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话说SV30%在污水运营中的作用

 黄沙2 2019-08-14
SV30%是模拟泥水分离的场景,良好的污泥,在1000ml量筒内,很快絮状物就形成了,在沉淀过程中,根据絮体的形态和大小,可以判断出污泥的一个初步状态,此外,在显微镜下,间隙水也可以作为判断的一个参考依据。一般情况下,上清液可以指示二沉池的出水清澈程度,泥位可以指示二沉池的泥位,虽然沉降比对硬件要求简单,但是对人员要求高,从业人员很多非科班出身的人,即使科班出身的也不怎么会看沉降比,为什么要看沉降比及怎么看沉降比就显得非常重要。

1什么是沉降比?
    污泥沉降比SV30%是指取曝气池出口混合液于1000ml量筒中,静置沉淀30分钟后,所沉降的活性污泥体积占整个取样体积的百分数(%)。在实际的运行测量中存在使用100ml量筒代替1000ml量筒的情况,由于挂壁效应,在有时候偏差会比较大。

品牌
规格
直径
(mm)
有效高度(mm)
挂壁面积
(mm2
单位体积污泥的挂壁面积
天波
100ml
28
170
14946
150
1000ml
65
320
65312
65
     

 
    可见100ml比1000ml的挂壁要强不少,在污泥浓度高或者出现污泥膨胀的时候会比较明显,所以尽量用1000ml量筒。
2:怎么看沉降比?
2.1 污泥在二沉池沉淀是有时间限制的,污泥絮体健康,沉降性能好,沉降速度适中,上清液清澈;污泥絮体“亚健康”,沉降速度快,上清液浑浊;污泥絮体“亚健康”,沉降速度慢,上清液清澈,影响泥水分离时间,可见沉降速率是一个关键指标,沉降速度可以通过沉降曲线可以体现,也可以通过对比不同时间段的沉降数值(1分钟5分钟,10分钟和30分钟及30分钟以上数值的变化,结合厂区运行工况建立量化指标)。
2.2 絮体特征:絮体颜色、大小、形状、间隙水等特征,通过收集出水好的时候及出水差的絮体特征,建立感官认知。
    2.3 在一定程度上,上清液清澈度越高,水质越好,上清液浑浊,原因很多,污泥老化、冲击负荷、中毒等都会导致出水上清液浑浊,可见上清液指标。
    2.4 沉降比数值:沉降比越高,二沉池的泥位越高,一旦泥位过高,可能会导致出水跑泥或者出水携带悬浮物增多。
2.5 污泥颜色:污泥在初期的时候颜色偏白色,颜色浅,在成熟期后由于分泌了油脂,会呈现黄色,但是在运行中由于受进水水质、工艺运行参数及群落的变化,会导致絮体颜色发生变化,会造成颜色有差异。
2.6 污泥上浮:在一定的情况下,会出现污泥上浮,导致污泥上浮的原因有好几种,这个时候就需要模拟沉淀池的停留时间,看是否有污泥上浮情况,如果有就需要找到原因,尽量避免污泥上浮问题。
3.细说SV30%观察要点:
活性污泥(好氧颗粒污泥除外)在沉降的过程可以分为三种:絮凝沉淀、区域沉淀、压缩沉淀(自由沉淀可以忽略,因为污泥浓度远高于50mg/l,在做沉静比的瞬间中絮体就开始了自由碰撞,絮体由小变大)。
    

 
絮凝沉淀:当悬浮污泥浓度在50-500mg/l的时候,由于颗粒之间的碰撞,絮体开始聚集,颗粒变大,泥水开始分离。

区域沉淀:絮凝沉淀完成后,颗粒结整体向下沉淀,与上清液形成一个清晰的泥水界面。

压缩沉淀:区域沉淀完成后,上层颗粒在重力作用下,挤出下层颗粒间的间隙水,污泥得到浓缩。

3.1沉降性能:为了了解污泥的沉降性能,以0,1,5,10,15,20,25,30的间隔依次测定,制作成曲线图,通过曲线图的变化,可以反应出污泥的状态。也可以通过收集不同时间段sv30的差值(一般10分钟和30分钟),差值越小,说明沉降速度越快,再结合沉降比上清液,找到量化指标。
 

    3.2 活性污泥感官特征:絮凝沉淀阶段的絮体大小,压缩沉淀的压实性能,絮体的颜色,一般情况下,絮凝沉淀阶段颗粒越大,吸附能力越强,越适合细菌和原生动物附着,反之亦然。絮体的颜色在初期由于分泌的油脂较少,颜色偏白,成熟期分泌的油脂增多,颜色偏棕黄色,此外絮体内的大量固着型纤毛虫、丝状菌也会导致絮体颜色呈现白色,还有絮体中灰分及厌氧也会导致絮体颜色呈现灰色或者黑色、其他的絮体微观特征特征(絮体大小、形状、间隙水等)需要通过镜检来识别。

     3.3 上清液:上清液清澈,絮体吸附性能好,往往出水也比较清澈,上清液浑浊和游离细菌及悬浮物有一定关系(色度除外),游离细菌多说明原生动物偏少,絮体处于初期或者恢复期(好变坏,坏变好过程),悬浮物和污泥老化、中毒、冲击负荷及进水悬浮物多有一定的关系,可以通过镜检、结合进出水水质及运行工况等来分析原因。

  3.4 沉降比数值 :在沉降的过程中可以通过1分钟的絮凝情况来预判絮体的一个基本情况,在污泥浓度高(污泥浓度大于5000)、丝状菌丰度高、活性受抑制、水温低等情况下,往往看不到絮凝沉淀;5分钟情况下SV要控制在50%以下,5分钟、10分钟及30分钟之间的差值过于接近往往和污泥灰分高及污泥老化有一定的关系,以上数值可以结合运行工况来量化。污泥浓度高的时候往往会影响絮凝沉淀,导致SV30异常,特别在气温低的时候,会被误认为发生了污泥膨胀。

 3.5 污泥上浮:SV30在放置一段时间后(时间和污泥停留时间持平),有时候会出现污泥上浮,这个时候可能和内源呼吸反硝化有一定的关系,只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就有可能发生:1 DO<0.5mg/l;2 出水硝酸盐>5mg/l;3 BOD5>10 mg/l;4 污泥停留时间长。反硝化上浮的污泥往往可以看到气泡,通过搅拌后,上浮的污泥可以下沉。

4.SV30%观察细节总结

 

5.SV30%思维导图

         SV30作为污水处理日常运行监控指标,对生产运营的有重要意义,本篇文章来源于微生物镜检团队的经验总结,水平有限,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