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来讲是执业的合法性,虽然执业助理医师证是没有处方权的,但《执业医师法》第三十条中也明确指出:在乡、民族乡、镇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的执业助理医师,可以根据当地的情况与实际的卫生需要,独立从事一般的执业活动。事实上,在我国84万的乡村医生群体中,有数十万人士,都是依靠执业助理医师证书,为广大群众服务的。 可以说,目前对于多数的乡村医生来说,拥有一张执业助理医师证书,是完全够用的,它也满足了多数人的需求,而且想要再考更高级别的执业医师证书,在学历不满足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以执业助理医师的证书作为凭证,来报名参加。 其次是待遇问题,这对于基层医师来说,是迈不过去的坎,近期牵动人心的“乡医集体辞职事件”,更凸显出了问题的严重性。河南锐思教育了解到,从官方层面来讲,也确实出台了不少福利性的政策,比如转全科医师、纳入编制、足额缴纳养老保险基金等等,但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政策大多是偏向那些有医师资格的乡医来落实的。 国家卫计委等五部门印发的《全国乡村医生教育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中,也早就指明了途径:到2020年,力争使乡村医生总体具备执业(助理)医师的资格,基本实现乡村医生队伍到执业助理医师队伍的转化。这也是为什么,总有消息称要清退乡村医生的原因,虽然官方没有明文规定要这样,但群众健康普遍提升已成共识,这也在无形中提高了医生的从业门槛。 最后是未来的发展问题,执业助理医师证与乡村医生证或者乡村全科医师证都不同,它是全国通用的,拥有这个证书也表示站在了更广阔的平台上。 执业助理医师证具备的好处这么多,这也就解释了众多人热心于考证的原因,不过考试难度确实是问题,也出现了连考好几年还是没能上岸的尴尬局面。 那么以传统医学确有专长来参加考试,为何更有优势呢?这与我国的卫生现状和相关的政策导向不无关系。 前文已经说过,我国目前的乡村医生数量在84万左右,他们当中具备高等学历的寥寥无几,理论基础大多偏弱,因此想要通过常规的医师资格考试不仅希望渺茫,甚至有可能都不具备报名的条件。 不过他们在基层确实为广大患者解决了不少难题,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远门,大病不耽误救治”的需求,因此乡村医生也是医师群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医学确有专长的考试办法于2007年开始正式实施,规定只要掌握安全有效的中医技术并实践满五年,就可以参加考试,通过后可以即可取得《传统医学确有专长证》,在实践满一年后就可以参加执业助理医师的考试。 表面上它的作用仅限于作为助理医师的参考凭证,但实际上是却是大多数在基层执业的人士,取得合法医师证书的唯一途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