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我要去哪里工作?我是应届生吗?公司认为我是应届吗?我什么时候准备校招? 这些是每年被问的最多的问题! 应届生和非应届生到底有什么区别? 怎样才算应届生? 官方对于应届生的定义 应届毕业生分两种:
也就是说应届生的定义其实是针对国内毕业的学生来说的,其实就是纳入当年就业计划的毕业生。 海归回国就业算不算应届生? 随着秋招时间不断提前,这两年国内大多数企业的秋招网申招聘期在5月-9月之间,面向的是应届生。 而海归一般的毕业时间大多数是6月,少部分是12月、2月等。哪怕6月毕业的一般也不会立即回国。 那么还能拥有应届生身份去参加下一年的校招吗? 1. 对于学成归来的留学生,教育部很明确,不分应届和往届。 海归有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派遣证和报到证,手续齐全,档案齐全的,在转档报到时与国内应届生一样。就业时间在报到证上,也属于国家的就业计划。 从这一点上说,海归的就业视同应届生。 2. 大公司秋招如何划分应届生? 一般而言:
3. 名企针对海归应届身份限定 需要注意的是,留学生的毕业时间以学位证书上为准。
那么你就是2020年的应届毕业生,可以参加2019年秋招、2020年春招/秋招,比别人多了一次校招机会! 针对未毕业的小伙伴,我们就分国家来说明:
为什么说海归求职没优势? 1. 赶不上国内招聘季,错失良机 国内大多数企业的招聘网申时期在5-9月,面试期集中在8月到11月,而海归一般的毕业时间大多数是在6月,少部分是12月。对于海归来说,错过校园招聘是致命的劣势,很多人无法直接回国参加面试。 2. 国内优秀应届生多,海归优势不明显 其次,目前留学生所学专业主要以金融、经济、管理、工程学等为主,留学生扎堆也会增加回国就业竞争压力。 而和清北复交等985名校学生相比,海归优势全无,何况其中还有大量去海外交换学习过的本土学生。 3. 缺乏相关工作经历 所以很多海归硕士项目不超过两年,尤其是一年制硕士,要保证高GPA,还要做项目等等,无暇去做职业上的准备,比如实习等等。 实习经历反而是找工作的时候最重要的事情,很多海归留学期间疏于积累大公司相关实习经验,就又有了一个决定性的劣势。 4. 眼界开阔了,但能力没有跟上,或是海外经验水土不服 不了解本土行情,不具备本地相关大公司经验,以至于很多HR看到这样的海归会觉得不接地气,总而言之还是“不好用”。 想拿Offer就要摒除的误区! 误区1:快毕业了再找工作吧! 虽然留学生在毕业一年内都算是“应届”,但现实中很多公司不承认。 所以留学生们应该在毕业前一年(研二/大四)参加校招,而不是等到毕业后,错过了黄金时间! 误区2:我只要专注GPA,就会被各大厂抢着要! 虽然GPA是助攻技能,但是企业还会注重你的实习经验。他们需要的不止是学习好,还要有实力,能为公司创造价值。 高盛去年招的月薪3万8的实习生,他们不仅拥有高GPA,基本每个人都拥有超过3段以上的Big Name实习经历。 误区3:只要海投简历,就能拿到心仪的offer! 每个公司、岗位对于人才要求都不太一样,所以要有针对性的投递,成功几率更高。 而且四大有规定,一年只能投一次,海投这条路,行不通啊! 很多同学在国外呆久了,只有英文简历。而国内求职,中文简历是必须要有的,请不要强行翻译你的英文简历! 海归如何备战? 提前了解国内招聘讯息,关注Timeline,避免错过重要的Deadline: |
|
来自: 蛟龙戏水mafqr7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