真有趣”三字。

这时,给乾隆当导游的状元黄喜在一旁见了“真有趣”这三个字觉得不免有点俗气,便说:“万岁御笔千金,微臣一贫如洗,叩请皇上把中间的有字赏给奴才吧!”乾隆明白他的用心,便顺水推舟的把有字赏给了他,成了“真趣”二字。乾隆走后,园主在此造亭,将“真趣”二字作为亭名。

1

虎丘御碑亭

  “御碑亭”里面的三座碑,碑文分别是康熙、乾隆皇帝题写的。

康熙、乾隆分别六次下江南,驻跸虎丘,挥毫作诗,乾隆末年建有三座御碑亭,毁于长毛作乱时。光绪十三年江苏巡抚崧峻于山颠重建御碑亭,供奉宸翰。御碑亭共有四块御碑。矗立的碑有三块,中间一块是康熙书,两侧为乾隆书,正反面都有字,乾隆碑甚至碑侧也刻有字。还有块较小的御碑嵌在墙壁,是康熙书。四块碑共九首游虎丘诗,其中乾隆诗就有七首。文革时移出三巨碑,倒卧在地,将正面的字全砸毁。
中间一块康熙诗碑字已残缺,原诗是:
秀壁名吴水,悬萝接紫霞。
仁风期大吏,厚俗止纷华。
停辇舆情问,开轩畎亩赊。
笙歌陈勿用,意使尽桑麻。

1

天平山“宸翰”御碑篆刻

御碑亭,正中矗立砚石御碑,四面分别镌刻乾隆四次游历天平山所作御诗四首。

御碑篆刻:“宸翰”---帝王墨迹所在。
碑阳:文正本苏人,坟山祠宇新。千秋传树业,一节美敦伦。魏国真知己,夷维传后尘。天平森翠笏,正危立朝身。乾隆辛末春御笔。
碑阴:蹬道下灵岩,名园寻高义。霁烟敛寥廓,韶光畅明媚。载过文正祠,默读义田记。春和对芷兰,复缅后乐志。白云千载心,名山五经笏。我自勤政人,流连未可恣。乾惕意弥廑,智仁怀偶寄。乾隆丁丑春二月御笔。



东侧:七百余年地,天平尚范家。林泉宁彼爱,景概致予嘉。树即交让树,花为能忍花。舜之徒足矣,循终喜无差。庚子仲春月下御题。
西侧:名园弗一足,高义独称芗。岂不因行懿,宁惟擅景芳。座陪梅馥佃,隄拂柳丝长。春色已如许,农工厪误忙。游高义园作,甲辰季春月之上。

1

山塘寻胜

在山塘街热闹的商铺旁边有一个御碑亭,正面是乾隆题写的“山塘寻胜”四个大字,碑后还有一首诗:阊门西转历山塘,寻胜云岩春载阳。嶊崣峰容真虎踞,荒唐剑气幻鱼肠。司徒文学应称独,洗马风流不可当。髙处纵眸喜有在,近遥绿麦一方方。可惜没照石碑后面。

嘉兴 · 南湖烟雨楼
苏杭天堂之间有嘉兴

乾隆御碑亭

登上石阶,见一碑亭,此乃乾隆御碑亭(西)。石碑其中一面刻乾隆诗一首“春云欲泮旋蒙蒙,百顷明湖一棹通。回望还迷堤柳绿,到来才辨榭梅红。不殊图画倪黄境,真是楼台烟雨中。欲倩李牟携铁笛,月明度曲水晶宫。”


烟雨楼

这是乾隆第一次到嘉兴游南湖时留下《烟雨楼》中的诗句。乾隆皇帝曾六下江南,八次登临湖心岛,先后赋诗十四首,其中几首被分别刻在西、东两块御碑上。通过这些诗句,足见乾隆皇帝对南湖的喜爱与赞赏。

绍兴 · 兰亭
地道的江南水乡

小兰亭为一四角碑亭,内有康熙帝御笔“兰亭”二大字的石碑

兰亭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块圣地。东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王羲之邀请了四十多位名人雅士在兰亭雅集修禊,并做流觞曲水之雅事。

兰亭碑亭是兰亭的标志性建筑,名列中国四大名亭之一,建于清康熙年间。碑上的“兰亭”两字,为康熙皇帝御笔所书。文革时期此碑被红卫兵砸成四块,后于80年修复,但已留下了“兰”字缺尾,“亭”字缺头的遗憾。许多民众都喜欢用手去摸这块残碑,碑已被摸的非常光滑,所以又称“君民碑”。

兰亭四周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浅溪淙淙,幽静雅致。布局以曲水流觞为中心,四周环绕着鹅池、鹅池亭、流觞亭、小兰亭、玉碑亭、墨华亭、右军祠等建筑精巧古朴,是不可多得的园林杰作。

