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镇远古镇到凤凰古城

 昵称37018136 2019-08-14


图文  赖亚非

武侠小说里的镇远镖局没有找到,却找到了镇远古镇。

停电到晚上八点,坐在舞阳河边吃晚饭,当来电的那一瞬间,祝圣桥的灯光秀确实让人惊艳!  

2018年8月初,从成都返回之后,按照时间顺序,先后去了贵州黔东南的镇远古镇和湖南西部的凤凰古城。

在制作公众号里的每一篇图文时,我都需要先把每个图片处理一下,做一些如改变大小、调整色阶和曲线等操作。

喏,就是先P一下了。

当然,完了还得搜肠刮肚地把文字给写出来。

纯图片的,好像不写也行吧?

可以的。不过,还是觉得好像少了点啥。

本篇一开始为了题图照片上对齐两行文字,把第二行空的一个字补齐,所以加上了vs两字。

(关注公众号才可以看到题图上P的文字)

此vs非彼VS,书写用了小写,并没有比试或比较的意思。

算了,换成&吧,这样,对这两个地方就显得比较友好了。

既然能把他们两个地方放在一篇文章里,也就是说它们都有相同的地方,这相似之处在于“古”。

古街、古桥、古建筑。

古镇和古城。

从字面上来说,城比镇大,事实上的确如此。

也许是先入为主的缘故,到了镇远古镇,感觉还是蛮不错的,晚上河边特色建筑在灯光的映饰之下,历史的印记也被照了出来。

那就是慢悠悠的节奏,慢悠悠的生活。

舞阳河河畔的青龙洞古建筑群是我感兴趣的地方,经过历代修建,成为现在规模。

整群建筑最大特色在于其集儒、道、佛及绎道建筑文化于一身,临江靠山,依崖傍洞,错落有致,气度非凡。

建筑物与悬崖、古木、藤萝、岩石融为一体,既有临江远眺的吊脚楼,也有恬静幽邃的寺院禅台,还有曾经朗朗书声的学子书院,更有锣鼓喧天的戏台,集天下山水楼阁荟萃为一方,是江南内陆建筑与西南少数民族山地建筑文化相结合的绝妙典范。

这个古建筑群让我晚上拍过后,白天接着又拍。

网红嘛,拍吧,拍多少都不算多。 

从镇远到凤凰,用时将近4个小时,209公里。

  黔东南到湘西,贵州到湖南,古镇到古城。

     中午出发,到达后稍事休息,漫步沱江边。

下午还是蓝天白云,傍晚的凤凰古城却下起了小雨。小雨越下越紧,不得不返回取伞。

这一来一回又是两公里。

这次出行,好像把过去两年欠的步数都走了回来。每天平均都要走上上万步,最多的一天走了两万一千多步。

一步迈出平均70厘米,一天大约走行十五公里!OMG!怪不得那天那么累了。

噢!那天,好像就在昨天吧。

撑开雨伞后投身夜雨夜之中,好在这淅淅沥沥的夜雨没有浇灭游人的兴致。

夜游古城,根本就不会不尽兴。

只会把腿走累。

把脚走疼。

凤凰古城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历经300多年,古貌犹存。

蜿蜒穿古城而过的沱江是古城凤凰的母亲河,她和四川的沱江并不是一条江,在古城这边、沱江的两岸有许多超过百年历史的木结构民居--土家吊脚楼。

顺水而下,穿过虹桥便是万寿宫、万名塔等著名建筑。

沱江的南岸是古城墙,用紫红沙石砌成。城墙有东、北两座城楼,也叫城门,东门和北门古城楼看上去依然是古色古香。

沱江的江水呈半清澈状态,水流悠而缓,有些地方还可以看到柔波里些许招摇飘渺的水草。

沿沱江边而建的吊脚楼群在东门虹桥和北门跳岩附近,细脚伶仃的插在流淌的沱江里,看似一幅幅韵味十足的山水画,其实拍下来就更像了。

次日一早,继续游览昨晚未曾到达的区域,沿着雪桥,虹桥,风桥,把江边古民居看在眼里,拍进手机和相机里。

凤凰古城以回龙阁古街为中轴,连接无数的石板小巷,沟通全城。回龙阁古街是一条纵向随势成线、横向交错铺砌的青石板路,自古以来便是热闹的集市。曲曲弯弯的小街道,一条又一条,纵横交错,长短不一,没有一条是直的,不加修饰,自然而有趣。

一上午游览后的感觉,凤凰古城显得更“古”一些,更值得深入进去,慢慢去体会、慢慢去品味才会更有意思。

这是传说中的醇厚吧?

好似喝酒上头慢,有后劲。

有了镇远给垫着,凤凰这口小酒不会喝了马上就上头。

如果有机会,还想再去凤凰古城转转。

********分 界 线********

以下是凤凰古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