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人生应该追求的境界

 喜都逸人 2019-08-16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都在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都怀揣着自己的梦想去塑造人生境界。看世事沧海桑田,品人生雨雪风霜。到底什么是人生应该追求的境界?

      人生境界是一种非常复杂的问题,它包括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不同时代、不同阅的人见解自然不同体康健,心静水,淡泊名利不问得失,或许是人生的一种境界,谁能活得如此境界,谁的一生就活得自在。看重身份的人,往往是地位不高,虚荣心作怪;热衷摆炫耀的人,往往空虚自卑,是自欺欺人。如若身体健康,心无挂碍,夫妻相爱,平安和顺,或许这就是幸福的人。

      由于每个人人生境界的不同追求,自然就会采取不同的人生态度,这便造就了芸芸众生的多彩人生孔子在:“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描述自己一生修养经过的不同阶段和发展过程。用今天的话说,这是一种大彻大悟而又大通的圣灵境界,是在知“真 ”、得“美”而又至“善”之后达到的真善美的高度统一。也是儒家梦寐以求的最高境界

      孔子认为人生的境界是:“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有人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淡泊宁静,因为淡泊可以明志,宁静可以致远有人认为是放下,因为人生的痛苦源于内心的执着,只有学会放下,人生才会开启另一扇窗。做为一个自然人,人性的弱点是否认不了的,了更好的活着,谁都有贪念,只有找到利与义最佳平衡,才可以现人生美好境界

      老子主张人生不要刻意追求什么,应当一切顺其自然,即应当无为。他认为世界的本原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人生的准则是惟道是从,具体说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顺应自然而为,不是有意去为,故称"无为

      墨子,严于律已,注重实践,以"兼爱"作为人生的最高准则。一是博爱众生。墨子说: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意思是,实行兼爱相利,是直接利人,同时也间接利已,自己也受兼爱之利。二是苦行救世。子独苦而为义。为实行兼爱目标,墨子栖栖惶惶,奔走各国,宣传非攻,即制止战争。 三是勤俭节用,主张节葬”。

      近代冯友兰先认为,人生境界有高低之分,觉解多者,其境界高,觉解少者,其境界低。根据人的觉解程度的不同,将人生境界从低到高划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天地境界,也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乃是最高的境界。

      西方人崇尚理性。他们认为用理性驯服欲望、使欲望得到节制、既不禁欲也不纵欲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苏格拉底倡导“认识你自己”。柏拉图认为“哲学王”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亚里士多德则强调人的理性天然的高于情欲,因此应该成为统治者。尼采则强调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超人境界”。也有人曾把人生分为三境界:情欲境界以一时的苦乐、欲望为行事标准;善恶境界有是非观念,并能管住自己,以功利标准或是非善恶标准为行事标准宗教境界能“从心所欲不逾矩”,老练、安详,饱经风霜

      现代物欲横流的商品社会,充满竞争,充满诱惑,也充满无奈。缺少的是人心的一份宁静,一份淡泊,一份平淡。在绝大多数人看来,拥有车、别墅金钱、地位、名气才世间最幸福的人可事实告诉我们,一个热衷于追求地位的人在得到某种地位之后,会产生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一个热衷于追求金钱的人拥有了财富之后,会有另一种“一无所有”的感觉。在别人看来,他们实在是幸福美满,可他们自己的内心却可能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所以很多人提倡追求一种平淡境界。因为,平淡使人免受追逐名利苦,平淡使人远离虚伪和奸诈;平淡使人知足常乐;平淡使人从容面对人生所以,平淡生活的本真,平淡能让人心灵重归宁静

      人生之初,心灵纯洁无瑕,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看山识山,看水识水。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渐多,就发现这个世界越来越复杂,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看山也不再是单纯的山,不再是单纯的水一切都是人的主观意志的载体一个人倘若停留在人生的这一阶段就会这山望了那山高,不停地攀此。绞尽脑汁,机关算尽,拼命奔波劳碌结果还是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于是抱恨终生。但有人通过自己的修练,茅塞顿开,回归自然。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面对芜杂世俗之事,淡定从容,一笑了之这个时候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

