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解中国陶瓷简史——瓷器的诞生

 千冰室 2019-08-14

我国,一般是把陶瓷分为陶和瓷两大类。通常把胎体没有致密烧结的黏土和瓷石制品,不论其是有色还是白色,统称为陶器。其中把烧造温度较高,烧结程度较好的那一部分称为“硬陶”,把施釉的一种称为“釉陶”。相对来说,经过高温烧成、胎体烧结程度较为致密、釉色品质优良的黏土或瓷石制品称为“瓷器”。

原始瓷最早者见于河南偃师的夏商时代的遗址—二里头遗址,在各地的商代遗址中也有发现。原始瓷的胎主要以氧化铝含量高和氧化铁含量低的瓷土制成,胎的表面一般会施一层石灰釉,叩之有金属般的脆声。由于当时的生产力低下,选料粗糙,再加上工艺简陋,所以原始瓷釉层普遍厚薄不匀,与真正的瓷器还有差距。商代原始瓷是中国瓷器的萌芽,数量少,故极为珍贵。从商代至春秋战国,原始瓷一直延续生产,各地均有出土。

原始瓷的雏形与发展

自夏朝起,一部分陶器开始用高岭土做坯体的原料。提高了烧结温度,使胎质坚致、不渗水;同时使胎的颜色由深变浅,提高了洁白度。加上器表再施用一层用草木灰和瓷石配合而成的高温釉,并经过1200度以上的高温烧制,使胎釉结合在一起,因此这些器物已具备了瓷器的雏形。

但当时制作工艺水平比较低下,胎中还是含有一定量的铁的成分,再加上在略低的温度中烧结,颜色较深、透光性较差;又因工艺不稳定,铁含量和烧成气氛不能自如地控制,釉色也不好掌握,所以此时的瓷器还具有一定的原始性,这就是原始青瓷。

由于原始青瓷的原料处理和坯泥炼制还比较粗糙,没有经过精细的过滤、淘洗、捏练、陈腐等工艺过程,因此原始瓷器的胎质比较坚硬,颜色多呈灰白色和灰褐色,并有少量胎质为纯白稍黄。器表釉色以青色最多,并有一些豆绿色、深绿色和黄绿色。会产生裂纹,导致釉色不稳、薄厚不均,且有露胎流釉等现象。

西周

西周时期,烧造陶器的窑炉主要还是馒头窑,龙窑的使用还是相当少。但西周时原始青瓷的制作工艺有所提高,生产的范围也更加广阔。江南地区原始青瓷的发现量及器形比北方黄河流域多且丰富。

釉是一种玻璃体,由于其所含的金属作用,在施用于瓷器上时,会产生各种颜色。原始青瓷上的釉都呈青色的,这是由于釉中含有适量氧化铁所致。西周时,釉已成为瓷器的必要组成部分,不仅起隔水、利于清洁的作用,而且有装饰器物使之美观的功能。西周原始瓷的胎釉特征基本和商代相同,但质量较商代有所提高,胎质普遍细腻,基本不吸水,釉层一般比较薄,常见施釉方法有浸釉和刷釉,浸釉较之于刷釉,其胎釉结合较好。这一时期原始瓷和商代的不同主要是在造型和纹饰方面。

西周时期是我国青铜文化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陶器已经丧失了前一时期的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青铜礼器和生活、生产用器成为社会风尚的主流,陶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还保持着传统的面貌,但器型、纹样模仿青铜器的做法相当流行。弦纹、锯齿纹等纹饰是西周流行的典型纹样。

烧陶窑炉的发展为冶炼青铜炼炉的创制提供了启示;而能用火候较高的温度冶炼青铜,又为改进陶窑炉进一步烧制出耐温较高的白陶器和原始瓷器创造了条件。

西周瓷器器体的制作更为讲究,外观规整,瓷器釉面普遍具有一定的光泽。器形除继续流行尊、钵、盘等器型外,还出现了几种新器型,如盂、瓮等,此时尤以罐、罍的制作最为著名。

器体装饰仍采用原体刻画、拍印纹饰为主的“素体”装饰技法,器物纹饰除大多延续商代的装饰纹饰外,曲折纹、划刻斜方格纹也开始大量流行。西周原始瓷器的胎色以灰白色为多。釉色主要是青绿色和豆绿色,并有少量黄绿色与灰青色。在造型上,以袋状足、圈足、平底为主要特征。

陶与瓷的区别

陶与瓷——同为火与土的艺术产物,两者有许多相似之点,但两者在历史渊源、制作原料、质地及使用上有差异。

历史起源

陶器起源于约公元前8000-2000年的(新石器时代)。

瓷器的生产时期晚于陶器,根据考古出土文物推算,原始瓷大约出现在商周时期。

原料

陶器是用黏土制坯,烧成后一般呈现原料的质地。

瓷器的材料是瓷石或高岭土。

温度

陶器的烧成温度为600~ 1200C,有600℃的浮动空间,烧成温度范围较大。陶器有低温陶和高温陶之分。陶器是由黏土制成的,烧制温度哪怕高达1200C也不可能成为瓷器。

