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钥匙

 张富群 2019-08-15

钥匙

陕西省丹凤中学 张富群 邮编:726200  

金斯堡在纪念母亲的长诗《祈祷》里,反复出现的是精神失常、在精神病医院住了几十年的母亲在临终时,心智澄明的给自己写下的遗书:“钥匙在窗台上/钥匙在窗前的阳光里/孩子,结婚吧,不要吸毒/钥匙就在那阳光里.......”

每一位母亲都是具体生动鲜活亲切可敬的,在儿女眼里是永远无法抹去的鲜亮,是照亮儿女前行的阳光,是滋润儿女生命的雨露。金斯堡的母亲虽然精神失常,在精神病院住了几十年,但在她生命的弥留之际,却心智澄明地给儿子留下了最珍贵的遗言。不要吸毒,这是母亲对儿子的第一条忠告。因为母亲知道,孩子的生命是来之不易的,人的生命是最珍贵的。吸毒,是慢性自杀,是对生命的残害,远离吸毒,是对生命的真爱,是对生命的保护。母亲在自己的弥留之际,在她的心里,儿女的生命是自己的最宝贵遗产。不要吸毒,是母亲对自己生命延续——儿子生命存在最大的希望,体现着天底下母亲的悲悯情怀和对儿女无私的大爱。

父母是儿女天底下最亲的亲人,儿女是父母人世间最大的温暖。父母给了儿女生命,无怨无悔、含辛恕苦地把孩子们一个一个的养大。但是母亲知道,自己会在某一天先于儿女离去,为了使儿女离开自己后不孤独,儿女就要有自己新的亲人。结婚吧——这是母亲对儿子的第二条忠告,也是母亲对儿女的期盼。结了婚,儿女就会有自己新的亲人。结婚深化了亲人的内涵,开创了亲人的外延,延续了亲情,儿女从结婚中获得了生命存在的内在力量。

钥匙是家门的象征。“钥匙在窗台上/钥匙在窗前的阳光里”——这是母亲对远在天涯海角儿子回家的呼唤,也是母亲对儿子的第三条忠告。家不仅是我们生命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栖息之地,而且是亲人团聚获得生命温暖不可或缺的处所。“回家”——是母亲对儿女的呼唤,是妻子对丈夫的呼唤,是丈夫对妻子的呼唤,是儿女对父母的呼唤,是亲人对亲人的呼唤。

依稀记得孩提时代,自己是不需要拿钥匙的,钥匙就在母亲的身上。当母亲牵着自己的手回家时,母亲掏出钥匙轻轻打开家门,自己就回到了充满温馨的家中。从上小学、初中到高中,自己的身上也没带过家门的钥匙。每次放学回家,家门总是开着的,母亲都在家里守候着自己,端上热气腾腾的饭菜,以满意的微笑看着我和弟妹们把饭吃完,然后动手洗刷锅碗瓢盆。上高中时,晚自习回家很迟,母亲就在灯下为我和弟妹们缝补衣服,等着自己回家。后来上了大学,参加了工作,每次回家,回到父母亲身边,都会感到无限的温暖,觉得父母亲是心灵中永恒不变的家。再后来结了婚,生了子,有了属于自己的新家和亲人。时光荏苒,在不知不觉间,父亲和母亲相继离开了自己,因为结婚生子,娶儿媳,添孙子,自己的生命远离了孤独,增添了活力。

有了自己的家以后,身上常带着家门的钥匙。有了这把钥匙,就能找到回家的路,就可以和家人团聚,给生命不断充电,使生命放射灵光。现在,很多时候,身上装着钥匙,但不用钥匙开门。孙子从阳台上看到我的身影,一边高声叫着:“爷爷,爷爷!”一边跑到门边,为我打开房门,看到活蹦乱跳的孙子,心中升起幸福的暖流。身上装着钥匙,有时候是为家人准备的。尤其是儿媳电话中那甜甜的声音:“爸,您在哪,我没拿钥匙”,使我感觉身上的钥匙已经不仅仅是打开房门的工具,而是传递亲情的纽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