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溪穴位的作用功效1

 钟家台 2019-08-16

太溪穴位的作用功效1

太溪穴归属足少阴肾经,有治疗失眠健忘、咳嗽气喘、月经不调、牙痛、阳痿、手脚冰凉,祛斑祛痘、美白肌肤等作用。太溪穴的位置:脚内踝后缘的凹陷当中,详见本文图解太溪穴的准确位置图及穴位疗法。

    【太溪穴的准确位置图】

    【图解太溪穴的位置】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足内踝(高点)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即:脚内踝后缘的凹陷当中)。

 

    【穴位解剖】有胫后动、静脉;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当胫神经之经过处。

    【穴名解说】

    【太溪穴】 Tài xī(KI3),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足少阴肾经。输(土)、肾经俞穴、原穴。别名:大溪穴,吕细穴。

    【穴位含义】肾经水液在此形成较大的溪水。

    1、“太溪穴”。“太”,大也。“溪”,溪流也。该穴名意指肾经水液在此形成较大的溪水。本穴物质为然谷穴传来的冷降之水,至本穴后,冷降水液形成了较为宽大的浅溪,故名“太溪穴”。大溪名意与此穴同。

    2、“吕细穴”。“吕”,古代音乐十二律中的阴律也,总称六吕,此指穴内物质为纯阴之液。“细”,弱也、小也。吕细一名意在形容穴内流行的地部经水水面宽大而流动缓慢,故名“吕细穴”。

    3、“肾经俞”。“俞”,输也。本穴为肾经经水的传输之处,故为肾经俞穴。

    4、“肾经原”。“原”,本源、根源也。本穴输出的地部经水真正表现出肾经气血的本源特性,故为肾经原穴。

5、本穴属土。属土,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地部流行的经水,其变化为进一步的气化散热,表现出土的长养特征,故其属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