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西一块农田塌方出现“无底洞”,考古队:下面埋着薛仁贵五世祖

 泊木沐 2019-08-16

导读:山西简称“晋”,因为早在春秋时期,这里就是当时最大的诸侯国之一晋国的所在地。山西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不仅历史悠久,地下文物遗存更是丰富,在近几十年中,涌现了一批国家级考古发现,如晋侯墓地、北魏皇家遗址、大河口西周墓地等等。

万荣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与陕西省交界,是真正的中华民族发源地之一。根据《蒲州府志》记载,上古时期,轩辕黄帝为了祭拜后土圣母,在万荣县境内修建了祭坛,后世称为“后土祠”。到了汉朝时期,祭拜后土祠成了定制,皇帝每三年就要祭拜一次,史书记载,光是汉武帝就曾前往祭拜过七次。

2017年夏天,万荣县的一位农民在自家田地里浇地时,突然塌方出现一个黑洞,不管流进去多少水洞都没有满,好像一个“无底洞”。事情传开之后,引起了当地文物部门的注意,专家怀疑农田下方应该存在古墓或者古代遗址。

为了弄清楚情况,考古队立刻赶到现场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塌方的农田下方有一座规模庞大的砖室墓,发现洞口的地方正是墓室的券顶。为了保护古墓,考古队决定展开抢救性发掘。清理完墓葬残存的封土之后,考古队发现古墓曾经多次被盗,破坏严重,浇地塌方的地方就是一处古代盗墓贼留下的盗洞。

经过几个月的发掘,考古队发现这座大墓全长超过50米,由墓道、天井、墓室、耳室等多部分组成。专家介绍说,根据墓葬形制和规模,最初认定应该是一座南北朝时期的贵族墓。由于被盗严重,墓中出土的文物多为陶器、瓷器、石器,总计有380件(套)。

其中最让考古队员兴奋的发现就是两件石质文物,一是墓主人的石椁,一是一盒石质的墓志铭。专家介绍说,在古代石椁的使用有严格的等级限制,一般只有高官显贵或者皇室成员才能使用。而墓志的发现,是揭开墓主人身份的关键。

通过对墓志铭的研究,考古队得知这座大墓的主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北魏的汾州刺史薛怀吉。据记载,薛怀吉出生于北朝显赫的薛氏家族,少年就随军出战,因为立功先后被朝廷册封为镇远将军、汾州刺史,公元523年,薛怀吉病死于汾州刺史,三年之后归葬于故乡。

考古专家介绍说,薛怀吉墓虽然被盗严重,出土的文物有限,但墓葬的形制和墓中出土的壁画,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为研究同时期北朝的历史和丧葬制度,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材料。而且薛怀吉墓有明确纪年,这在动荡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是非常罕见的,为北朝隋唐时期墓葬断代提供了又一准确的年代标尺。

薛怀吉墓志铭的内容公布之后,还引来了历史专家的关注,他们通过对《魏书·薛安都传》的研究后发现,薛怀吉的父亲薛真度与北魏河东王薛安都是从祖兄弟,这在南北朝的很多史书中都有记载。《旧唐书·薛仁贵传》记载,薛安都是薛仁贵的六世祖,薛怀吉按照家族关系,当为薛仁贵的五世祖。薛怀吉墓的发掘及墓志的发现,再次印证了正史记载,补充了相关历史信息,对南北朝历史文化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