瓷器烧成温度多在1200C以上,跟陶器有着天壤之别。

坚硬度

陶器强度很低,化学稳定性较低,吸水率、气孔率等都相对较高,敲击时声响低沉。受烧制温度的影响,陶器坯体分为不完全烧结和完全烧结。

瓷器的烧成温度高,胎体基本烧结,强度一般高于陶器,吸水率、气孔率低,轻轻敲击,响声清脆。

透明度

陶器没有透明度,再薄的胚体也不会透明。

瓷器胎体有透明、半透明的特点。

陶器有不挂釉和挂釉两种。低温烧成时,挂釉的陶器釉料会发生熔融。

瓷器需施釉,胎体上施釉后经一次高温烧成。随着制瓷水平的提高,彩绘工艺开始运用到瓷器中,这种工艺一般应用在施釉前后的胎上或高温烧成的釉胎上,后者完成彩绘后,需要二次入窑,一般经低温烧制即成。

春秋

春秋时期的瓷器的烧制更加集中和专业化。瓷器的产生与发展和其他器物一样,有着由低级到高级,由原始到成熟的发展过程,春秋时期原始瓷器的主要生产区域在江南地区,这可能与这个地区盛产瓷土原料有着一定的联系,春秋时期的瓷器较之前的瓷器质量有了很大的发展。烧制的瓷器在胎质烧结性能和器表施釉技术等方面已不同于原始青瓷。

春秋时期的瓷器在造型上有精致的加工,多仿青铜器,如提梁三足鼎、整套编钟等。瓷器釉质多呈灰白色,并有一些黄白色和紫褐色。釉分青绿色、黄绿色和灰绿色。器表的釉下纹饰主要是大方格纹和编织物纹。

春秋时期,在吴越两国境内,青瓷器广泛地代替了青铜器和漆器的使用范围。这一时期的青瓷器不仅造型和类别比较复杂,其纹饰也趋多样化。从商代、西周和春秋等时期,原始瓷器在胎质、釉色、花纹装饰和常见器形等方面有着一脉相承的发展关系。但在烧成温度和施釉等方面,西周和春秋时期的原始瓷器确比商代时期的原始瓷器有了明显的提高,基本上接近了秦汉时期的早期青瓷器。春秋晚期,江、浙一带的原始瓷器成型工艺,从泥条盘筑法,改为轮制,因而器型规整,胎壁减薄,厚薄均匀。

战国

战国青瓷在原料制备上还属于早期阶段,淘洗不够精细,更不存在机械粉碎和加工。烧制用窑炉不但体积小而且结构简单,很难严格控制温度和把握气氛。受当时的制烧条件所限制,战国瓷的胎质一般不够纯净,质地较松散,胎色也多有变化。

由于江浙地区生产青瓷所用原料含硅量较高,含铝量较低,所以很容易玻化,在1200度左右就可以获得瓷化程度较高的产品,因此战国青瓷的瓷化程度往往要高于北方各窑口的瓷器。

战国青瓷的釉色、釉质及施釉痕迹都很有特点。釉色虽然有青绿色、黄绿色和酱色等多种颜色,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是釉色与胎体的颜色协调一致。青瓷的釉层普遍较薄,少数产品釉稍厚,釉厚处有明显橘皮现象,被称其为“麻癞釉”。

秦汉

秦时期的原始瓷与战国早、中期的原始瓷存在着很大的差别。秦代原始瓷与战国以前的原始瓷,乃是两个不同时期的历史产物,两者在工艺传统上看不出有直接的继承关系。原因则在于楚灭越的兼并战争中,浙江境内较发达的原始瓷业遭到了严重的摧残和破坏而中断。秦统一后,原始瓷业在越国故地复兴。

秦朝原始瓷胎料中氧化铝和氧化铁的含量较高,使陶瓷坯有可能在较高的温度中烧成,生成较多的莫来石晶体,从而提高陶瓷器的机械强度和烧成中减少制品的变形。

秦原始瓷胎质粗松,原料的粉碎、淘洗和坯泥的揉炼不及战国时期精细,比较随便。秦代原始瓷的釉层较战国时的厚,但釉色普遍较深,呈青绿或黄褐等色,而且由战国时的通体施釉变为口、肩和内底等处的局部上釉,上釉的方法由浸釉变成刷釉。

秦代的原始瓷以仿铜礼器的鼎、盒、壶、钫、钟、瓿等为常见,很少发现战国时盛行的碗、钵、盘、盅等一类的饮食器。秦代原始瓷器装饰的纹样以弦纹、水波纹、云气纹或堆贴铺首等为主,绝少甚至完全不用战国时经常采用的S纹和栉齿纹等。

