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配享太庙:古代大臣去世后的最高荣誉,享受什么待遇,又有何标准

 当时的事实是 2019-08-15

许多朋友喜欢看古代著名文臣武将的传记故事。当这些古代牛人们的人生走到尽头时,皇帝们或许会给他们这样一项特殊荣誉——“配享太庙”。https://www.

太庙,是古代帝王祭祀祖先的宗庙。“配享之典,国家所以报功而劝忠也。”(《五礼通考·功臣配享》)

帝王们通过这种方式,用以表彰有功于国的忠臣烈士。

历史上那些让人耳熟能详的名臣,如房玄龄、魏征、赵普、王安石、徐达、常遇春等等,皆在去世后获得了这项殊荣。

那么,“配享太庙”究竟是享受什么待遇,又需要达到什么标准呢?

“配享制度”,历朝历代其实都大同小异,下面,我们拿“配享”人数较多、大臣知名度较高的唐太宗朝举例,来谈谈当时的配享。

一、唐太宗朝入太庙的功臣都有谁?

唐太宗贞观十七年,李世民为纪念曾经追随自己打天下的文武功臣,曾命令大画家阎立本,在凌烟阁上为自己钦定的二十四位功臣画像,并由书法家褚遂良在上面题字,以供皇帝时常前往怀旧凭吊。

当时,这24位功臣中有不少已经去世,在世的也均老迈。6年以后的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也就是唐太宗去世这一年,在他们中间,出现了第一批可以享受配享太庙待遇的人,他们是太尉梁文昭公房玄龄、赠司徒申文献公高士廉和赠尚书左仆射蒋忠公屈突通。

到了唐中宗神龙三年(公元707年),整整50多年过去以后,赠太尉郑文贞公魏征又被列入唐太宗庙的配享名单。又过去了40年,天宝六年(公元747年),太尉赵国公长孙无忌、赠司徒卫景武公李靖、司空莱成公杜如晦也同时加入配享行列。

这样,在唐太宗朝的大臣中,一共有7位功臣进入到了配享序列,他们也都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当然,配享太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永久待遇。大臣的子孙贪赃枉法,谋逆作乱,那么该大臣也要被牵连。比如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爱,曾经伙同高阳公主作乱,结果连累老房也被唐高宗停了配享待遇。

从这7人配享的时间我们也可看出,他们不仅不是同一时间加入的,其时间跨度还有点长,从第一批(公元649年),一直到最后一批(公元747年),中间整整横跨了一百年。所以,他们其实是由不同的皇帝追加上去的。

不过,不管何时配享太庙,他们都是以“臣配君”的形式出现在太庙之中。比如长孙无忌,虽然是唐太宗、唐高宗两朝老臣,但其绝大部分时间追随唐太宗,所以配享的是太宗庙,而不是高宗庙。

二、为什么是这7个人配享?

列完了这个配享名单,我们再来讨论一下,为何是他们?从他们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唐代配享功臣的选择标准。

第一,唐太宗朝的配享功臣是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选拔的,可谓是功臣中的领军人物,文臣武将中最顶尖的佼佼者。

第二,在这7人中,除了魏征以外,其余6人都是唐太宗在秦王府时期的亲密心腹,陪伴他出生入死。与君王有特殊关系,这也是必备要素之一。

第三,这7个人能够脱颖而出,还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

1、最早的3个人

最初列入唐太宗庙的,是房玄龄、高士廉、屈突通三人。

其中,房玄龄是唐太宗最为倚重的智囊之一。在李唐建国的多次战争中,他都陪在李世民身边出谋划策。在“玄武门之变”时,房玄龄也是主要谋主之一。李世民继位后,房玄龄被比作是大唐的萧何,为相近20年。

高士廉是长孙无忌和长孙皇后的舅舅,他不光是皇亲国戚,而且对李世民忠心耿耿。在李世民最为艰险的时刻,高士廉从监狱中释放了囚犯,授以武器装备,组成了一支“亡命徒”敢死队,前往玄武门与太子府的卫士血战。

屈突通早先是隋朝名将,降唐以后,他追随李世民平定王世充,论功第一。玄武门之变中,屈突通追随李世民诛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而后,李世民担心洛阳发生叛乱,派屈突通前往镇守洛阳,可见对其器重和信任程度。

除了功绩之外,这三人能够最早配享太庙,其实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原因,那就是他们分别代表了背后的三类人:

(1)房氏是士族大姓,房玄龄的母亲李氏出自陇西李氏姑臧房,与李世民祖上是一家;

(2)高士廉是皇亲国戚的代表,高氏亦为士族大姓;

(3)屈突通的父亲是北周旧臣,屈突通本人出身隋朝名将,又是降唐将领的代表人物,在军中极有威望、“德艺双馨”。

当然,还有一个现实原因是,贞观二十三年,此三人均已经去世。

2、后续增补的4人

如果要单纯比较功劳,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肯定不是以上三个人功劳最大,李世民的大舅哥长孙无忌,一直被认为是功居第一,而且二人关系最为亲密。

但是,唐高宗时,长孙无忌因为反对皇帝立武则天为后,后来被削职贬到了黔州,自缢而死。所以,在唐高宗和武则天在位的漫长时间里,他不可能配享太庙,到了唐玄宗的后期,才被增补进去。

在历史上,提到房玄龄,就不能不提他的搭档杜如晦,史上有“房谋杜断”之称。杜如晦也是李世民夺取政权、开创盛世的主要帮手,深受其信任和重用。而且,杜如晦跟房玄龄一样,也是先于李世民去世。

