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 药用 本品为鹿蹄草科植物鹿蹄草或普通鹿蹄草的干燥全草。 相关名鹿啣、鹿蹄草、鹿啣草、鹿安草、鹿寿茶、大肺筋草、小秦王草。 产地主产于甘肃、陕西、河南、安徽等地。 采纳加工全年均可采挖,除去杂质,晒至叶片较软时,堆置至叶片变紫褐色,晒干。夏、秋二季花开前和花期均可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饮片炮制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抢水洗净,稍润,切段,干燥,筛去灰屑。 性状鉴别本品根茎细长。茎圆柱形或具纵棱,长10~30cm。叶基生,长卵圆形或近圆形,长2~8cm,暗绿色或紫褐色,先端圆或稍尖,全缘或有稀疏的小锯齿,边缘略反卷,上表面有时沿脉具白色的斑纹,下表面有时具白粉。总状花序有花4~10余朵;花半下垂,萼片5,舌形或卵状长圆形;花瓣5,早落,雄蕊10,花药基部有小角,顶孔开裂;花柱外露,有环状突起的柱头盘。蒴果扁球形,直径7~10mm,5纵裂,裂瓣边缘有蛛丝状毛。气微,味淡、微苦。 性味归经苦、甘,平。归肝、肾、肺经。 性能特点本品苦燥泄,甘补虚,性平不偏。入肝、肾经,既祛风湿而通痹止痛,又补肝肾而强筋健骨,还调经止血。入肺经,能补肺止咳。 功效祛风湿,强筋骨,调经止血,补肺止咳。 主治病证(1)风湿痹痛,腰膝酸软。 (2)崩漏经多,白带不止。 (3)肺虚久咳,肺痨咳血。 (4)劳伤吐血,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敷,或鲜品捣敷。 配伍1、常用于风湿日久,痹痛而腰膝无力者,每与白术、羌活、防风、泽泻等同用,或与桑寄生、独活、牛膝、杜仲等配伍。 2、治月经过多、崩漏下血,可配棕榈炭、地榆炭等;治肺痨咯血,可伍白及、阿胶等;治外伤出血,可与三七等研末调敷。 3、治肺虚久咳或肾不纳气之虚喘,常与五味子、百合、百部等配伍。 药理作用本品有有抗炎、降压作用;能扩张心、脑、脾、肾、四肢、耳血管,增加血流量;能明显升高血浆cAMP含量;增强免疫功能;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 使用注意孕妇慎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