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对三国人物的见解(9)——荀攸

 金色年华554 2019-08-16

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虽颜子、宁武不能过也。——曹操

荀攸字公达,荀彧之侄,不过年龄比荀彧要大,是曹操五大谋士之一。一生计谋百出,被曹操称之为“谋主”。

在《三国演义》中,荀攸并不出色,光芒可以说全给了郭嘉。但在史实中,荀攸为曹操出了无数的计谋。

浅谈对三国人物的见解(9)——荀攸

游戏中对荀攸的注解

早期,荀攸还在中央的时候,那时董卓乱政。荀攸等人密谋行刺董卓,但被发觉而下狱。在狱中,荀攸言语饮食自若,恰好碰上董卓被杀而得以免罪。弃官返归,又被官府征召,考试名列优等,升迁为任城相,没有赴任。荀攸因蜀汉地险城坚,人民生活殷实,于是请求担任蜀郡太守,因道路不通,停驻在荆州。之后,曹操迎天子到许昌,荀攸就来投靠曹操。开始谋主生涯。在之前,就可以看出荀攸的坦然自若。

浅谈对三国人物的见解(9)——荀攸

接下来说荀攸的主要的几次计策。

第一个说的是下邳之战。《三国演义》中的水淹下邳这一计是由郭嘉所说,正史中其实是由荀攸和郭嘉共同所献。那时,曹操自宛征讨吕布,到了下邳,吕布败退,固守城池,曹操进攻,没有拿下,连续作战,士兵疲惫,曹操想收兵撤退。荀攸和郭嘉共同劝说,并献上水淹之计。

接着说的是对袁绍之战。荀攸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声东击西、解救白马的作战方略。曹操听从荀攸建议,先假装攻打袁绍军后方,待其分兵后再率轻骑袭击白马,最后由关羽斩杀颜良。之后,又巧妙应用粮草辎重引诱袁军,等到他们阵型大乱时,发动攻击,最后大破袁军,文丑也被斩杀。在与袁绍在官渡进行对峙时,建议截粮。在许攸来投城后,劝曹操听从许攸的计策。在袁绍死后,很多人认为北方不足为虑应该先攻打刘表的时候,荀攸劝说要利用二袁内讧来全取黄河以北。

之后荀攸也基本都在后方了。不过他的好友钟繇在荀攸死后整理荀攸前后设的奇策共十二计,可惜钟繇整理未全就去世了,故后世不得而知。我觉得这十二策如果出世可以与三十六计媲美。

浅谈对三国人物的见解(9)——荀攸

其实我对荀攸这个人总体来说是不太熟悉的,但从曹操等人的评价中就可以看出荀攸的作用和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