但是,贞观十七年,杜如晦的次子杜荷,因卷入到了太子李承乾谋反案而被杀,长子杜构也被流放岭南。受此牵连,杜如晦也未能于“第一批”配享太庙,直到天宝年间,氛围相对宽松,才得以增补进去。

唐太宗与魏征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资治通鉴》)这是魏征去世时,唐太宗留下的悲恸之语。

不过,魏征死后不久,唐太宗却发现了他的小秘密:魏征不光善于向唐太宗提建议,还善于在家里保存这些建议,这让唐太宗觉得很不爽,觉得他有沽名钓誉之嫌;魏征向李世民推荐的几个人,最终也都和太子李承乾谋反事件。

因此,唐太宗怒砸了魏征的墓碑,还叫停了与魏家的婚约。后来,李世民还是念起魏征旧日的功绩,重修了他的坟墓。但配享太庙的资格,直到唐中宗时才给。

另外一位配享太庙的李靖,才兼文武,出将入相,为唐朝立下了赫赫战功,非一般秦王府将领可比,李世民赞他:“靖、李勣二人,古之韩、白、卫、霍岂能及也!”(《贞观政要》),而李靖没有在第一批入选,则可能与他和屈突通在“角色定位”上重复有关,也和太宗朝配享功臣更倾向于文臣有关(7位配享功臣,只有2位武将)。

与太宗朝相似,其他历朝历代配享太庙者,也皆属于对王朝做出过特殊贡献又足以服众者,并且与皇帝有特殊关系。

三、唐代如何祭祀配享功臣?

死后能够配享太庙,是古代大臣的最大殊荣,也是对其生前功勋的最大肯定。因此,在祭祀的时间和方式上,历朝历代也有严格规定。

1、祭祀时间

古代皇家祭祀礼节纷繁复杂,非只言片语就能解释清楚。其中,最主要的两种是祫祭和禘祭。

“国君嗣位,三年丧毕,祫于太祖。明年禘于群庙。自尔以后,五年再殷,一祫一禘。”(《礼记注疏·卷十二》)

祫祭,就是集合远近祖先神主于太庙进行大合祭,每三年举行一次。禘祭则是每五年一次的大祭,高祖以上的神主祭于太庙,高祖以下分祭于本庙。

在唐太宗时期,规定“功臣祫享之日,配享于庙庭。禘及时飨,则皆不预。”(《贞观礼》)

也就是说,祫祭时,功臣配享于太庙,而禘祭和四时祭祀时则不配享。

到了唐玄宗开元时期,规定祫祭和禘祭这两种祭祀都需要功臣配享。(《开元礼》: “至开元初,复令禘之日亦皆配飨,非旧典也。”)

看不懂祫祭、禘祭这些复杂难懂的概念也没关系,我们简化为一句话:

比起唐太宗,唐玄宗增加了对配享功臣的祭祀频率,既有三年一祭,也有五年一祭。

2、祭祀方式

配享太庙的功臣,“各位于其庙室太阶之东,少南西向,以北为上”(《新唐书》),被祭祀的功臣都位于所配享的庙的东面,向西而立,按照尊卑次序,由北向南排列。

按照《大唐开元礼》的记载,举行祭祀仪式时,“诸座各设版于座首(其版文各具题官爵、姓名)。”配享功臣的官爵、姓名都被写在他们面前的“版”上。

“每座各设壶樽二于左,北向,元酒在西,加勺幂,置爵于樽下。”在功臣们的座下,各设两个盛酒器,配以祭祀专用的“元酒”和饮酒用的“爵”。

“堂上设馔讫,太官令帅进馔者出,奉馔入,祝迎引于座左,各设于座前”,“馔”为陈设食物,这里意为铺设食物类的贡品。

“亚献将毕,赞引引献官诣罍洗,盥手洗爵,诣酒樽所。”

古代祭祀时献酒三次,称为初献爵﹑亚献爵﹑终献爵,这里指第二次献酒完毕,用器皿“罍洗”洗手、洗爵。

“执樽者举幂,献官酌酒,诸助奠者皆酌酒讫,赞引引献官进诣首座前东面奠爵,赞引引还本位,于献官进奠,诸助奠者各进奠于座,还樽所执樽者举幂,还樽所。”

“献官”是掌祭祀献爵之礼的官员,“赞引”指祭祀活动的引导者,而助奠者则是祭祀活动的助手,由他们共同完成接下来的祭奠活动。

“于堂上彻豆,祝进首座前彻豆,还樽所于堂上彻豆,祝进首座前彻豆,还樽所。”

这里的“豆”指的是一种木制的祭器,“彻”通“撤”,意为撤走。撤走祭器,也标志着祭祀活动最终完成。

结语:配享太庙,是古代褒奖功臣的一种制度,历朝历代均沿袭下来。除了感念这些劳苦功高的功臣以外,这项活动更多的是为了达成这样一些现实目标:比如,引导官员、民众忠君爱国,向功臣们学习;再比如,唐代配享功臣,文臣多于武将,这也是一种价值导向,意在引导民众多习文而不学武。毕竟,文臣本事再大,相对武将来说还是安全的。

参考文献:《五礼通考》、《礼记注疏》、《贞观礼》、《开元礼》《新唐书》、《大唐开元礼》、《贞观政要》、《资治通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