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针刺方向

 万宝全书 2019-08-14

广告

welly merck/welly merck【韩庚明星同款】威利默克瑞士手表全自动机械手表男士手表

寺库有精品

¥2348.00

针刺方向,古代极少论述,本人在二十余年的临床实践中,体会到针刺方向是构成导气、补泻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归纳如下:

在通经导气方面的应用

历代医家,很重视针下的感觉故而提出:循、摄、弹、摇、搓、捻等手法来候气、导气。《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标幽赋》云:“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沉浮;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不但对得气与否作了形象的描述,而且说明针刺得气与否,是治疗成败的关键。近代认为,针刺必须获得感应,才能更好地产生效果,感应能向远处放散,则疗效更高,为了寻求较好的感应,除了应用上述手法外,采取适当的针刺方向,是导针下之气运行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法,如在针刺气海、内关等穴时,在得气的基础上,然后用针芒向下使气下行或针芒向上,使气上行的方法来引经气运行,往往较之单纯用循、摄、搓、捻等手法为佳。

治疗中风,选用三阴交穴和人中穴,三阴交穴贴胫骨后缘进针,针尖向后斜刺与皮肤呈45°角,进针1~1.3寸,采取提插手法之补法,到病人下肢抽动三次为度。人中穴向鼻中膈下斜刺五分,用雀啄手法(泻法)至眼流泪或眼球湿润为度。上述二穴在进针方向的一些创新,对于针刺治疗中风病疗效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针刺方向和腧穴主治作用关联

腧穴的主治作用,是通过刺灸而产生的,就刺法而言,不同的手法,即使施于同一腧穴,也会出现不同的作用,例如内关穴即能治疗心动过缓又能降心率,即能止呕,又能催吐,膀胱募中极即能治癃闭,又可治尿失禁及遗溺。至于同一经的腧穴,或十分邻近的腧穴,有的主治病证多,有的主治病证少,一般认为与该穴的经脉所属,所处的位置及是否与他经交会,交叉等因素有关,但个人认为,与公布在该穴周围的腧穴主治作用及有关组织,器官的功能也有很大关系。因此,只有通过不同的针刺方向,通过该穴,兼刺激了有关邻近的腧穴,并直接地或间接地影响了有关组织器官的功能,才能发挥该穴能主治几种以至几十种病证的作用。如膀胱经秩边穴,直刺可使感应向下肢放散至足跟,治疗下肢疼痛、瘫痪等病证;如改变针刺方向,朝向会阴部,则可治疗泌尿、生殖系统各种病证;针刺向内,可治疗脱肛、腹泄诸病证;刺向少腹可治疗妇科、消化系统诸病证。因此同一腧穴,掌握针刺方向,控制针刺角度的准确性,方可有的放矢地进行施术。下关穴采取不同的方向,可以分别达到相应部位,分别治疗三叉神经痛、牙痛、下颌关节炎、面瘫等不同疾病,即使同样脉线上的穴位,其针刺方向也应根据其邻重要脏器的局部特点来施术。更值得提出的是,有的穴位的疗效大大地超过了其常规的主治范围,如胃经归来穴,我们采取斜向会阴部的透刺方法,能相应地对膀胱的张力及尿道外括约肌发挥作用,从而促使这些组织的功能恢复正常,因此可以治疗成人顽固性遗尿症,这些都是我们在不断总结前人针刺手法的基础上,结合近代解剖学的新发展。把握准确的针刺方向,取得良好的感应,才能使针刺手法更趋完善。

针刺方向是针刺手法的要领

一些传统的补泻手法是以针刺方向区分补泻的,如迎随补泻的针芒补泻法。又如《针灸大成》所说的“盘法”:“…取上焦包络之病,用针头迎向上…使气攻下,若脐下有病,针头向下。”也是以针刺方向来区分补泻的。在一般刺法中,除上述传统刺法外,个人根据“浅透卫分,深取营”和“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等原则采取一些透刺法,从而加强有关腧穴的治疗作用。所谓透穴法,即从某一穴位进针以后,根据穴位的具体部位和治疗需要,采用“直刺深透”“斜刺平透”“横刺沿皮透”等透刺方法,有的从一个方向透刺向另一个穴位或几个穴位,(单向透刺)有的进针后向几个方向分别透刺几条经脉的数个穴位(多向透刺)如“秩边~归来”,“太阳~下关”、“天窗~人迎”、“地仓~人中”和一般针刺方向的单穴独刺相比,有以下优点:第一,可以扩大感应面,使针感易于扩散、传导,如结合恰当的手法,可有安神、止疼、破结、导滞之功。第二,可以精简用穴,避免多穴进针,减少病疼。第三,一针贯通二条或二条以上经脉,可以起到疏通经络,调整气血进行的作用。

根据病变的浅深和部位不同尚有下列之类透刺法:其一,凡病邪浅表,皮薄肉少之部位常用沿皮透刺,如面瘫口歪重用地仓~人中。其二,病在肌层,病位较深者用斜刺,多向透刺,如合谷~后溪,公孙~涌泉。其三,病在肌腱和关节,病位较深,用直刺深透直达病所,如肩凝取肩部透穴,极泉透肩髃、极泉透肩真都是深透直达病所的方法。其四,病在深部器官,而不宜从就近部位刺入者,宜定向深透如治疗前列腺炎,用秩边~归来,以直达病所。

上述为个人管见。历代针灸家各有所长,就针刺深浅而言,有的以浅刺著称,有的以深刺见长,但由于针刺疗法的特殊性和实践性,同一穴位如手法不同,深浅不同,尤其是方向不同,效果也迥然而异,故而我们特别强调每个穴位具体的准确针刺方向,而不是简单概括地论述所谓直刺、横刺、斜刺,对每个穴位针刺方向的具体要求,将越来越被针灸家所重视。

本文源于网络,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