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汪全平 | 荷 在 我 心 中

 聚力阅读 2020-06-28

荷 在 我 心 中

汪全平

荷花是我国的名花之一,有“水中芙蓉”、“花中仙子”之美誉,古人还称之为“静友”、“静客”。荷花是吉祥的花卉,象征着廉洁、高洁,还象征着和平、和谐、生命、太阳、寂静与连绵不绝、和和美美等。在佛教中,荷花被视为“佛花”,代表着吉祥、平安、崇高、圣洁、光明、贞静等意,佛教中的天堂是荷花盛开的地方。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多以荷花为题,挥毫作画,题诗唱和,留下了许多传世佳作。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朱自清的散文代表作《荷塘月色》,使我们领略了荷花的诗情画意之美。“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美术史上擅画荷花的画家很多,元代的王冕,从小家境贫困,一边放牛,一边自学画画,他用树枝当笔,用大地当纸,画出了荷花的天真和浪漫,终成一代大家。明末清初的八大山人,笔底的荷花简约、冷逸,夸张而不失范,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永恒魅力。现代画家张大千的荷花,取法敦煌壁画,融合写生和泼彩,所画荷花芬芳如玉,有仙风道骨之感。潘天寿的写意墨荷,力能扛鼎,如铁打铜铸,摄人心魄,极富现代审美情趣。荷花还常出现在民间艺术如刺绣、年画里,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祥瑞之花。

荷花有极强的生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无论南北水域,均能顽强生长。从我记事开始,荷花的美就一直留在记忆深处,那清新而芬芳的花儿,花瓣似锦如玉,色彩多为粉红、曙红或白色,艳而不俗,清香缕缕 ,温馨自然,犹如青春少女,娇羞而动人。荷叶或大如面盆,或圆如蒲扇,小荷如茨菇,各具风姿。莲蓬居于花瓣的中心,初为鹅黄色,随着花瓣的脱落,颜色渐渐变深,由黄变为草绿,再由草绿变成翠绿、墨绿。莲蓬像一只小鸟,不断地成长、成熟,虽无翅膀,却早已飞到了人们的心里。莲蕊是丝状,丝的顶端是芝麻粒大小的圆珠,色泽优美,鲜嫩的黄色,可爱地令人驻足不前。一年一度花开日,花开开落是春秋。

莲荷全身都是宝,荷叶可入药,莲子和藕是营养丰富的食物,面对大自然的恩赐,我拿起画笔,或泼墨、或勾勒,或泼彩,寄情写意。这一段时间,正是高温酷暑日,愿画一片荷,给你送一缕清凉!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附作者所画荷

点击进入【聚力·良品遇见健康生活

➢➣➢

作者简介

汪全平,1963年生,安徽怀宁人。自幼喜爱绘画。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师毕业后留校任教,之后考入安徽教育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毕业后从事美术教学工作三十多年。近年来,至桂林、婺源、查济、云台山、沂蒙山写生及教学。1996年加入安徽省美术家协会,1999年破格晋升为高级讲师。美术作品先后多次发表于《美术报》《中国书画报》《书与画》《美术大观》《中国教育报》《书画世界》《安徽日报》《合肥晚报》等各级报刊。论文及散文发表于《中国书画报》《教育文汇》《师范教育》等报刊。

汪全平 | 少年记事——连环画

聚力

热点

聚力阅读年选文集 《精短散文佳篇选萃2019》

征稿/征订 进行中......

点击此处进入,了解详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