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8:回故乡之大朝阳

 老苞米的书屋 2019-08-15

 “大朝阳”的入口。路况极好,皆是青石方砖铺就,宽阔平坦。
    那天一大早,从旅馆出来就与弟弟找到公交站点,乘车去医巫闾山。
    因为不熟悉地理环境,结果误入了“大朝阳”。
    这条公交线路有两个站点,把我们弄糊涂了,一个是“闾山”,另一个是“闾山”的下一站——终点站“公园”。
    于是,我们在终点下车,误打误撞地来到了大朝阳。
    大朝阳应该是区别于医巫闾山风景区的叫法,它的全称是闾山国家森林公园。
    有意思的是,直至我们买了门票游了几个小时,虽然数次质疑这里究竟是不是我们想去的医巫闾山风景区,最终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其实是进错了门。

    这是上山途中见到的第一座建筑,三清观下院。
    这座三清观始建于清乾隆七年,看来原建筑早已不存在了,眼前的建筑要多新有多新,丝毫没有年代感。
    我们来时,这里的大门没开,我只是在墙外转了一圈儿,拍了几张照片。

    这时也就是上午九点多,景区内没有几个人。十月初的北镇,气温还是很高的,我和弟弟在钟楼侧门的那个台阶上凉快了一会儿。

   过了一会儿,三清观的大门开了。也陆陆续续地来了一些游人。
    我们进去看了一圈儿,在主殿看了道教的三官大帝(即天官、地官和水官),还看了青龙、白虎,还有什么慈航道人、关帝圣君这些转身即忘的神仙。然后就匆匆离开了。

     三清观下院内的鼓楼。它的左边还有一模一样的钟楼。
    感觉这里的建筑搭建得很匆忙,丝毫没有年代感,所以我看得也匆忙,连拍照的兴趣也减少了许多。

    途中遇到这样一个景点——摩崖石刻群,就是“大朝阳”等几处没有出处的石刻书法,以及几幅图画。     不难看出,这个所谓的群,没有年代感,图画很一般,说好听些是稚嫩。

    在这个石刻群的旁边,有文字介绍——据传为张果老等八仙所作,该石刻碑分为四幅:仙鹤献寿、神鹿下凡、渔翁垂钓和夕牛望月。整组石刻雕功()精美、线条流畅,寓祈求吉祥、祝福之意。
    觉得这文字比图画更不靠谱——居然是八仙的涂鸦之作。

   景区内高悬的缆车,貌似已经停用。
    来医巫闾山,主要是看山。据我所知,好看的山主要是三处:一是医巫闾山风景区,一是青岩寺风景区,然后就是这个大朝阳风景区。相比前二者有千年历史的景观,大朝阳开辟成为景区的时间仅有二十几年。
喜欢人文景观的人自然会选择医巫闾山风景区和青岩寺,
    喜欢自然风光的应该选择到大朝阳来,看山,看树。

  还是说一下“大朝阳”吧。
    闾山国家森林公园景区建成于1993年,位于闾山东侧中部,北镇市西郊,景区面积为479公顷,森林覆盖率为
90%。公园内有成片的天然油松林近三百多公顷,观赏树木达二百余种。
    这是网络百科的有关词条的文字。

    大朝阳景区林密、树多、峰奇、石怪、水秀、泉清,春夏秋冬景色各异。
    这里还有漫山遍野的天然油松,号称“闾山林海”。
    至于山石奇观,更是名目繁多:林海风帆、白象观海、双线天、月牙洞、天上天、骆驼峰等等。

   大朝阳景区三清观的中院。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作为医巫闾山的一部分,大朝阳自然也与神仙有联系。
    一个是道教老祖陈抟,另一个是在民间广泛流传的武当派创始人张三丰。
    这二位都是半人半神的道教名人,都曾在大朝阳修行。

   这个镌刻在石崖上的“福寿”二字,相传为陈抟所书。
    陈抟,生于唐咸通十二年,字图南,号扶摇子,赐号希夷先生,北宋著名的道教学者、养生家。民间称其为“陈抟老祖”。
    希夷先生,希指视而不见,夷指听而不闻。
    陈抟的这两个字,又叫“字中字”,即字中有字,我看了又看,也没看出其中奥妙。

   关于陈抟,民间有许多传说。我最感兴趣的就是他修炼的“睡功”,因为既环保,又节能。
    据说,有一天,有个樵夫在山凹里见到一具尸骸,上积一寸厚的尘埃。樵夫仔细打量,认得是在华山修炼的陈抟,便道:好个陈抟先生,不知如何死在这里?这时陈抟睁开双眼,起身坐起:正睡得快活,何人搅醒我来?
    又据说,陈抟老祖的一睡可长达百余天。

    这个三清观的中院,是个不错的去处,它坐落在半山腰上,殿前有一块不大不小的庭院,平坦宽敞,院内植有花草,清净且干净。

    镶嵌在石壁上的山神庙,高不足三尺,似微型景观。估计是庙里的面积狭窄,山神爷爷和山神奶奶只好在户外办公。

    三清殿的右侧,有一方形水池,周边砌有栏杆。石壁上镌刻“圣水”二字。
    水池面积不大,目测也就十几平方米的样子。
    我在此拍照时,一道士好意提醒,说这个水池的水很深,当心相机掉入水池。

