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识别和恢复褶皱的地质方法和依据

 山海天明书馆 2019-08-15

勘探队员之歌 来自矿产勘查与评价 01:34

这些方法在野外工作中应尽可能地综合考虑,单凭一个方面的考察往往是不够的。

诱生层理一般较易识别,不过有时也可和其他成因的裂面如节理面、劈理面等相混,或被后者所淹没,宜注意分辨。层面和这些裂面的主要区别,有如下几点:

自生层理,因为没有层面,所以对它的识别完全是根据岩层里面的岩性变化和结构特点等方面来进行的。

认识自生层理是十分有意义的!!!!!

例如在一些块状或厚层状的砂岩或砾岩中,有时于一处露头里找不到一个层面。在这种情况下,自生层理就称为确定岩层产状及恢复褶皱的唯一根据。不仅如此,当有层面可见的岩层中,如果层面与其他裂隙难于区别时,自生层理就可用作帮助判定层面的有力依据,因为它们必定同靠近的层面平行的。其中又以分选层理比结构层理更为有效,因为结构层理在古老地层中,或年代虽新但已遭受过强烈褶皱、挤压的地层中,其砾石、矿物等多已受过转动或变形,排列方位和结构不一定保持原有状况。

在野外工作中,有时遇到强烈褶皱的地层,里面霹雳特别发育,呈区域性,以致诱生层理几乎全被淹没,连结构层理也被改造扰乱。这时,寻找分选层理,以及不同岩层的沉积物成分、颜色等的变化,是识别层理的有效方法。图1所示雪峰山北段的一个例子,可以很好的说明。该处震旦系下部沧水铺组,为一种磨拉式建造,主要由紫红色砾岩夹砂岩、泥岩所组成。其年代已老,经历过多次强烈地壳运动,呈紧闭型褶皱。由于区域性劈理十分发育,褶皱形态很难恢复。这些区域性劈理在大范围内大体上一致地以20°-30°角倾向北北西,它们把全部岩层的层面掩盖起来,以致不易察别,并且砾岩中的砾石方位又经受过转动或变形,大部分与劈理平行。因此,野外观察初期,每把劈理误作层理。后来,找到了该处砾岩中的一个泥质夹层,虽然厚仅20厘米,与砾岩的分界又不十分明显,但因其岩性易于识别,而且其中劈理发育特点不同,细而密集,倾角变陡。根据这一夹层与两侧砾岩分界面的产状,才确定了层理的产状。它实际上比劈理的倾角大,证明该处一大片砾岩层实系一个轴向北东东的倒转背斜的南翼的所在。

      图1 以夹层确定层理

雪峰山北段百羊庄西南沧水铺组(Zc)中的板岩夹层,指示该处地层的层理及其产状,以及在褶皱中的构造部位

1—紫红砾岩及其中的劈理,劈理产状330°∠20°

2—板岩及其中的劈理,板岩产状350°∠70°,劈理产状330°∠40°

有时,被劈理淹没了的层理,由于褶皱或挤压作用继续进行,发生层间滑动,至今已成的劈理在层面部位受到拖引而发生小的弯曲。这些弯曲的转折点往往因此沿着各个层面的走向形成一列平行的小脊,如图2,沿层面的倾向形成一列平行的迹线。这样,虽然看不到层面,但这些小脊和迹线的方位和倾角,也可用作识别层理并确定岩层的产状的参考依据之一。

 图2 由褶皱或挤压形成的小脊和其迹线指示层理的存在

雪峰山北段林家湾之南,沧水铺组(Zc)中的劈理,图的上部为层面,示

劈理的弯曲转折处所成的小脊,图的下部为剖面,示各个劈理弯曲转折点所成的迹线,牵头示后期层间滑动方向,向西看。

参考资料:陈国达 成矿构造研究法

矿矿微信:geologysoldier

(矿山地质数据库建立、资源储量估算、三维建模软件培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