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儿泄泻影响生长发育!儿科专家石效平有妙招

 兴湖说健康 2019-08-15

小儿泄泻,是指以小儿大便次数增多,便质溏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临床特征的病证。若治疗不当,养护不周,易使病程延长逐步演变为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导致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

治疗久泻重视温运脾阳

久泻患儿之所以脾湿不化,不仅脾气亏虚,往往脾阳也不足,脾为湿困不能运化,因湿为阴邪,非温不化,所以温运脾阳、注重运脾较之单纯健脾益气治疗久泻常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小儿脾阳亏虚的形成,可由于先天禀赋,也可因后天饮冷伤阳,并由此造成脾失温煦、水湿不化,致泄泻难止。

辨证重视审虚实、别脏腑

小儿慢性泄泻迁延不愈多为里证、虚证,以脾阳亏虚为主,亦常有脾气不足、脾阴受耗,甚至加重至脾肾阳气两虚,以及肺气亏虚者。此外,又往往兼夹湿浊不化、食积不消、中焦气滞、胃气上逆等实证,或者脾虚肝亢之虚实夹杂证候。因此,临床辨证需分辨虚证、实证、虚实夹杂证,以及辨其病位在脾、胃、肠,或肝肾等。

泰和国医儿科专家石效平治泄八法

1、温振脾阳

用于脾胃虚寒证。脾喜温恶寒,蒸腾鼓动无力,症见大便溏泻,胃常隐痛,空腹痛重,肠鸣辘辘,喜温喜按,口淡不渴,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缓。脾为太阴湿土,得阳方运,故对于久泻患儿运用温振脾阳之法可暖脾温脏振奋中阳。

2、燥湿运脾

用于脾为湿困证。小儿或因外感时令,或因内伤于生冷瓜果,脾弱失运,水湿不化,湿自内生。脾性喜燥而恶湿,湿性腻滞,蕴阻中焦则脾气受困,症见胸闷纳呆、泛恶呕吐、脘痞腹胀、口腻不渴、大便泄泻、舌苔厚腻等。

3、温补肾阳

用于脾肾阳虚证。小儿脏腑娇嫩,腹泻迁延不愈,极易伤脾肾,引起腹泻更难止。肾阳虚则命门火衰、阳气不足,久泻则阳气下陷。脾肾阳虚泄泻患儿大多病程较长,症见久泻不止,便质清稀,完谷不化,或见脱肛,形寒肢冷,精神萎靡,舌淡苔白,脉细弱。

脾肾阳虚泄泻,温中必兼温下,先后天并举。阳气相生互用,脾阳须得肾阳涵蒸,始得旋运,肾阳必赖脾阳充养。

4、理气运脾

用于中焦气滞证。脾主健运,因食积或受寒,气机运行不利,则脾气郁遏,症见纳呆,脘腹作胀,叩之如鼓,疼痛症状重,腹痛泻后痛减。脾喜舒而恶郁,治宜理气运脾。

5、消食运脾

用于饮食积滞证。小儿饮食不节,或喂养不当,以致食滞伤脾,阻滞肠胃以至传化失司。症见不思乳食,腹痛肠鸣,嗳气酸馊,泄下臭如败卵,常夹杂奶瓣或食物残渣,泻后痛减,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脾性喜运恶滞,乳食停滞于胃脘,阻碍脾气,失其运达之能,除乳食积滞,方可舒展脾气。

6、补脾益气

用于脾气虚弱证。小儿脾常不足,脾主运化升清,若脾气虚弱,清气不升,化生内湿,清气在下,则生飧泻。症见食少纳呆,形体消瘦,食后腹胀倦怠乏力,大便溏泻完谷不化,舌淡胖边有齿印、苔薄白,脉弱,指纹淡等。

应当给予补脾益气调之,因脾气已弱,运化无力,不可纯补阻碍气机,故虽取补脾益气之大功,亦配行气运脾开胃之品,方可增强。

7、益胃养阴

用于脾胃阴虚证。因小儿形气未充,脾胃不健,若泄泻日久,脾阴不足,兼夹热邪所致泄泻,若不及时纠正易发展为气阴两伤或阴竭阳脱证。临床可见大便次数增多,便溏而无黏液,泻后不爽,舌质干、苔黄而不腻或薄,指纹淡紫或淡白,脉细数。

患儿有脾阴虚征象,当补运兼施,及时护阴对于小儿泄泻的预后极其重要,留一分津液便得一分生机。

8、抑木补土

用于肝旺乘脾证。小儿性情清灵活泼,因情志发病的较为少见,但小儿如阳初升,肝气有余乃为常见,肝旺则乘脾。或紧张之时,易发生腹痛泄泻;或脾虚而致肝木乘土,出现清阳被遏,水谷不化,临床表现为大便溏泻,胸胁胀闷,嗳气食少,甚者腹中攻窜作痛,矢气频作,舌淡红,脉细弦。

治疗宜柔肝之体、泄肝之用以和中土,治亦扶土抑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