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你被情绪左右时,不妨读一读儒释道

 正心正举 2021-04-07

文丨月月 · 主播丨北屿

美国作家奥里森·马登曾在《一生的资本》中这样写道:“任何时候,一个人都不应该做自己情绪的奴隶,无论境况多么糟糕,你都应该努力去支配你的环境,把自己从黑暗中拯救出来。”

的确,人生真正的境界与气度,是由内而外的心平气和。可是,大道理人人都懂,等到情绪上来时,熟读圣贤书者,都难免与乡野村夫无异。人的负面情绪太多太多,焦虑、愤怒、悲伤、孤独,每一种都能让我们陷入情绪的泥沼中难以自拔。无怪乎拿破仑说:“能控制好自己情绪的人,比拿下一座城池还更伟大。”

可见,情绪是心魔,要么,你主宰它;要么,你被它驾驭。

那么,我们该如何从情绪中找到出路呢?在源远流长的华夏文化中,或许你能汲取到驾驭情绪的智慧,从而与自我和解,与世界和解。

01

儒家:克制加转化,让情绪找到出口

早在《礼记·礼运》中就有提到“喜、怒、哀、惧、爱、恶、欲”这七种情绪是人的天性,是与生俱来的。

而这七种情绪中,我们又可以将之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人们似乎都比较喜欢积极情绪,觉得积极情绪越多越好,而消极情绪最好没有。可是儒家的中庸思想却告诉我们,无论是积极还是消极,都要注意过犹不及。

在儒家看来,情绪的好坏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能否达到平衡。只有保持“中”的原则,才能达到最终的和谐。

情绪的克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论语》中明确指出,情绪调节的目标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中庸》里有言:“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当你遇到开心的事情,在喜悦之余要知道克制,不然就会“乐极生悲”,“得意忘形”。看到喜欢的姑娘难免心潮澎湃,可却不要忘记“发乎情止乎礼”。

当你遇到伤心的事情时,悲伤也要有节、有度。父母亡故对的人来说是最大的伤痛,但《礼记》也明确地提出:“丧不过三年,示民有终也。”儒家并不是要求你没有情绪,它只是要求你无论是哪一种情绪,都要有所克制,不能任由情绪把你牵着鼻子走。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克制自己的情绪呢?儒家为我们找到了一个方法,那就是静坐自省。

如《论语》中曾子说的:“吾日三省吾身。”理学家朱熹宣称:“半日静坐,半日读书,如此一两年,何患不进?”

在静坐中获得平静,在静思中辨是非,如此才能逐渐做到无贰过,也能做到不迁怒。

情绪的转化:把情绪转化为力量

古语有言:“修道者,务致意焉:其喜也,必怀愉快之情,而不至于骄矜之态,以全其仁;其怒也,必启刚毅之思,而不动怨毒之念,以全其勇;其哀也,必生惧慎之感,而不积狠戾之忱,以全其义;其乐也,必存和让之诚,而不起淫逸之欲,以全其智。”

这段话的意思是,情绪不仅可以克制,还可以转化为行动力。儒家认为,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就拿情绪来说,儒家将喜对应仁,怒对应勇,哀对应义,乐对应智。这就告诉我们,只要你善于转化,就没有所谓的好情绪和坏情绪,每一种情绪,都能成为我们向上生长的力量。

举例来说,在抗日战争时期,民众还处于麻木、无知、任人宰割的状态。许多仁人志士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他们自然愤怒、哀伤,但如果“怒”能转化为“勇”,“哀”能转为“义”,那么就能鼓舞他们为国家民族抛头颅、洒热血。但如果只是停留在情绪的阶段,那么这种情绪不仅毫无裨益,还容易伤害他人。

儒家的智慧告诉我们,面对情绪,我们有两条出路:一是内化,二是外化。内化是克制,把不必要的情绪消弭于无形;外化是转变,把情绪转化成前进的力量。

02

佛家:戒掉了“我”,就戒掉了情绪

佛家认为,人一切的情绪,都来自于“我”。

这个人世间,每天都在发生着灾难和悲剧,但我们不会时刻感到哀痛。原因就是其中没介入“我”。一旦有了“我”的存在,再小的事情都会在我们的内心掀起轩然大波。

传说一代文豪苏东坡曾写过一首诗给佛印,其中两句是“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所谓“八风”,就是尘世间能够搅乱人的情绪的八件事:利、衰、毁、誉、称、讥、苦、乐。苏东坡经过了乌台诗案,大起大落,自以为戒掉了情绪,故而写了这首诗。

可当苏东坡差人把诗送给佛印时,佛印却在上面提了两个字“放屁”。

苏东坡一看这评价,气不打一处来,连夜乘船渡江找佛印论理去。佛印看着风尘仆仆、怒目而视的苏东坡,笑道:“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

可见,破“我执”,说时容易做时难。人生中很多的痛苦,无非就是把“我”字看得太重罢了。

把自己看得太重,就容易起“分别心”,就容易站在自我见解、自我利益上去分别一切事物。自己认可的就是“好”,自己不认同的就是“坏”;说你好的就是“对”,说你不好的就是“错”;对你有利的你就“支持”,对你不利的你就“反对”。

