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02 10:39:09)马鞭草 
【性味功效】 味苦,性微寒。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利水消肿的作用。主治外感发热,湿热黄疸,水肿,痢疾,白喉,喉痹,淋病,经闭,症瘕,痈肿疮毒,牙疳。 【别名及产地】 顺律草、铁马鞭、白马鞭、蜻蜓草、凤颈草、狗尾草,为马鞭草科马鞭草的全草。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茎直立,基部木质化,上部有分枝,四棱形,棱及节上疏生硬毛,单叶对生;茎生叶近无柄;叶片倒卵形或长椭圆形,长3~5厘米,宽2~3厘米,先端尖,基部楔形,羽状深裂,裂片上疏生粗锯齿,两面均有硬毛。6~8 月开两性花,花呈紫色或蓝色,排成穗形花序生于枝顶。 【药材性状】 干燥全草或带根全草。根茎圆柱形,长1~2厘米,表面土黄色,周围着生多数的根及须根。茎四棱形,灰绿色或黄绿色,有纵沟,具稀疏的毛;
|

| 质硬、易折断,断面纤维状,中央有白色的髓,或已成空洞。叶片灰绿色或棕黄色,质脆,多皱缩破碎,具毛。顶端具花穗,可见黄棕色的花瓣;有时已成果穗,果实宿存于灰绿色萼片,萼片脱落后,则见灰黄色的4个小坚果。气微,味微苦。以干燥、色青绿、带花穗、无根及杂质者为佳。【禁忌提示】 孕妇慎服。 【药方精选】 方一:治疗跌打损伤肿痛 马鞭草30克,水煎,对白酒少量服。外用鲜茎叶适量,捣烂,加酒少许,炒热敷伤处。 方二:治疗妇女经闭 马鞭草根30克,艾叶6克,益母草15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5剂。 方三:治疗小儿消化不良 马鞭草叶50克,晒干,研细末,每服6克,温开水送服。 方四:治疗风热感冒 马鞭草50克,大青叶20克,桑叶10克,水煎服。 方五:治疗牙周炎、牙髓炎 马鞭草4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方六:治疗急性胃肠炎 鲜马鞭草60克,鲜鱼腥草30克,生姜5克。洗净,捣烂,加冷开水适量拌匀,绞汁分3~4次服。 方七:治疗传染病肝炎 马鞭草500克,用水煎煮2次,合并滤液,浓缩成800毫升煎液。成人40~50毫升,小儿20~30毫升,均每日口服3次。 方八:适于乳腺炎初起 马鞭草30克,生姜10克,橘叶7片。水煎去渣,加米酒少量服。 方九:治疗咽喉肿痛 鲜马鞭草叶60克,鲜筋骨草30克。洗净,捣烂,绞汁,人乳少许调匀,分2~3次含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