   水池右上方,石壁上有一裂缝,东海龙王端坐在其中。
    龙王塑像高不足两尺,样子依然很萌,像是与你捉迷藏,躲在小树的枝叶中。

   水池上方还有“东海龙泉”的字样。

   三清观道士的背影。
    就是那位提醒我拿好相机的那一位。

   道士回到福寿堂,估计那里是他的办公地点。

   上面照片的局部放大。
    我曾经有个疑问,这些大朝阳的道士居住在山上,如果十天半月不下一次山,一日三餐的问题怎么解决?
    大朝阳的山很高,往返一次很辛苦,估计他们不可能像城里上班的人,天天朝九晚五地上山下山。
    后来在途中看到一辆载物的驴车,立刻明白了,原来是山下有人给山上的人定期送“给养”。

   大朝阳景区最让人满意的就是路况非常好,除了为数不多的阶梯,基本全是这样青石砖铺成的盘山路。不像青岩寺那般崎岖的山路,走起来小心翼翼且劳累不堪。

走走歇歇,终于来到了三清观的上院。
    三清观上院始建于明代,主殿为玉皇阁,供奉着玉皇大帝。

    进玉皇阁看了看,拍了张照片。这几天,木雕泥塑看得太多了,没有新鲜感了。
    这大概就是审美疲劳吧,况且许多塑像还谈不上美。

    三清观的院内,有一块石碑,上书“北武当”三字。碑是新的,张奇是何人,不详,猜测应该是当地武术界有些地位的人。

    说起“北武当”,算是大朝阳的一个亮点。我这人算是孤陋寡闻,武当倒是有所耳闻,但是“北武当”是第一次听说。北也好,南也好,都与一个张三丰的人有关。这些年,由于影视剧和金庸先生的《倚天屠龙记》的广泛传播,很多人都知道这个武当派的创始人。
    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张三丰其实是东北人。明史记载,张三丰生于辽东懿州望平县,就是今天的辽宁黑山县。另有一说,说张三丰生于福建省邵武市和平古镇。据图片上右边石碑上的碑文介绍,陈抟老祖曾三次来到闾山,三度张三丰使其终成大道,成名武当,位极至尊。

   石刻武当圣地。张奇题字。
    相传张三丰就是在大朝阳的三清观修道十年,练就了“洗髓功”。

     三清观上院的位置基本接近大朝阳景区的最高位置,站在此次,举目四望,景致极好,令人心旷神怡。

    这样的景致随处可见。

    骆驼峰。这是大朝阳著名景观之一,这处山峰真的酷似一只单峰骆驼。微微昂首,缓缓行进在闾山的山脊之上。

   绕过略显崎岖的一段山路,我们终于来到了最值得一看的景观。
    这儿就是大朝阳最著名的景点——天险十八蹬。十八蹬除了那在峭壁上凿出的十八级阶梯,还有两的山洞:吕祖洞和藏经洞。

    藏经洞。
    洞内供奉的神仙,应该是张三丰。

   藏经洞内有一小洞,这就是藏经的地方。小洞很奇特,大洞套小洞,一洞连一洞。洞口很小,二尺左右见方,仅供一人爬行进入。

   站在号称“天险十八蹬”下,仰望接近90°角的峭壁上凿出的阶梯,不寒而栗。而我们的身后,就杂木丛生的深渊。
    我对弟弟打趣,说你的身手挺灵敏的,爬爬试试?
    弟弟斜了我一眼说:你要是想害我,明说就是了!
    他如此说,绝非夸张。这阶梯凿得很浅,立足之处极窄,容不下一只脚,除非是职业攀岩运动员。
    据说,张三丰曾经在此练功,作为武当派的创始人,自然是功夫了得,他可以担水飞入吕祖洞。

   吕祖洞,相传为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开凿,作为修炼之地。此洞宽4米,深3米,顶高2.5米,洞内供奉着吕洞宾的塑像。

   过了三清观的上院,还有景致可看。远处的那座塔,便是下一个目标。
    继续攀爬,是一片堪称林海的大片松林。道路并不难走,是一条比较松软的林间小径,坡度也不大,只是体力耗尽,迈一步都很吃力。已经有人承受不了,中途而返。
    途中一行人,一边走一边讲段子,几个人笑成一团。他们说的是一个冷笑话,关于为什么生二胎的故事。大意是:不管怎么艰难,一定要生二胎,因为当你老了,到了快死的时候,怕一个孩子拿不定主意。如果两个孩子就不一样了。他们可以商量啊,老大说,把氧气管拔了吧。老二说,好。

   其实大朝阳最牛的,是它的空气。
    据报道,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清新空气的负氧离子标准浓度为每立方厘米1000-1500个,即只有高出这个标准才算清新空气。经有关部门的专家监测,大朝阳景区内的13个监测点,平均数值超过这一数值的40倍,达到了最高的六级标准。堪称“中国好空气”。
    如此说,我这次大朝阳之行,呼吸了几个小时的“中国好空气”,洗了一次肺。

   给一路辛苦陪伴我的弟弟拍了一张照片。
    弟弟扶栏作眺望状,心情不错。
    图片上的那座塔,其功能是一座森林防护的瞭望塔。去了那座塔前,塔的入口处有铁将军把门,禁止进入。

   这样奇特的山石,在大朝阳随处可见。

   俯瞰我的故乡北镇,这座千年古城,已经颇有几分现代都市的模样。
    回到北镇下榻的旅店,我仔细想了一下,终于认定,我们确实进错了门,这个大朝阳根本不是我们最初要去的医巫闾山。于是决定,次日一早便去医巫闾山风景区,至于疲劳,只好忽略不计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