杭州 · 西湖十景、灵隐、孤山
清帝南巡题字最多的地方

1

西湖十景

西湖十景,皆立有清代御碑,目前都已成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但是,这十块碑的式样却不尽相同。“断桥残雪”、“平湖秋月”、“雷峰夕照”、“南屏晚钟”、“双峰插云”、“三潭印月”、“柳浪闻莺”、“花港观鱼”八块碑,都是正反两面刻该处景名。而“曲院风荷”、“苏堤春晓”两碑,正面是景名,背面则是题诗。

 乾隆题”断桥残雪“御碑亭

事实上,“断桥残雪”等八块碑都已不是原物,皆毁于文革,现碑都是当代重立。只有“曲院风荷”、“苏堤春晓”两碑,是货真价实的清代御碑,值得我们仔细把玩。


康熙题“平湖秋月”

首先,我们来看“曲院风荷”碑,它位于西湖苏堤的跨虹桥边,碑为太湖石所制。
▲ 

释文:曲院風荷
印文:康熙御筆之寶

御碑正面行书“曲院風荷”四个大字,这是康熙三十八年(1699)康熙帝三下江南时,钦定西湖十景留下的题名墨迹。事实上,“断桥残雪”等其他八块重立的十景碑,大多依据的也是当年清代原碑上的拓片,故正面都模仿得十分逼真。
但是,真正的差别却是在碑的背面和两侧面。我们记得,其他八块碑的背面也和正面一样是康熙御题景名,而两侧面则是素面。曲院风荷碑却是这样的:
▲ 
碑身背面初次南巡题咏(1751)

释文
九里松旁曲院風
荷花開處照波紅
莫驚筆誤傳新謗
惡旨崇情大禹同
乾隆辛未御題
印文
乾隆宸翰
陶冶性灵

▲ 
碑身左侧第二次南巡题咏(1757)

释文
嫩芷新蒲始漾風
那看淥水植花紅
笑予卻是構名象
杏雨桃霞豈不同
曲院風荷丁丑春御題疊前韻
印文
所寶惟賢
乾隆御筆

▲ 
碑身右侧第三次南巡题咏(1762)

释文
幾個田田漾細風
乍看綠葉想花紅
昆明湖上浮輕舫
六月春光訝許同
曲院風荷壬午春御題再疊前韻
印文
所寶惟賢
乾隆御筆

这三首都是乾隆御制自题诗,皆叠前韵。而辛未(1751)、丁丑(1757)、壬午(1762)分别是乾隆前三次下江南的时间。乾隆一共六下江南,那么后三次下江南时,乾隆是否也有题咏留于该碑之上呢?遗憾的是,“曲院风荷”碑的碑额缺失,失落了关键的信息。
1966年,“红卫兵小将们”砸毁了西湖十景碑中的九块,只有曲院风荷碑被当时的文物部门沉湖保存,才得以保全碑身,但碑额下落不明。
幸运的是,文革中被砸毁的九块御碑中,虽然八块已下落不明,但“苏堤春晓”碑却找回来了!

“苏堤春晓”御碑位于苏堤第四桥压堤桥畔,1966年被打断成数截沉于湖中。文革后,该碑残段都被打捞出水,经修复,居然碑身碑额俱全,使我们能够一窥西湖十景碑的全貌。
▲ 
碑额及碑身正面

释文:蘇隄春曉
印文:康熙御筆之寶

▲ 
碑身背面初次南巡题咏(1751)

释文
通守錢塘記大蘇
取之無盡適逢吾
長堤萬古傳名姓
肯讓夷光擅此湖
乾隆御題
印文
乾隆宸翰
陶冶性靈

▲ 
碑身左侧第二次南巡题咏(1757)
释文
重來民氣幸新蘇
災後猶然念厪吾
此是春巡第一義
游堤寧為玩西湖
丁丑春御題疊前韻
印文
所寶惟賢
乾隆御筆

碑身右侧第三次南巡题咏(1762)
释文
三度南巡杭復蘇
民風吏治並勤吾
長堤今日遊乘暇
與物皆春似此湖
壬午春御題再疊前韻
印文
所寶惟賢
乾隆御筆

▲ 
碑额背面第四次南巡题咏(1765)

释文

春來萬物喜昭蘇

正值邊方歸駐吾

跋馬長堤須按轡

韶光輝映兩西湖

乙酉□□御題三疊前韻

印文

乾隆御筆

▲ 
碑额左侧第五次南巡题咏(1780)
释文
千古長隄祇姓蘇
牧民絜矩意殷吾
春風十五重經面
摘句能無愧此湖
庚子暮春月御题
印文
惟精惟弌
乾隆宸翰

▲ 
碑额右侧,第六次题咏(1784)
释文
頻煩疊韻剏髯蘇
一再無妨肖以吾
増景已難僂指計
卻兹數典占西湖
甲辰□□御題
印文
古稀天子之寶
猶日孜孜


“柳浪闻莺”湖边柳浪

题刻“双峰插云”景名的御碑是该题名景观的重要历史物证之一,石碑为清康熙三十八年康熙帝巡游西湖、品题“西湖十景”、御书“双峰插云”景名而立。碑体正、背面均刻康熙帝1699年御题行书“双峰插云”四字。御碑的保护性建筑御碑亭依旧为清代风格的六角攒尖顶亭,和其他“西湖十景”景点的景碑亭基本相同。

