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减少家事工作量

 伦博朗耘 2019-08-15

给那些有品位对生活质量有要求,有勇气承担自己的家事不丢给一起生活的他人,又有智慧寻找更高效办法的人。

----

家事就是人生最大的西西弗斯。
只要你居住,床单就会变脏;马桶再小心使用,定期也要消毒。
没错,人就是最大的垃圾来源。除非完全不介意生活质量,否则肯定得面临家事。
----
如何尽量减少家事工作量
1.收纳时尽量考虑降低清洁需求;
以干燥多灰尘的北京为例,增加一面墙的开放式陈列柜,就相当于增加了3-4倍的灰尘清扫工作量。所有复杂装饰的东西例如水晶吊灯,都是一样的。
2.按照使用频率x使用场景而不是物品属性归类;
以衣柜收纳为例,冬天的裙子应该和夏天的裙子放在一起还是和冬天的上衣放在一起?如果想要打造“每季只需要整理一次”的衣柜,那么推荐采用后者的方案。
3.严格控制占有的物品数量;
收藏用、实际用是两个诉求,不要在买满足自己占有欲的东西时骗自己“我会经常用”,收藏就好好收藏,别混在实际用的物品中最后发现其实从来也没用过,比如旅游纪念品、再瘦10斤才穿得上的牛仔裤、限量版但是不适合自己肤色的眼影……
4.预留缓冲空间;
千万不要把自己逼出强迫症。一定要预留一个(仅限一个)可以堆东西的平面。大部分人都不是全职在家,即使全职在家也很难每天打扫,那么保留定期打扫的规律后,可以给自己一个平面暂时堆东西。因为过高的要求会引发自我厌恶和逃避,反而不利于长期保持清洁。
5.非消耗品不要有备用;
亦舒小说里面讲的:“只要有钱,在本市长胡子的老娘都找得到”。非消耗品则说明现在的还能用那么就没必要留备用品。上一辈老人家囤东西往往惊人,比如我就不知道三口之家同时拥有三套蒸锅是要做什么用。北京房价已经这样了,蒸锅占的面积绝对超过本身价值,图啥?
6.清洁用品尽量使用一次性制品;
此处不讨论是不是环保的问题。如果想要减少工作量,清洁用品的反复清洁就是首先可以避免的。现在连一次性马桶刷都有了,真的可以节省很多工作。
7.积极尝试新设备但对替代人工不要抱太大希望。
扫地机器人、吸尘器、擦窗机器人……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工具设备可以提高家事工作效率,减轻负担。但是,任何工具都还是需要人来安排和使用,而家事最大的消耗其实是管理和“操心”。
8.普通人想让家里更好看的两个规则:
杜绝没有实用的装饰品,一个房间最多只能有一个,因为能把复数的装饰品互相搭配好看其实不简单;每一个实用的东西都挑好看的,不要在外观上凑合。形状、颜色、材质尽量统一,不要对奇怪的图案之类的妥协。
----
对于普通人来说家事可以减少但无法避免
总有人说“科技发达了家务事根本不是问题”,我觉得说这种话的人大概都是没有真的打理过家事吧。家事对所有不以家事为兴趣爱好的人来说,最大的消耗不是劳动力,甚至不是时间,而是“操心”,哪怕你有万能机器人处理家事,不还得有个人操心这个机器人是不是在好好工作吧?
红楼梦里面王熙凤根本不用亲手做什么照样累到流产。很多家庭旷日持久在家事问题上有矛盾,其实有可能不满的是操心不足带来的时间与劳力投入不足,而被抱怨者还觉得“我又不是没有做”。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家事就是人生最大的西西弗斯,企图推给别人要么降低标准放弃质量,要么就是企图以爱为名剥削。 
就拿打扫卫生来说,分为三个目的:去污渍,消毒杀菌,整齐方便。去污渍这事可以外包,而且很容易检查,消毒杀菌就难一些就算你规定了工作规范但不是那么容易检查结果,全程盯着也很麻烦,整齐方便是很难外包的,自己的东西怎么收纳便于使用自己才是最清楚。
别再理直气壮说“请钟点工”这种话了,家事做得能达到真的热爱生活标准的专业人士人家月入估计比你高得多。普通人能负担起的不过是应急糊弄事的帮手,这还得靠廉价劳力红利。而且还需要有人布置和检查工作结果,保证工作质量。以为给点钱就有田螺姑娘,真是既瞧不起家事也瞧不起人。
最后讲一句,请一定记得:只有出钱多的人有资格说“不用算那么清,不要为了钱伤感情”;只有做家事多的人有资格说“不用算那么清,不要为了家事这种小事伤感情”,反过来就是不要脸。而且这是他们的慷慨不是他们的义务。
----
没有人天生就擅长家事。
就算学起来效率高,也需要学和练习。
成年人打理清楚自己的生活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等着有人来照顾自己的生活起居实在不是什么高尚的事情。
无论工作还是私人生活,没讲好“多劳多得”就叫你“能者多劳”的人大概率是在欺负你人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