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个诸侯争霸的高潮,当时周朝虽然名义上统治天下,但各个诸侯国早已不听周天子号令,相互攻伐、吞并。其中一些实力弱小的诸侯国,接二连三的被周边较大的诸侯国所吞并,最终只剩下秦、赵、楚、晋、齐等超级大国。 根据一些史料记载,在现在山西省中部地区,曾经有一个名叫“仇(qiu)犹”的小国,位于晋国和中山国的夹缝之中。仇犹国的建立者并不是来自中原,而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公元前七世纪前后,原本生活在北方草原的狄族逐渐强大起来,不断进攻中原地区,并且慢慢的迁居到今天山西中部地区。 而狄族之中有一个分支,他们擅长骑射打猎,作战非常勇猛,每次出征战士都喜欢穿一身白衣,因此被称为“白狄”。公元前569年,在部落首领的带领下,白狄在今天盂县附近定居,建立仇犹国。 仇犹国建立之后,立刻遭到了周边诸侯国的入侵,但凭借士兵出色的战斗力,以及盂县周围山势陡峭易守难攻等原因,最终顽强的生存了下来。但仅仅过去一百多年,仇犹国最终还是被强大的晋国吞并。关于仇犹国的灭亡,还要从一口大钟说起…… 《史记·樗里子传》中记载:“智伯之伐仇犹,遗之广车,因随之以兵,仇犹遂亡”。“智伯”指得就是晋国当时的掌权人智瑶,当时他要率领大军讨伐中山国,而仇犹国正好夹在晋国与中山国之间,于是智瑶就打算顺道消灭这个弹丸小国。可有谋臣觐见说,仇犹国虽小但地势险峻很难攻占。 智瑶费尽心思终于想到一招妙计,他派人铸造了一口大钟,送给仇犹国的国君。但仇犹国道路太狭窄无法将大钟运进国都。听说消息之后,仇犹国的国君非常高兴,立刻派人开山修路,结果大钟送到之时,晋国士兵也随之而入,结果可想而知,仇犹国轻而易举就被消灭了。 数千年来,对于仇犹国的记载非常少,最早记录是《史记·樗里子传》,除此之外还有《地括志》也有零星的记载。仇犹国是游牧民族建立的,并没有自己的史料记载,因此留下的遗存甚少,为它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很多人甚至怀疑过,历史上是否真的存在这样一个诸侯国? 2003年夏天,山西省盂县城北在扩建一条公路时,施工工人意外挖出了很多陶器、青铜器碎片。得知工地挖到宝贝的消息后,十里八乡的村民都赶来挖宝,结果惊动了文物部门。山西省考古队赶到后立刻封锁了现场,并进行抢救性发掘。 发掘工作一共持续了一个多月,考古队一共在周围清理出45座墓葬,年代全部为春秋战国时期。出土文物上千件,包括陶器、青铜器和车马器。最让考古队兴奋的是,在一座规模庞大编号“M42”的墓葬中,他们清理出了8把青铜宝剑,这些剑虽然历经2000年,但依旧锋利无比。 与青铜剑同时出土的还有5个青铜鼎。专家介绍说,春秋战国时期,鼎是身份的象征,5鼎应该是士大夫一级别才能使用的。根据出土文物和墓葬规模,考古队初步认定盂县北关墓地,就是消失2000多年神秘仇犹国的墓地,这一结论得到了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伯谦的肯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