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各区的教育资源丰富的程度不同,导致每个区的升学难度不一,自己孩子好不容易考个高分,在本区人多学校少的环境却只能进一个普通市重点。 不少家长得知某区教育资源丰富,为了孩子特地买房转户籍,想参加“跨区考”,可是真的值得吗? 如果一个考生的学籍和户籍不在同一个区县,中考时考生选择返回户籍所在区县考试,则我们称作为'跨区考'。 关于跨区考,并不是所有的考生都能选择跨区考试,跨区考的考生主要针对'学籍'和'户籍'分离的考生。跨区考学生自2013年开始,均在学籍所在区县参加中考,中考成绩计入户籍所在区县并进行投档。 跨区考的学生是不得再享有名额分配,一般难以享有推优的资格。(虽说从理论上讲是否跨区不影响孩子推优,但在实际操作时,许多学校都会有内部土政策,跨区考的学生就不给推优资格。) 举例说明: 假如学生A的学籍在虹口,户籍在浦东,孩子的中考成绩预估在普高的水平,那么,这类学生建议回到浦东参加中考,虽然浦东的考生人数居全市之首,相对而言,他的教育资源丰富,在浦东会有更多的选择。 1.推优 如果你的孩子属于成绩特别优异者,那么你很有可能获得学校的推优资格。这时你要做的第一个选择是你到底要不要这个推优,如要,那最好你别跨区。 虽说从理论上讲是否跨区不影响孩子推优,但是推优是由初中学校主导的,对考生来说相对比较被动,根据以往的情况来看,更多的跨区考生还是拿不到推优名额的,这就需要和初中学校方面做好沟通,确保自己如果参加跨区考后这个推优名额还能否拿到。 学校这样做也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对于推优的学生,高中学校除了看其获奖情况外,还会将二次模考的区排名作为推优录取与否的一个标准,但对于跨区的学生,如你选择其他区的市重点,你的模考成绩就不作为参考依据,你的录取几率相对本区市重点要小,对学校就意味着浪费一个名额。 2.自荐 自荐不受跨区考影响,自荐完全是学生的个人行为,所以不会受到影响。 3.名额分配 无法参加名额分配。 4.跨区考考试地点 跨区考生中考时仍与学籍学校的考生在同一考场,不需要回到报名户籍区中考。 零志愿:根据户籍所在区的零志愿计划招生计划填报即可。建议选择相对零志愿名额较多的那一个区;或者所在区学校比较好的一个。
对于同样两个区,不同成绩定位的孩子应该有不同的选择,如在浦东和黄浦之间,如果你只是想进入市重点,那么你可能会选择黄浦,但如果你孩子是只要有高中上就可以的话,那么浦东将是你最好的选择! 不少家长把历年的零志愿分数线作为决定跨区与否的依据,其实,零志愿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因为零志愿有较大偶然性。他取决于很多不确定因素;比如零志愿学校所在区的学生跨区来的人数,前年的零志愿分数,学生的居住地等。
1.长宁区 如果你的孩子是女孩,那么你不用担心过多,你在跨区考时还可以考虑一下去长宁考,市三女中的分数线近年来一直相对较低,同时,该校的教学质量也不错。 2.徐汇区 徐汇是好学生的天堂,优质教学资源集中于此,如你的孩子成绩优秀,希望能选择尽可能好的学校,那么你选徐汇吧,反之,请慎重! 浦东是全市考生最多的区,很多浦东的家长都想逃离浦东.但仔细分析,你会发现浦东其实有着其他区所没有的优势。 4.杨浦区 作为教育大区,有着四大中的复附和交附,其竞争程度是不言而喻的。毕竟按照今年的情况,在杨浦高级的分数,在别的区,完全可以上一所更好的学校了。选择杨浦,慎重! 5.黄浦区 黄浦的一般是浦东考生跨区的首选,学校数量和质量都不错,适合中层次的考生。 第一档:黄浦(大同、格致、向明) 第二档:长宁(延安)、虹口(复兴)、杨浦(控江)、浦东(建平、上中东*、复附东*)、闵行(华二西*、交附闵?、七宝)、徐汇(南模)、嘉定(交附嘉)、普陀(曹二)、新静安(市西、市北) 第三档:闸北(市北)、静安(市西)、奉贤(奉贤、格致奉) 第四档:松江(松二)、宝山(行知)、金山(金山)、青浦(青中)、崇明(崇明) 一档黄浦独霸!比较起来,黄浦区考生是最幸运的,一志愿保底有两所一本率80%以上的重点,向明年成好的时候一本率差不多也有80%,而且考生人数又少,所以有黄浦区户籍或者学籍的,一般不会考虑去外区考试。 二档这个档次一志愿都有80%以上的一本率。浦东和闵行虽然有八大的高中,不过区内考生多,所以历年来看,一志愿重点考分是高于其他二档区的,所以二档区里选择按学籍或户籍在浦东和闵行中考不划算。拿闵行和浦东比,还是大浦东好点,师大附和进才年成好能进80%以上,但大浦东一个区考生人数至少相当3个原市属区,所以摊薄下来实际差不多。 大杨浦人口也密集,不过还有个一本率70%以上的杨高,长宁有市三、虹口有一附中、徐汇有位育,二档区好的二志愿一本率和三档区一志愿一本率相差不多。位育≈杨高>市三>一附中>晋元,所以比较起来徐汇无可争议的是二档跨区报考第一选择。嘉定因为区块大,排在二档区最末位置,但不能否认交附嘉不比八大罗汉差。 三档里这几所高中里,市北和市西一本率都在70%以上,特班一本率年成好能到80%以上,和二档区里的一志愿高中比是有差距的,所幸闸北和静安,应考人数不多,竞争不会太激烈。奉贤这几年教育事业发展很快,上冲入二档区指日可待,会不会类似交附嘉和嘉一中的趋势,17年格致奉首批学生毕业,奉中一本率会不会下去,也是看点,格致奉生源已经好过奉中。 四档里这几个区,资源就比较少了,一本率更低些,一般如可以选择按学籍和户籍跨区考的,不会选择四档区县。松江二中一本率能到70%,但二、三志愿有欠缺,所以排在四档区第一位置。 静安和闸北合并,所以新静安区直接跨入二挡行列,市北、市西中至少一家有可能成长为一本率85%+的学校,接下去是育才一本率接近70%,然后是久隆、新中、风华一本率都在50%+到60%+。结构上将更加合理。 1.报名:在学籍学校和其他人一起完成网上报名; 2.确认信息:在3月13日-14日带上相关材料回户籍地招生办确认信息!(由于各区县的确认要求和安排会略有不同,请提前咨询相关招生办,防止漏带资料); 3.填报提前招生录取志愿:统一在“上海招考热线”网站填报; 4.填报统一招生录取志愿:跨区考生必须由考生本人到报考区县招考机构,根据报考区县的招生计划和要求填报志愿。 跨区定位的方法,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A区一模考百分位(去问一下初中班主任,参考校排名也可) 2、定位到A区的高中学校 3、参考往年此类高中的分数线 4、定位到B区的高中学校 5、定位A、B两个区的学校 路程是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问题
总之,是否选跨区考,以及跨区去哪个区考,其实最重要的因素,还是孩子的成绩。所以,打铁还需自身硬,成绩好才是王道! 诚祝各位考生,不管跨区与否,都能考的理想成绩,进入理想高中! 声明:文章转自网络,侵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