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莽篡位被杀后,为何头颅被皇家收藏300年,专家并非警告

 fxiaog 2019-08-15
王莽在历史上是一个颇受争议的人物,他当了15年的皇帝,后来被叛军诛杀,同时他的头颅还被扔到了大街上被百姓啃食,王莽的皇位可以说是篡位而来,当年汉衰帝驾崩后,朝廷动乱,王莽才有机会借机窃取皇位,在大多数人眼里,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乱臣贼子,说法不一,可是无论王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他被杀后,他的头颅的确被皇家收藏了近300年,那么,像他这样篡位的反派人物,为何皇家反而要收藏他的头颅呢?是否为了警告世人?
让我们通过王莽从称帝到灭亡的过程验证下来揭秘这个答案
王莽在当时是属于西汉的外戚,王氏家族的重要成员,当时的大环境是王家先后有九人封侯,五人担任大司马,可以说在西汉时期,王氏是最显贵的家族。远了不说,单说近的,王莽的父亲是阳平侯王禁之子,他的姑姑更是孝元皇后王政君。
只是王莽的父亲早逝,他在叔叔与姑姑的关照下成长起来的,大概是寄人篱下,也大概是王莽太会掩藏自己,人前他总是简朴、谦恭的样子,在生活奢侈、声色犬马的王氏家族中,王莽就像是一股清流般的存在,给自己赢来了极佳的口碑。
公元9年,54岁的王莽见时机成熟便通过“献符、禅让”的方式称帝,建立了“新”朝,紧接了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史称“王莽改制”。其大致内容如下:
(1)更天下田曰王田,私人不得买卖。
(2)改奴婢为“私属”,亦不得买卖。
(3)实行“五均六筦”制,即在国都长安及五大城市设立五均官,政府管理五均赊贷及物价,征收商税,由政府经营盐、铁、酒、铸钱、山泽等。
(4)改革币制。
(5)改革中央机构,加强相权、兵权;重新划分郡县,更改地名。
(6)改革少数民族名称、首领称号。
王莽这些改革,在今天我们看来是属于比较超前的思维,甚至有一些人认为,王莽能够想到这些制度,可能他穿越了历史。
著名的学者胡适认为“王莽是中国第一位社会主义者。”他认同王莽改革中的土地国有、均产、废奴三个大政策。
国家文物局总编辑认为葛承雍认为“作为改革家的王莽”,“是当时统治集团中一个独具卓识的人物”。“我们以西汉末年社会的实际条件。来衡量王莽的改革措施,不能不承认大多数是有进步意义的,而且切中时弊。”
可是王莽的这些新政极大的损害了当时很多权贵上任的利益,再加上天灾人祸,老百姓的生活过得并不好,结果当时的绿林军发生叛乱,他也在叛乱中被人斩下首级,悬于宛市之中, 百姓们听说王莽的首级在宛市,“共提击之,或切食其舌”,王莽的死相极惨,但更令人奇怪的是,他的首级被历代皇室收藏了300年。
皇家为何要收藏头王莽的头颅呢,其实主要原因是因为还是王莽当初的那些改革制度具有创新性,皇家收藏王莽的头颅无非是让那些皇家的人明白,,只有创新的仁政才能治理天下,要向王莽一样,不断创新,推崇新政,惠利于民,同时也要时刻提醒自己,关心子民的生活,体恤人间的疾苦,才能百姓安居乐业,也不会招致像王莽一样的结局。?而不是用这颗头颅去警告世人,或者借此去执行杀戮,因为武力永远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关键。只有仁者才能治理天下。
不管是王莽假谦恭也好,还是穿越者也好,新朝短暂15年的国祚证明了王莽在历史上的真实存在。新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短命朝代之一,其中的变革仍然能够体现出社会文明一直都在滚滚的历史潮流中不断进步与发展的。
王莽虽然最后绿林军杀害,但是他在位期间执行过以上的一些新政,可能是当时的社会环境不同,或者发展水平还没有达到那个层次,所以导致他最后只当了15年的皇帝就被杀了,王莽的死并不能说明什么,也不能体现他在位期间残暴无道,反而他的死给了后面的皇帝很大的启示,告诉了他们国家需要新政改革才能进步,而推崇新政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否则就会招来天怒人怨,而结局便会如王莽自己一般,死于非命。
参考资料:《汉书》《晋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