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并不强迫或期望某一种解读。大学文化资源乃社会公器,故我们毅然决然予以公开。”——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 74年前的今天,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的8年里,大片国土沦陷,数千万同胞伤亡。 8年沦陷区的历史,被当时日本陆军总司令部设立的“华北交通株式会社”以35000多张宣传报道用的照片所记录下来。这批资料在日本战后混乱时期由京都大学保管,今藏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 这些照片几乎没有战争场景,主要是记录华北地区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状况、城市风土人情、民俗文化及文物等信息,多角度展现了80年前中国华北地区的景观概况。 “华北交通”照片集 在目前公开的照片中,关于“华北交通株式会社”总部所在地北平的照片占了一大半。 城市 时间不详,崇文门。 1938年10月,城墙。 1938年12月,西直门外五塔寺。 1938年2月,燕京大学。 1939年1月,陶器店。 1945年2月,隆福寺书店(文奎堂)。 民俗文化 1938年3月,孔子祭。 1939年2月,正月里,财神庙中的人头戴一簇花。 时间不详,前门商铺的节日花灯。 ![]() 拍摄时间不详,葬礼。 市井生活 ![]() 1938年3月,算卦。 ![]() 1938年4月,天桥附近的孩子们。 ![]() 1938年5月,在北京生活的日本人。 ![]() 1938年6月,前门站女警。 1938年4月,做体操的小学生。 1938年10月,中国家庭。 1939年6月19日,夏日什刹海小食地摊。 1940年2月,采集天然冰块的小贩。 人物 1938年5月,卖鸟的少年。 1939年6月,米店掌柜。 1939年2月,正阳门车站播报女孩。 1938年10月,旦角化妆(于新剧场)。 1939年6月19日,隆福寺街锡雕工人。 1939年4月,“华北交通株式会社”成立,它在建设和管理华北的交通的同时,还成立了教育机构,并针对日本人发行画报,进行报道宣传工作。 所以该公司的职员除记录北平画面以外,也拍摄了华北铁路沿线重要城镇的画面。 天津1940年7月,卸船作业。 济南1939年5月12日,二马路附近。 青岛1938年8月,海滨所见。 太原拍摄时间不详,施粥煤所。 大同1940年6月,大同炭田。 张家口1939年11月,大境门外,休息的骆驼。 徐州1940年2月,旧黄河河堤。 开封1939年5月,寺后街鼓楼。 清化1940年4月4日,航拍山区S字形的丹河。 山海关1940年3月,巴士经过天下第一关。 唐山1938年6月,华新纺织工厂。 益都1936年9月,云门山顶道观。 运城1940年12月,关帝庙前的石像。 海州1940年10月,手织绳纺锤。 (注:图片资料中登记的时间为日本昭和天皇纪年。) -The End- 图片来源: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 编辑:李凯祥 日语校对:郑永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