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比起《寄生虫》,这部豆瓣9.7分的纪录片才真正展示了人生百态

 与鹰共翱翔 2019-08-15

01.

穷人住在半地下室,富人就住在明亮的山顶,设计师设计的豪宅里。

随之更引出了“住在小两千万的豪宅里因为马桶堵塞而感觉人生崩塌”这种令人啼笑皆非的新闻,这让我想到之前在伦敦的遭遇。

我坐在牛津街的星巴克里,一个穿着连衣裙的中年女人愤怒地踢了椅子,我立刻抱紧自己的书包,大家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有人前去安慰她,原来不过是因为这家店没有抹茶拿铁。这事值得大动肝火吗?我上网一搜一向有礼貌的英国人在咖啡馆里愤怒的理由,还有是因为“想喝馥郁白,结果得到一杯卡布奇诺”,“吃鸡肉凯撒色拉发现没有面包丁”……这些最后被一个搞社会学的评论员总结为“中产阶级的愤怒”。看上去中产阶级真是容易对生活里的小事火冒三丈,在实际生活里却对孩子有耐心,对父母有孝心,对老板敢怒不敢言,连家门口的草坪都打理得井井有条,他们也只能在无关大局的事上撒泼了。

这就是为什么,马桶堵塞这样一件小事就会让中产阶级情绪崩溃了。

有时候你会忍不住想中产阶级真是活得不易的群体,有钱阶级已不为钱发愁,无钱阶级目标很简单——不顾一切的活下去,只有中产阶级活得拧巴又复杂,七情六欲多如牛毛,生活难题也乱如麻。我记得曾经看到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说到自己小时候的中产生活,是那种听着父亲孜孜不倦地谈论家庭、社区、责任和信仰,这些都是中产阶级关注的话题,听上去有点阳春白雪,极具人文关怀。不过那个时候关于中产阶级的定义与今日不同,过去指的是经济上相对自由,已经过上了舒适生活的群体。如今的中产概念更广阔,经济介于工人阶级和上层阶级之间,更像是在工作方式的的划分,而不是经济条件,指的是不直接从事生产,更多的是负责提供技术、服务、管理和协调分配的工作。说到这里,很多人应该跟我一下长舒一口气,庆幸自己还没被这个阶级踢出去。

02.

最近BBC如约而至献上了《人生七年》的63岁版,豆瓣评分已经高达9.7分。每过七年,全球观众都可以看到当年随机选择的14个小孩当下的现状,14个7岁孩子都已经63岁,早年稚嫩的娃娃脸如今都已迈入老年,有些已经退休了,有人去世了,也有人不愿意再继续拍摄。不管如何,这绝对是最具有实验性的真人秀了。14个随机选中的样本中包括4个女孩、10个男孩,5个来自有钱阶层,2个城市中产阶层,4个工人阶级,1个出身农村(不过英国的农村有的也很富裕,这里的Nick也算的上中产了),还有2个来自孤儿院。

富人家的小孩似乎都接受了不错的教育,尤其是接受过私立教育的后来都过着很优渥的生活。他们从小就很清楚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其中一位名叫安德鲁的孩子早就预言了自己的人生,最后他果然去了七岁时说要上的中学,也的确考上了剑桥大学,是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有两个孩子。他的一生比较顺遂,喜欢通过做园艺缓解工作的压力,在乡下买了大房子。到了退休的年龄后,他回顾往昔,唯一的遗憾就是觉得年轻的时候太多时间给了工作,应该多陪伴家人。另一位布鲁斯,从小愿望是帮助穷人,从牛津毕业后没有选择高薪工作,按照他的理想帮助穷困地区的学生,去了孟加拉国,后来回到英国在东伦敦一所普通的公立学校教书,过得平淡知足。

▲富人家的约翰、查尔斯和安德鲁7岁就读于伦敦市中心肯辛顿区的一所早教学校,早早就开始阅读《金融时报》。

▲来自福利院的孤儿兄弟,甚至都不知道大学是什么。

穷人家的小孩7岁时谈不上有梦想,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大学,更不会像富人家小孩那样培养兴趣爱好或看《金融时报》,他们更关注眼前的琐碎生活,希望少挨打,吃饱饭。两个孤儿则用其大半生弥补自己的童年创伤,一个从小愿望是当警察,始终感到不自信,后来成为电工,另一个多年来帮助寄养过130多个孩子。14个小孩里,最夺目的是改变了自己阶级的Nick,他从一个农家子弟出身,毕业于牛津物理系,后到美国著名大学当教授,经历了两次婚姻,每位太太都貌美如花,他成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是唯一一个成功晋级精英阶级的人。可惜的是,Nick今年查出了癌症,为了抗癌别的事情都搁置了,他担心死亡对家人的影响。

