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检测及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9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3分) A.分歧(qí) 瘫痪(tān) 熬夜(áo) 沉寂(jì) B.粼粼(lín) 诀别(jué) 姊妹(zí) 荫蔽(yīn) C.一霎时(chà) 匿笑(nì) 沐浴(mù) 脸颊(xiá) D.捶打(chuí) 菡萏(hàn dàn) 徘徊(huí) 絮叨(xù) 2.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4分) (1)儿子虽然很胖,毕竞幼小,自然也很轻。(竞—竟) (2)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漂落。(漂—飘) (3)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酒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酒酒—洒洒) (4)那棵树的荫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投我的小小的影子在你的书页上。(荫—阴)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A.你的数学基础好,参加数学竞赛,我喜欢物理,参加物理竞赛,咱们各得其所。 B.冬去春来,夏隐秋至,一年四季,周而复始,变化无常。 C.儿子参军才半年,家中就接到了立功喜报,令父母喜出望外。 D.每当我看电视的时候妈妈就会坐在我身旁,让我少看点电视,多看看书,絮絮叨叨个没完。 4.(2017,荆州)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D )(3分) A.书籍是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 B.诗书传家是流淌在中华民族血液里的文化基因。 C.阅读是穿越时空的隧道,我们通过它与古人对话,与未来交流。 D.如果全民都沉浸在书籍的海洋中,整个民族的性格就会得到润物无声。 5.下面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3分) A.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B.妈妈不服气,说她这是休息,她不能“守桌待诗”。 C.“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说。 D.是亲情给了我们站起来的勇气,是亲情把我们送进了校园,是亲情让我们在成功时更快乐……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D )(3分) A.《散步》描写了一家三代人散步时,出现了矛盾,终归于和谐的平常小事。这个故事,是对中华传统美德中“孝敬”“慈爱”观念的形象诠释。 B.《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怀念已故母亲的一篇散文。 C.《金色花》与《荷叶·母亲》都是以表达对母亲的爱恋为主题的现代诗歌,前者借助金色花的形象来抒发母亲和孩子之间真挚的爱;后者以花映人,抒发女儿对慈母的依恋和感激之情,唱出了对慈母的爱的赞歌。 D.《世说新语》的作者余嘉锡是南朝宋彭城人。 7.走近名著。(3分) 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以上文字出自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文段中的“她”是阿长(人物)。 8.综合性学习。(7分) 你班正在举行“我爱我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一个开场白。(3分) 示例:同学们,从我们呱呱坠地的那天起,就有两位天使一直守护着我们,跌倒时,他们把我们扶起;受伤时,他们抚平我们的伤口;高兴时,他们分享我们的快乐……他们为我们营造了一个温暖的家,让我们齐声说:“我爱我家。” (2)在进行成语接龙活动时,同学们纷纷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自己的家庭,你也选用了一个成语来概括:天伦之乐。(1分) (3)下面的情景,在很多“家”中极为常见。请你阅读下图,写出你的感悟。(3分) 示例:不能对子女包办过多,自己能做的事一定要让他们自己做,以培养子女的独立生活能力。 二、阅读理解(41分) (一)(15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与友期行(约定) (2)去后乃至(才) (3)相委而去(离开) (4)下车引之(拉,牵拉)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正午时您没有来,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友人感到惭愧,便下车拉元方,元方却头也不回就进了门。 11.当友人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时,元方是如何对答反驳的?(2分)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
来自: 昵称32901809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