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练字一直不长进,从古代传承下来的宝贵的东西,被我们遗忘了

 昵称36905110 2019-08-15

为何练字一直不长进,从古代传承下来的宝贵的东西,被我们遗忘了。

练字一直不长进,肯定是有原因的,只不过对于练字者自己而言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

而且,往往被忽视的,往往就是最珍贵的东西。

这句话的另一个含义就是,练字是可以速成的,不要以为练字时间长,就进步快,其实不然。

很多人练了很多年,可是写出的字一直不长进,看起来还是呆板、不精神,或者说不传神,没有艺术性。

这里就说一说“行书、行草”字体,因为这种字体,能快写,显得潇洒流畅,而被很多朋友青睐。

再说,楷书太过于板正,不下功夫是达不到一定的水准,相比之下,行书行草字体,练字的时候就感觉到异常的轻松,而且倍感有兴趣,说得通俗一点,就是练得带劲、好玩。

但是,往往忽视一个宝贵的东西:字的神态气势,这个总是被我们遗忘。写字的目的就是要传神,古代传承下来的宝贵的精华之处,就在于字的神势,如果只是一味的练笔画、结构,而不去琢磨字的神势,是写不好字的。

下面,举一些例子,说明怎么才能写得传神。传神这个词太过于玄乎,就当说成“精神”好了,换句话说,怎么写字才精神。

说到这里,不能不联系楷书的结构知识,如果完全抛开楷书,而去单纯的练快速的行书、行草,往往练得飘忽不定,字不成形。

行书行草,其实也不是与楷书没有任何的关联,看看下图的一些例字就知道了:

为何练字一直不长进,从古代传承下来的宝贵的东西,被我们遗忘了

图中的“安”字,红色的字体属于楷书,仔细看其结构,就能发现,内部的空间很紧,而外部的空间很松,这就叫“内紧外松”,或者说成“内小外大”(内部空间小,外部空间大)。

但是,很多人总是不注意这个原理,总爱“平均分布”字的空间。甚至写反了,将内部空间写得太过于大,看图中打错号的“安”字,当然这是夸张了一下,说明这个意思。平均了空间也不行,一定要记住:内部空间收紧了!

不过,这也不是那么好处理的,还得必须依靠另一个练字法宝:主笔。因为没有“主笔”的作用,内外空间是不容易做到内紧外松的。刚才说的“安”字,主笔是中间的长横,必须写的很明显,要“放”开写,往字的外围放开、延展,要超过其他所有的笔画,才能显出主笔的主导作用,写长了,也就意味着将“外部的空间”延展拓宽,从而相对地将内部的空间缩小。

这还不够,要想真正体现“内紧外松”,还要进行的一个事情:将“次笔”收敛,不能“只放不收”。很多人写字可能知道主笔要放开写,但是却忘了将其他的次要笔画收敛,最终写出的字还是不精神。

次笔进行“收”,有两层含义:一是写的“短”,这个很容易。二是往字的重心点靠拢,这个不容易,因为很多人不知道字的重心点在什么地方(并非在字的中间,不是在田字格的中心哦),而是在中间稍微再偏左上方一点点,这样写出的字就传神。

下面,来看看怎么将主笔“放”,将次笔“收”,举一些例字:

为何练字一直不长进,从古代传承下来的宝贵的东西,被我们遗忘了

仔细观察上图中的例字,不难发现,不管是楷书,还是行书行草字体,每一个字几乎都把重心点放在了整个字的中偏左上方一点,也就是,看起来整个字左上方稍紧,右下方稍松。

这种态势,是靠主笔的放,次笔的收,来完成的。

这样练字,练楷书或者练行书行草,才能真正写出韵味,写得传神。

这就是古人传给我们的宝贵的东西,概括起来就是:“主放次收”、“内紧外松”,这是心灵飞书法总结出来的练字秘籍。

知道这个道理,练行书行草,才能得心应手,运笔潇洒自如:

为何练字一直不长进,从古代传承下来的宝贵的东西,被我们遗忘了

以上列举的例字,都是选自专栏课程“行书行草100种连笔法+1000例字”视频教程,是讲课稿,具体的写法,还请查看100集完整的视频讲解示范,一边听讲解,一边看示范,再练例字,便捷实用。

温馨提示:如果感觉到行书行草太活泼,想练那种既板正,还稍微活泼一点的字体(行楷),那就另外找一个教程:“心灵飞行楷速成一本通视频大全集”,这个就是与楷书关联很大的练字法,因为平时很多场合需要写这种“行楷”字体,活泼又不失楷书的板正特点:

祝愿朋友们都能练就一手好字!

感觉本文好,敬请点赞、转发,或者赞赏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