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赖氏针灸治疗呕吐医案一则

 369蓝田书院 2019-08-14

吴某,男,32岁。

初诊  幼年大病之后,饮食稍多即有恶心呕吐,脘腹胀满,面白肢冷。发病后则神疲力乏,口干恶寒。此次因亲友邀饮,多食滋腻之品,遂致宿疾复起,时逾3日,舌淡苔少,脉象濡弱。证属脾胃虚寒。拟温中健脾,和胃降逆。

【处方】  脾俞(双)+,胃俞(双)+,中魁(双)△,足三里(双) +

【手法】  提插补泻,留针加温针。中魁灸7壮,艾炷如麦粒大。

二诊针灸后饮食仍吐,但量已减少,脉苔无变化。仍宗前方加减。

【处方】  脾俞(双)+,胃俞(双)+.足三里(双)+,中泉(双)△

【手法】  提插补泻,留针加温针。中泉灸7壮,艾炷如麦粒大。

三诊    脘腹胀满已缓,面色略有华彩,肢冷亦趋温暖,饮食渐见增量,呕吐基本已止,脉来有力,舌淡红苔白薄。治已见效,原方踵进。

【处方】  取穴、手基本同二诊,去中泉,改灸中脘7壮。

四诊    呕吐消失,精神振奋,面现华色,肢暖食馨,脉苔正常。原方增减再进,以图巩固。

【处方】  脾俞(双)+,胃俞(双)+,足三里(双)+,气海+

【手法】  提插补泻。

【按】  本例患者幼年病后食伤脾胃,以致土气素亏,气怯力弱,复因多食气滞,以致胃失和降,逆而作呕。脉濡、面白、肢冷神疲,一派虚寒之象。按脉论证,赖氏急灸中魁止呕以治标,补脾俞、胃俞、足三里,加用温针,以温中健脾,一诊而症减。二诊宗前法去中魁改灸中泉,此亦为古人止呕之效穴。三诊呕吐基本已止,改灸中脘(胃募)以暖中宫。四诊补气海培植生气之源。循序而进,步步为营,诸症逐渐消失而告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