于是,各种情绪就来了。看不惯的人太多了,不顺心的事太多了,生活便变得不快乐了。而一个人,如果能够破掉“我执”,摒除“分别心”,那么便能心无挂碍,获得自在洒脱。

慈悲观:放大自己的心量

佛家认为,一个人总是执着于“我”,是因为他心中只有“我”,而没有慈悲心。而一个有慈悲心的人,往往心中没有阴暗。

《红楼梦》里的贾母,就是一个有慈悲心的人。刘姥姥进大观园,王熙凤把她当成乡下婆子,妙玉把刘姥姥用过的茶碗全摔烂,而贾母却能把“我”放低,带着刘姥姥畅游大观园,直呼刘姥姥为“老亲家”。

王熙凤执着于“我”,过于看重名利权势,最终反误了卿卿性命;妙玉太执着于“我”,把对自我的“干净”、“纯洁”过分执着,最后反而惨遭玷污。

把“我”放低,把别人抬高,便能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便不容易与他人对立与天地万物对立。只有走出心的监狱,才能真正逍遥物外,不为情绪所累。

分别心:重获内心的宁静

所谓分别心,就是指人们根据事物的表面(贫富贵贱、善恶美丑),有区别地对待人和事物。分别心一起,痛苦就接踵而来。

举例来说,此刻你肚子饿了想吃饭,你想吃的是法国大餐,但囊中羞涩只能吃点快餐,于是你开始抱怨,负面情绪接踵而来。可是仔细想想,到底是什么让我们有情绪的呢?不是吃饭的问题,而是我们的分别心。

现代人之所以有那么多的烦恼和情绪,不是因为物质的缺乏,反而是因为物质的丰富。选择太多,分别心太强,于是烦恼就席卷而来。

所以,佛家告诉我们,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当我们放下分别心,就不会为得不到的东西而痛苦,而能懂得,随遇而安,人生处处皆是风景。

03

道家:与自己和解,与世界和解

有心理学家认为,所有的关系其实都是与自己关系的投射,我们总在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却没有想过如何与自己相处。

而道家的智慧,就是告诉我们如何与自我和世界和解。

正视孤独,获得心灵自由

弗洛伊德曾说:“人也许能够忍受诸如饥饿或者压迫等各种痛苦,但却很难忍受所有痛苦中最痛苦的一种——那就是全然的孤独。”

孤独是一种负面情绪,当长夜漫漫你满腹心事,却找不到可以倾诉的对象;当在举目无亲的陌生城市,你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度过本该阖家团圆的节日,这种痛苦,常常会成为压垮我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但庄子却认为,孤独是人生永恒的状态,更是获得心灵自由的法宝。

庄子曰:“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又曰:“唯至人乃能游于世不避,顺人而不失己。”

在庄子看来,孤独不等同于自由,但自由的最高境界是不迎合,而不迎合的人才能享受孤独;在庄子看来,孤独不是隐居,而是藏身于人群之中,与世俗相处,却能够保持内心的独立。

试着想想,我们的人生有多少不快乐,来源于“不孤独”。为了迎合他人,说不想说的话,做不想说的事;为了显得合群,我们在无效社交中浪费时间,浪费精力。

孤独,能让人自省,让人收获一份波澜不惊的心。当你被孤独的痛苦包围时,不妨读读庄子,把孤独当成是生命里的馈赠,毕竟我们每个人,都因渺小而孤独,却又因孤独而强大。

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

庄子曾讲过一个空船的故事:

一个人在乘船渡河的时候,前面有一只船正要撞过来。船夫喊了好几声,都没人回应,于是他火冒三丈,破口大骂对面开船的人不长眼睛。

等到船夫和对面船擦身而过时,才发现撞来的船上一个人没有,竟然是只空船。

于是,刚才还怒气冲冲的船夫,一下子就平静了。

空船的故事告诉我们,你生气不生气,不在于有没有船撞过来,而在于撞来的船上有没有人。

就好比有人撞了你,你会对那个人发脾气,但走路不小心绊到了石头,你不会对石头发脾气。

生活中让人生气的人实在太多,如果你能把这些人都看成那条撞过来的空船,那么愤怒就少了很多。你生气的仅仅是“他竟然这样对我”,而不是他对你造成的实质性的伤害。

所以,庄子说:“人能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你能接纳的事情越多,能让你生气的事情就越少;你看不惯的人和事越多,你的格局就越小。

“不谴是非,与以世俗处”,生气的时候不妨读读庄子的“空船”,别拿自己心里的一把尺子去衡量对方,就不会陷入愤怒的泥沼里。

04

拨迷见智,开启智慧之门

约翰·米尔顿曾说:“一个人如果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欲望和恐惧,那他就胜过国王”。

的确,能够处理好情绪的人,毫无疑问,他战胜了世间最大的敌人,那就是自己。

情绪就是心中魔,被他拖着走的人,永远得不到快乐,也必定会一败涂地。只有与自己的情绪和解,才能做一个温柔而有力量的人。

当你被情绪左右时,不妨读一读儒释道,把自己从情绪的暗夜中拯救出来,你就会发现,那些曾经让你崩溃、恐惧的事情,其实根本不值一提。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