汉代是瓷器手工业大发展时期。但在西汉初期,由于长期战争,社会经济遭到极大的破坏,包括瓷器生产在内的手工业发展缓慢。西汉青瓷原料中铝和铁比例提高,这就需要在较高温度中烧成,然而当时的窑炉尚未改进,从而导致汉初青瓷比不上战国青瓷,有的胎釉含铁高,瓷器颜色呈酱黄、酱褐和黑褐色,东汉发展成为黑瓷。

西汉时期原始瓷器的制作,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而日趋繁盛。原始瓷器的装饰艺术,大致说来前期比较简朴,一般器物上都只饰简单的弦纹或水波纹,未见有繁复的装饰纹样。到了西汉中期及其以后,有了简单的刻画花纹,尤其喇叭口壶和长颈壶等器物,往往在器物的口缘、颈部、器肩及上腹等部位,于醒目的凸弦纹带的区间内,分别划以水波、卷草、云气和人字纹等。云气纹线条柔和流畅,使人如觉流云浮动,在流云之间往往还配以神兽飞鸟,画面十分生动优美,可与同时期的铜器和漆器图案相媲美。

到了西汉中晚期以后,这种既有艺术装饰而又具实用价值的原始瓷制品,成为当时人们的日常用器。进入东汉以后,原始瓷的品种和纹饰都有所变化,瓿和钫等器类已不再生产,而罐类等日常生活用器的烧造量则在急速增长,这些饮食器皿和容器的造型表明,当时原始瓷器的制作已转向经济实用。

东汉时期,瓷器成型多采用快轮拉坯成器身,再粘接器底而成,器型比较规整,器壁往往留有轮旋的痕迹,而制作精细的钟、壶类器物,则在成型以后又进行修坯、补水等工序,因此表面都显得十分平整光滑,不见“棕眼”等缺陷。

东汉以前,施釉用刷釉法,并且只在器物的口、肩等局部地方施釉。到了东汉中期开始采取浸釉法,器物大半部上釉,只是近底处无釉,釉层增厚,而且釉胎的结合也大有改进,少见脱釉现象。有些制作精良的原始瓷器十分接近成熟瓷器的形态。

青瓷是中国瓷的鼻祖

在长期制陶烧瓷的实践中,对原料的选择,坯泥的淘洗,器物的成型,施釉直至烧窑等技术,都有明显的改进和提高,形成了完整的工艺体系。到东汉晚期,终于烧制了成熟的青瓷。

青瓷早于白瓷出现,与古代的制瓷原料和工艺紧密相关。青色来源于釉青,色釉中含有一定量的氧化铁,经过高温烧成呈现青色和黄色,呈现青色的器物称为“青釉器”。

古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生产工艺的落后,加之地理因素等限制,烧制瓷器的原料就地取材,利用方便取得的含铁量较高的原料来制作瓷器。在瓷器烧制过程中,由于一氧化碳是还原性气体,能将有了中的大部分氧化铁还原成氧化亚铁,使釉料呈现美丽的青色——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

我们的祖先或许并不知晓烧制瓷器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化学变化的原理,但他们经过自身的长期实践得知,经氧化焰烧制出的瓷器,呈现出炒米黄的色泽;经还原焰烧制出来的瓷器则是青瓷。

烧制白瓷对瓷土的要求较高,含铁量低。由于地理因素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白瓷的原料采集难度大于青瓷,这就导致了白瓷的发展史晚于青瓷。

氧化焰、还原焰与平焰

烧制瓷器时,火焰性质大致分为三种——氧化焰、还原焰与平焰。不同性质的火焰在瓷器的烧成过程中起不同的作用。

氧化焰——瓷器烧成的必经阶段

氧化焰是燃料完全燃烧的火焰,因火焰完全燃烧需要大量的空气,因此,燃料在完全燃烧时,窑内的氧化充足,一氧化碳(CO)含量较少。氧化焰可以使坯中水分蒸发,有机物挥发,使坯体得到正常收缩。

还原焰——器物呈色的关键

还原焰是指不完全燃烧的火焰,燃料在不完全燃烧时,窑内所产生的CO和氢气较多,没有和有极少量的游离氧存在。CO属还原性气体,能使坯体中的高价铁(Fe2O3)得到充分还原为氧化亚铁(FeO),从而使瓷器呈现青色,避免瓷器发黄。

中性焰——坯体玻化

中性焰是一种平衡状态的焰火,烧中性焰时,窑内所产生的一氧化碳、氢气与游离氧几乎相等。中性焰的作用是,防止FeO受到氧化作用恢复成Fe2O3,Fe2O3是一种较强的着色剂,坯料中只要含有0.8%的Fe2O3,足以使瓷器形成褐黄色。平焰可使FeO不再受氧化作用,稳定瓷器呈色,使胚体达到完全玻化。

由原始瓷发展到瓷器,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重大发明和创造,由于瓷器比陶器坚固耐用,清洁美观,又远比铜、漆器的造价低廉,而且原料分布极广,蕴藏丰富。各地可以因地制宜,广为烧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