       人生在世恍如一梦,生不由己、世事无常。家庭出生的基础,生存成长的条件,追求目标的不同教育程度的差异构成了人生的不同境界有的人一辈子都在忧愁、烦恼、痛苦、悲伤中度过;有的人醉生梦死得过且过,放纵一生浪费生命;有的人为权、为财、为名拼搏一生,失去了好多人生应有的快乐;有的人不受世俗名利的羁绊、不受情感的困扰、不受生死的胁迫,超然物外,活的坦荡从容;有的人,有个性,有信仰,心中淡定清宁笑对世间百态,无惑、无惧,人生清心寡欲,潇洒乐观。

      人生境界的不同和差异,导致对世界的认识程度不同这就是人生的“三观”。人生的一切痛苦、烦恼皆出于迷惑,皆因不能客观地看待世界、不能正确地对待自身的欲望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偏见、误解、私利必然要遮蔽理性;受所处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主观欲求与客观现实总不能一致,随之而来便是痛苦、烦恼与悲伤,为名所累、为利所绊、为情所困、为权所变不能获得真正的解脱。

      现实生活之中,我们客观的去衡量一个人是否幸福看什么?不是依据他的权势、财富与名声,而是看他是否从心灵上得到解脱,如果不能获得解脱,这些东西只能成为禁锢其灵魂的桎梏,而非实现幸福的手段一个人不能成为自己灵魂的主人,外在的东西对其而言又有什么意义呢?如果人的一生被贪欲之心而身心疲惫,那人生还有什么乐趣可言呢?

       有人说人的眼睛是有两种功能的,一是看外面的世界,二是看自己的内心世界。一般人往往把第一种功能发挥得更淋漓,于是在比较中很苦脑。尤其是现在社会,外面看得多了,内心世界自然就更难宁静。而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世界的大多是有一定境界的人。这种人不在外在的这些东西,而在乎追求内心宁静。他们心无杂念,行为端正有着坚定的意志,做事深思熟虑的态度,遇事处变不惊的风度,脱俗超凡淡定从容。这是人生应有的境界。

      人生随缘是一种达观感恩是一种洒脱随缘是以主动的态度去耕耘自然的态度去收获生活经历和亲身磨炼教人懂得,盛气凌人、恃才自傲、直来直去,绝非是处世之道。低调处世、心怀感恩、慈善仁爱、洒脱真诚,是人生的成熟人与人之间,聚散匆匆,是非恩怨,沧海一笑释然开怀,想开看淡,是人生应有的境界

      常言道:海纳百川,永不干涸。量小非君子,胸大可容人。做人大度,方能大气;胸怀博大,可容世界。水利万物而不争。最高的修行就象水的品性一样,泽及万物而不争名利。正所谓“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当我们在为做一件事情左右为难或心不在焉之时,当我们心生恶念、心浮气躁之时,当我们功成名就滋长虚荣心、功利心之时,就去想想,厚德载物的道理。这是人生应有的境界。

      “问心无愧“是做人的原则。出来混总就是要还的。”千万不可小视“愧”字。愧疚,轻则会让内心失去安宁,重则会让人人性遭到破坏,更严重则会人品腐臭变质如果欺骗他人、忘恩负义、损人利己、不择手段,内心肮脏,做事缺德,那就会遭到天遣和报应。所以做人要讲良心。心安是福。要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只要修本正心,不为外物迷惑,处世认真,待人诚,不贪太占便宜,不以狡诈算计为能事,慎终如始,就会问心无愧。无愧者的心如朗朗天空,如清清泉水,如莹莹玉石,一尘不染,净洁无暇,洒脱从容,活得坦荡。是人生应有的境界。

      人生没有最高境界,只有更高境界。惟愿我们能够不断的去追求一种人生的崇高境界,豁达乐观的笑对人生,坦荡洒脱的活好自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