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庆的城市规划怎么样?

 上海海文 2019-08-15

要考察重庆的城市规划,需要看一看重庆的城市规划演变过程

从清末的《增广重庆地與全图》开始,我们可以看到重庆城市规划大致分为几个阶段,一步一步的推动成为今天的重庆城,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还是功不可没的。



1、抗战时期的《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

计划草案的布局,以渝中半岛—沙坪坝—九龙半岛为主,加上嘉陵江江北、长江南岸的沿江区域。

2、1960年代《渝中区公社规划》

名字有点奇怪,找到的图精度很低,范围仅限于渝中区。

3、1980年代的城市总规

1983年,重庆被批准为计划单列市,城市发展重新迎来契机。

在《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的基础上,规划用地向大渡口、李家沱等部分区域有了扩展。



4、1990年代的总规

1997年,重庆成为直辖市,城市发展再度迎来重大利好契机。这一版总体规划,在城市格局、用地规模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和扩展。



这版规划总体奠定了今天重庆城市发展的基本格局。城市用地向北、向南大幅度推进,交通系统则规划了内环路、外环路,考虑了5条轨道线。

5、2000年代的城市总规

2007年,重庆直辖十周年之际,国务院批准了新一轮重庆总规——《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

重庆城市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定位为“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

重庆城市规模也有了较大拓展。规划到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控制在635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520平方公里以内。城市在空间上较大规模地拓展到了东西两个槽谷地带,东面有了茶园新城,西面有了大学城。

2011年,这一版规划又进行了修订,在规模和布局上都有一定的优化。规划到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控制在700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561平方公里以内。

一城多片、多中心组团式的城市空间拉开形成,跨江桥梁、穿山隧道把整个城市自东向西、从南到北串联起来,重庆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超大城市的框架,具备了在国家战略中的节点作用。

总之,城市规划作为反映政府和市民发展意愿的一个手段,对于推动城市有序发展、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等方面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用。

不可否认,重庆的城市规划肯定存在不足,也有不太适应发展需求的地方,计划始终赶不上变化嘛。就不再赘述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