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疹是儿童一种常见的较轻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本病以6 个月至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病后可获终生免疫。多流行于冬、春 季节。 祖国医学认为,风疹的发生系因外感风热时邪,与气血相搏, 郁于肌表,发于皮肤所致。 中医,中药,皮肤病,健康,养生 发生本病前,一般先有轻微发热、流涕、咳嗽、咽痛、饮食差等 轻度上呼吸道炎性症状。典型体征是耳后和枕后淋巴结肿大,稍有 压痛。发热当天出现皮疹,呈淡红色斑丘疹。皮疹首先出现在脸面、 颈项,迅速布散至躯干、四肢,以及全身,但不累及手掌和足底。皮 疹开始孤立,后则融合,稍有痒感,两日内热退,3~4天后红疹全 消,而无脱屑。 风疹宜内治为主,可采用清热疏风透邪的方法。患儿应多卧床 休息,吃易消化的食物。本病具传染性,故患儿应适当隔离,一般出 疹后应隔离5天。 处方1 【组成】 金银花30g 甘草9g 皂角刺10g 【用法】 水煎服,小儿用量酌减。 【功效】 疏风清热。 【主治】 风疹。 【方源】 安徽民间验方 处方2 【组成】 苍耳子9g 连翘20g 薄荷10g 【用法】 水煎服,小儿用量酌减。 【功效】 疏风清热。 【主治】 风疹。 【方源】 安徽民间验方 处方3 【组成】 紫背浮萍12g 荆芥9g 防风9g 地肤子9g 金 银花9g 枳实9g 薄荷9g 甘草9g 【用法】 水煎服,小儿用量酌减。 【功效】 疏风止痒。 【主治】 风疹。 【方源】 安徽民间验方 处方4 【组成】 凌霄花12g 金银花15g 【用法】 水煎服,小儿用量酌减。 【功效】 清热解毒。 【主治】 风疹。 【方源】 安徽民间验方 处方5 【组成】 摇竹消12g 土茯苓30g 白鲜皮15g 荆芥9g 防风9g 苍耳子9g 鱼腥草20g 【用法】 水煎服,小儿用量酌减。 【功效】 燥湿散结止痒。 【主治】 风疹。 【方源】 湖南民间验方 【注】 播竹消为萝藦科植物徐长卿 [Cynanchum paniculatum (Bge.)Kitag.]的根,根茎或带根全草。 处方6 【组成】 大枣30g 胡麻仁10g 皂角刺15g 白蒺藜15g 海桐皮15g 板蓝根20g 【用法】 水煎服,小儿用量酌减。 【功效】 散结止痒。 【主治】 风疹。 【方源】 湖南民间验方 处方7 【组成】 防风9g 浮萍9g 白鲜皮9g 白蒺藜9g 丹皮 9g 海桐皮20g 蝉蜕6g 荆芥6g 薄荷5g 黄连5g 白芷3g 【用法】 水煎服,小儿用量酌减。 【功效】 清热凉血,疏风止痒。 【主治】 风疹。 【方源】 甘肃民间验方 中医,中药,皮肤病,健康,养生 处方8 【组成】 桑叶10g 菊花10g 牛蒡子10g 生甘草10g 板 蓝根10g 【用法】 水煎服,小儿用量酌减。 【功效】 清热解表止痒。 【主治】 风疹。 【方源】 河南民间验方 处方9 【组成】 金银花10g 菊花10g 桔梗9g 牛蒡子9g 蝉蜕 3g 薄荷3g 【用法】 水煎服,小儿用量酌减。 【功效】 疏风清热。 【主治】 风疹。 【方源】 河南民间验方 处方10 【组成】 板蓝根15g 蒲公英20g 金银花9g 连翘9g 淡 竹叶9g 薄荷9g 地肤子6g 丹皮6g 甘草5g 【用法】 水煎服,小儿用量酌减。 【功效】 清热解毒,活血利湿,止痒。 【主治】 风疹。 【方源】 河南民间验方 处方11 【组成】 菊花25g 蝉蜕10g 枳实10g 大黄9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疏风清热。 【主治】 小儿风疹。 【方源】 河南民间验方 处方12 【组成】 地肤子50g 西河柳15g 【用法】 水煎服,同时以药汁外洗患处。 【功效】 祛湿止痒。 【主治】 小儿风疹。 【方源】 河南民间验方 处方13 【组成】 蒲公英60g 土茯苓15g 地骨皮15g 蝉蜕15g 瘦猪肉30g 【用法】 将上药共用水煎至肉熟,食肉服汤。 【功效】 疏风清热,燥湿止痒。 【主治】 风疹。 【方源】 河南民间验方 中医,中药,皮肤病,健康,养生 处方14 【组成】 蚕砂500g 白术粉60g 【用法】 将蚕砂以水煎汤,熏洗周身,并用黄酒送服白术粉 6g,1日服2~3次。 【功效】 疏风燥湿。 【主治】 风疹。 【方源】 河南民间验方 处方15 【组成】 党参7g 荆芥6g 当归15g 连翘15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疏风清热,活血扶正。 【主治】 风疹。 