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夕阳落去,莫名的有些伤感,是伤感孤独,还是伤感岁月的遗失,或是黑的意境,在一种失落的意境里已经混淆不清,也不想读懂,如若用严密的辩证法,分析出这伤感的结果,又能如何,再说又有那种伤感是能分析出来的?因为伤感没有任何的规律可循,只是一种莫名的心境。
随着最后一道霞光,淹没在泛白的黑里,我起身去沏一杯茶,一种自己喜欢的绿茶,虽没有往常的花茶香甜,但是这种淡淡的清香也会随着开水的烟雾散发到鼻腔,紧接传导给每一个脑细胞,好像自己从一种忧愁中走出。喝茶的目的不是为了解渴,而是一种心境,一种生活的姿态,喝茶的那一刻,除了茶香,一切都不复存在,没有了忧愁,没有了思考,剩下的只有一种平静,这种平静,是不想和世界的一切有染,这一刻只想把自己倒空。
曾经有很多次想弄懂,到底是有了情感才有了忧伤,还是有了忧伤才有了情感,这一路走来总是和这两种东西牵扯不清,从来没有读懂,其实也不想读懂,这样挺好,生活原本就需要一知半解,需要一种模糊的状态,否则忧愁又添,快乐又减。慢慢的,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开始喜欢这种忧伤,也许这种忧伤是一种天生,从来就没有厌烦过,犹如在秋的最中央把我诞生,这并不是父亲与母亲的刻意,而是一种天意,一种缘分。有人说,秋天生就有一种忧愁的气质,这种气质是高贵的。其实我更祈愿这种气质是平民的,是普通的,感叹一声,忧伤的气质又如何能用高贵与平民去分的清楚?是分不清的。
通过黑夜的窗,往城市的更远处望去,天渐渐的黑着,不想去开灯,因为只有在这种黑里,才能把自己带入一种沉思,一种走入心底的思考,我的这边是一片漆黑,窗外的另一边是一片城市的灯光,除了我的目光与思考,不知道这黑与光有没有关系,或者我与另外陌生的人有没有关系,也许他们走进我的视线,进入我们思考,已经产生了关系,有时候这种关系并不比一对青年男女一次性爱关系浅,这种深浅不需要弄懂,因为他们只是影响了一点我们浅薄的意识,就这一点意识,往往却不能忘记,其实不是不需要弄懂,而是我们如何能弄得懂,犹如有的人一直在我们身边,我们却无动于哀,有的人只与我们有一个擦肩而过的眼神,却影响了我们一生,生命的过程往往是无法琢磨的,也是琢磨不透的,一切随其自然便好,何必有太多的苛求。
楼下的理发店,流行音乐随着路灯的亮起,开始响了起来,把我从黑与光之间,清醒过来,一切的黑的还黑着,一切的明还明着,随着时间的走过,这黑与明可能就再也分不清,再也整不明,犹如我如何能把感情与爱情分的清,如何能把青春与岁月分的清。这一路走来,总想把一些东西分的清清楚楚,可是没有一样东西我们能分的清楚,因为没有任何东西与东西是有界限的,所以也不存在越界,只是我们的心有些小而已。
有人说,黑的东西太压抑,亮的东西才有种宽广,其实并不是这样,在我的世界里反而相反,在黑里,才能让自己走进更广阔的世界,一种思考的花园,往往很多的重大发现与思想,都来自于躺在黑夜里的思考,因为在黑里的宽广是无限的,亮里的宽广只限于视觉的长短。所以一个人能走多远,取决于思考的深度与心的广度,黑暗并不是可怕的一种东西,只要我们有一个正确的角度,会突然发现,何处都有新大陆,只是我们的眼光,被我们狭小的心牵绊的太多,所以不能走的太远,只能在无知的门前驻足。
犹如很多的人,害怕忧伤,喜欢快乐,结果一直快乐的人都成了庸人,忧伤的人,都成了作家与哲人,忧伤与孤独才是发现自我的途径,才是让自己的心更宽广的出路。夜的黑,不仅是一种孤独与忧伤,更多的是一种意境,一种让我们走进平静,走进思考的海洋,犹如叔本华所有的思想体系都离不开悲伤,这种悲伤却成了哲学界最耀眼的一道光,不仅成就了尼采,更成就了一批批文人与哲人。
城市的灯光,走进夜的黑,摸了摸水杯,茶已渐凉,走进墙处,开了灯,一切回归了生活,远离了自然!我还是我,一切都不重要,不知道你是否还是你?走进生活,一切的平庸仍在继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