另外两个城市中产的小孩走了最多的弯路。男孩Peter年轻的时候英姿勃发,大学毕业后做了教师,中途因为发表政治激烈言论被民众抨击退出了纪录片的拍摄。56岁的时候他决定继续参与拍摄,他改行做了公务员,家庭幸福,儿女双全,业余时间还和妻子创立了一个乐队,进行创作表演。老年的他依然身材修长、气质优雅,稳定地处在中产阶级的这个梯队里。

▲来自中产家庭的尼尔,在中年时脱离了家庭,开始在英格兰西海岸流浪,寻找人生的意义。

7岁的尼尔是我最喜欢的小孩,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留着像披头士一样的拖把头,活泼可爱,走路一蹦一跳,讲话的时候振振有词,“如果我不能成为宇航员,我想我会成为一名教练司机。”就连导演回顾的时候都对他说,“那个时候每个人都爱上了你。”14岁时的尼尔还是清秀漂亮;21岁没有考上牛津剑桥的他,不满意自己的学校退了学,在建筑工地搬砖,整个人看上去非常消瘦,衣衫褴褛,精神萎靡;28岁时的他冒雨行走在苏格兰西部的道路上,提着两个手提箱,脱离家庭,脱离社会,他选择一种流浪的生活方式;35岁的他无家可归,仍然没有自己的家庭;42岁的尼尔在布鲁斯的帮助下,加入了自由民主党,总算是找到了一份事业,住进了公寓,同时做着非神职人员的工作;63岁的尼尔住在坎布里亚郡,不久前结了婚,还参与了地区竞选,年轻时流浪的经历让他更懂得人间疾苦。面对镜头,尼尔回忆着自己的父母都是很优秀的中产,但对他的期望过高,他与父亲有很多争执,自己也曾一度认为自己的一生是失败的。

03.

中产阶级的命运不可预测,他们既有着接近有钱阶级的眼界,又不用为温饱挣扎,有更多时间可以思考人生和寻找意义。向上流动需要机遇和付出惊人的努力,向下流动又轻而易举。如今的中产家庭更是风雨飘摇,可以依靠的储蓄有限,生活成本越来越高,很难有积蓄,没有安全感。不像工人阶级和蓝领可以靠双手做一些实际的生产工作,很多中产的工作依附于大公司、体制、权力体系,一旦瓦解,就很容易跌下来,但是中产又不甘心做一些普通的服务性工作。这也许就是为什么中产阶级最容易焦虑,看到的希望很多,能抓住的又很少。

在英国我有很多中产的朋友,有些正在生二胎,有些正在换学区房,他们正在努力的都是要给后代选择更好的教育,以及如何维系住原有的生活水准。也有的人接到老板加薪暗示,比如加班卖力可以得到更多的薪酬,但是他们不想牺牲掉生活质量,宁可维持现状,这种“有钱不赚”的事情在国内却很少见到。国内的中产朋友也在努力往身上贴中产应该有的一切,广告里一切描绘的画面好像都是为中产设计的,温馨的家庭,明亮的房子,适合家庭出行的汽车,光鲜亮丽的职业等等,这些指标是他们明确的奋斗目标。不断展现更好的品位和格调,来粉饰自己的生活,已让中产成为物质的困兽。也许是因为中产这个概念是舶来品,我发现很多中产朋友都在努力维持物质的标签来保住地位,中产更像一种消费主义的代名词。

▲富人家庭的布鲁斯,因儿时缺乏父亲的陪伴,在有了自己的家庭后,决定回归家庭,甘于平凡,他认为父亲这个角色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是不能缺席的。

再看《人生七年》纪录片里,也有富家小孩对精英文化无比排斥,他们更渴望实现自我的价值,也许是帮助穷人,也许是做有益于自己、家庭、社会的事情而不是仅为赚钱,也有人后悔留给家人的时间太少。每个人对生命的答案是不一样的,评判标准并非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而是寻求对自我的肯定。所以我很不喜欢“逆袭”这个词,没有人知道“逆袭”的背后发生了什么,而且人活着并不是只有攀爬阶级才有意义。在瞬息万变的时代,中产阶级比任何时候都风雨飘摇,中产真正的样子根本没有广告片里的那么美好。百态人生,各有各的难处,也有各种的精彩,只有拿掉枷锁,重获自由,在生活中找到了自己价值实现所在,也许才离幸福更近一些。

本文作者:祝羽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