【方源】 河南民间验方 处方16 【组成】 金银花9g 连翘9g 牛蒡子10g 薄荷5g 荆芥 5g 香薷5g 丹皮6g 菊花3g 甘草3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疏风清热。 【主治】 小儿风疹。 【方源】 陕西民间验方 10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疏风清热。 【主治】 风疹。 【方源】 贵州民间验方 处方17 【组成】 茅莓根10g 樱桃核10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燥湿祛疹。 【主治】 风疹。 【方源】 福建民间验方 处方18 【组成】 黑蒿9g 浮萍12g 山川柳10g 【用法】 水煎服,亦可用水煎汤外洗患处。 【功效】 疏风退疹。 【主治】 风疹。 【方源】 云南民间验方 处方19 【组成】 葛花6g 葫芦茶6g 荆芥穗6g 金银花9g 连翘10g 处方20 【组成】 蝉蜕9g 蜀葵花9g 金银藤15g 【用法】 水煎服,亦可用水煎汤外洗患处。 【功效】 疏风清热止痒。 【主治】 风疹。 【方源】 广东民间验方 处方21 【组成】 土蜂子适量 【用法】 将上药焙干,研为细末,黄酒送服,1次1~3g。 【功效】 退疹止痒。 【主治】 风疹。 【方源】 风蒙古民间验方 【注】 本方有毒,不可过量,小儿酌减用量。 处方22 【组成】 大青叶12g 大狗尾草20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清热止痒。 【主治】 风疹。 【方源】 江西民间验方 中医,中药,皮肤病,健康,养生 处方23 【组成】 山橿根6g 王不留行10g 白菊花10g 石荠苎 12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疏风散结止痒。 【主治】 风疹。 【方源】 浙江民间验方 处方24 【组成】 地菍根15g 白毛藤15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疏风止痒。 【主治】 风疹。 【方源】 浙江民间验方 【注】 白毛藤为茄科植物白英(Solanum lyratum Thunb.) 的全草。 处方25 【组成】 血满草15g 芒萁骨15g 【用法】 水煎服,亦可用水煎汤外洗。 【功效】 燥湿止痒。 【主治】 风疹。 【方源】 云南民间验方 【注】 血满草为忍冬科植物红山花(Sambucus adnata Wall.)的全草;芒萁骨为里白科植物芒萁 [Dicranopteris dichotoma(Thunb.)Bernh.]的幼芽。 处方26 【组成】 红背叶适量 【用法】 先取20g水煎服,另取60g用水煎汤,洗患处。 【功效】 疏风止痒。 【主治】 风疹。 【方源】 广东民间验方 【注】 红背叶为大戟科植物红背山麻杆[Alchornea trewioides (Benth.) Muell.-Arg.)的叶或根。 处方27 【组成】 芜菁子 杉树叶各适量 【用法】 将芜菁子研为细末,黄酒送服,1次3g,1日2次,并 水煎杉树叶60g,外洗患处。 【功效】 疏风止痒。 【主治】 风疹。 【方源】 广东民间验方 处方28 【组成】 芭蕉根30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祛湿止痒。 【主治】 风疹。 【方源】 广东民间验方 处方29 【组成】 牡荆叶15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疏风止痒。 【主治】 风疹。 【方源】 江苏。 处方30 【组成】 鸡冠花9g 向日葵秆茎髓10g 青蒿5g 浮萍6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祛湿止痒。 【主治】 风疹。 【方源】 山东民间验方 处方31 【组成】 枫树根15g 枫树果15g 艾叶5g 软蒺藜6g 地 肤子9g 【用法】 水煎服,并另煎汤外洗。 【功效】 疏风止痒。 【主治】 风疹。 【方源】 内蒙古、宁夏民间验方 【注】 软蒺藜为藜科植物西伯利亚滨藜(Atriplex sibirica L.)的果实。 处方32 【组成】 虎耳草20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疏风止痒。 【主治】 风疹。 【方源】 上海民间验方 中医,中药,皮肤病,健康,养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