花港观鱼是由花、港、鱼为特色的风景点。西湖十景之一。

康熙三十八年,皇帝玄烨驾临西湖,照例题书花港观鱼景色,刻石建碑于鱼池畔。碑上的繁体“魚”字下的四点变成了三点,少了一点,这也是有名的错字之一。后来乾隆下江南游西湖时,也有诗作题刻于碑阴。


据说这个“鱼”字有一个传说,是康熙“有意错”的。原来康熙信佛,有好生之德,向有“佛爷”、“善人”之称,题字时他想“鱼”字下面有四个点不好,因为在旧时四点代表“火”,鱼在火下烤,还能活吗?观鱼不是餐馆里烹鱼啊,观鱼要观鱼在花港快乐地游水才好,于是有意少写了一点——三点成“水”,这样鱼便能在湖中畅游,潇洒地活了。


康熙“南屏晚钟”御碑亭.坐落在净慈善寺山门前。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绘制了《清明上河图》的张择端曾经绘制了一幅《南屏晚钟图》,它展现了南屏晚钟的怪石俊秀,山峦叠嶂。而这幅画被记载于明人《天水冰山录》中。


“雷峰夕照” 乾隆御笔。雷峰塔为吴越忠懿王钱弘俶因黄妃得子建,初名“皇妃塔”因地建于雷峰,后人改称“雷峰塔”。清朝末年到民国初期,民间盛传雷峰塔砖具有“辟邪”、“宜男”、“利蚕”的特异功能,因而屡屡遭到盗挖。


康熙皇帝所提的“三潭印月”石碑

三潭印月又称“小瀛洲”,位于西湖中部偏南的湖面上,是西湖三岛中面积最大、唯一能上岛游览的一个。岛屿的轮廓像一个“田”字,外圈的环形上是优美的江南园林,内部被十字形的岛和桥分割成四个小湖,充满诗情画意。

1

云林禅寺


有一次,康熙到杭州灵隐寺参观考察,寺里的长老请康熙题字。康熙答应了,本来要题“灵隐禅寺”四个字,那时候当然是写繁体字的“靈隱禪寺”。结果康熙一不留神,把“靈”的雨字头写大了,这下麻烦了!


康熙宠臣高士奇马上前来解围道:此寺天上有云,地上有林,美景也!美景也啊!康熙一听,心领神会顿时就懂了,提笔写下“云林禅寺”四个大字。人家明明叫灵隐寺,匾额却写成“云林禅寺”,直到现在你到灵隐寺去,在灵隐天王殿前,还能看到康熙爷犯得那个错。

1

舞鹤赋


正中间放置的舞鹤赋康熙御碑

在西湖孤山北麓的放鹤亭里,竖立着康熙临摹董其昌所书的“舞鹤赋”碑刻。董其昌是明代著名书画家,其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对后世影响巨大,康熙皇帝亦受他影响,其所写舞鹤赋,字以行书为主,中间夹杂有草书,清新秀丽,宽和舒畅。


放鹤亭牌匾下面就是《舞鹤赋》碑刻


舞鹤赋局部

南京 · 燕子矶、总统府、弘济寺
下江南回京时从镇江专程去南京

1

燕子矶

乾隆皇帝继位后,六次南巡,五次登临燕子矶。乾隆皇帝,每到一处。有题名咏诗之雅兴。他在燕子矶,除了御题“燕子矶”三个大字外,还分别于l751年、1757年、l762年、l765年、1780年题诗数首。皇帝题咏,如获至宝。

江宁知府,在皇帝走后即命石匠,刻成石碑。立于亭中,正面是“燕子矾”三个醒目大字,背面和两侧,分别刻有不同年代的御诗三首,随后“大观亭”即改称“御碑亭”。

御碑亭自建亭以来,历经两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几经劫难.保存至今,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中国近代史的纪念碑。

御碑亭楹联云:  
凌空当风山色六朝自来称秀
俯江酹月涛声万里至此方雄

1

总统府

御碑亭内存乾隆赐萨载和书麟这两位两江总督的诗碑,其一已断,但字迹明晰。

清两江总督萨载因政绩突出曾获乾隆皇帝赐诗嘉奖,但因对其下属所犯受贿罪行有失察之过被革职;继任者书麟接受教训,严查亏空,抗争权贵,得乾隆特“昭嘉之”。

弘济寺

乾隆题南京弘济寺:吴楚江山通广运;华严楼阁总悬居。

碑亭旁边立有线刻观音像碑,高2米。为乾隆十六年(1751年)和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乾隆游寺题诗碑。石碑涂黑色,白线勾勒观音像,黑白分明,线条清晰流畅。相传此像为吴道子所画。都是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物。


1

朝天宫




南京朝天宫御碑亭为八角攒尖顶,亭内有石碑一通,通高3.28米,宽0.64米,厚0.23米。碑上刻有乾隆帝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至乾隆四十九年(1784)五次游朝天宫时所题的诗文。一块碑上分别刻有乾隆五首御诗实属罕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