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颈动脉斑块

 施永新 2019-08-16
概述

颈动脉斑块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好发于颈总动脉分叉处。目前认为与老年人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

就诊科室

血管外科、神经科

临床症状

可无症状,严重者有一过性单侧肢体感觉、运动障碍、单眼失明、失语等。

危害

影响脑血液循环,重症者可致脑血栓。

并发症

偏瘫等。

检查

B超检查、脑血管造影、脑血流图、CT等。

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B超、血管造影检查可诊断。

饮食建议

给予低盐、低脂饮食,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忌烟酒。

治疗原则

本病多采用低脂低糖饮食、降压降脂药物等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

治愈性

经治疗,可改善症状。

病因

查看病因详情 >
病因

本病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下面因素有关。
1.脂代谢异常 高脂血症是公认的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
2.高血压: 高血压主要通过损伤血管内皮,产生和加速动脉粥样硬化。
3.糖尿病(包括糖耐量异常): 糖尿病为血糖代谢紊乱性疾病,易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斑块形成。
4.吸烟 :吸烟(或烟雾暴露)会造成血小板功能障碍,进而破坏血管内皮细胞。
5.遗传因素: 动脉粥样硬化有家族聚集现象,多种基因均可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6.年龄 :动脉粥样硬化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7.其他因素:其他的一些危险因素包括 大量饮酒、肥胖症、微量元素摄取异常、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等。

查看病因详情 >
流行病学

多发于60岁以上有吸烟史的男性。

症状与诊断

查看症状与诊断详情 >
典型症状

根据是否产生相关的脑缺血症状,分为有症状性和无症状性两大类(同颈动脉狭窄):
1.症状性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可表现为一过性单侧肢体感觉、运动障碍,单眼失明或失语等,一般仅持续数分钟,发病后24小时内完全恢复。发作过后查体无明确阳性体征,影像学检查无局灶性病变。
(2)缺血性脑卒中:常见临床症状有一侧肢体感觉和(或)运动障碍、失语,严重者可出现昏迷。查体可有相应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影像学检查可见局灶性病变。
2.无症状性
许多颈动脉硬化性疾病患者临床上没有任何神经系统症状,或仅有一些非特异性表现,如头晕、头痛、晕厥等。

查看症状与诊断详情 >
诊断依据

临床上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来确定是否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治疗

查看治疗详情 >
治疗方针

控制危险因素;给予抗凝、抗血小板等药物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

查看治疗详情 >
药物治疗

1.控制血压、血糖、血脂。
2.抗血小板治疗:预防性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可显著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可每日口服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
3.强化降脂治疗:多项临床研究均证实他汀类药物可稳定斑块、显著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可根据患者LDL-C水平及是否合并其他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酌情使用他汀类药物控制血脂。服用过程中需定期监测肝酶、肌酶的变化。

查看治疗详情 >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目的是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
1.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手术剥离增厚的颈动脉内膜及硬化斑块,多在全麻下进行,要求患者无较严重的心、肺或其他系统性疾病。
2.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为微创手术,于病变位置放置支架,撑开狭窄的血管壁,使病变的血流恢复通畅,局部麻醉下即可完成,适合合并严重基础疾病无法耐受全麻手术的患者。术前3~5天需口服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重抗血小板治疗。

查看治疗详情 >
预后情况

经治疗,可缓解症状,轻症者预后较好。

护理

日常护理

1.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剧烈运动。
2.遵医嘱服药,定期监测血压、血脂、血糖等,出现不适及时就医。
3.避免重体力劳动及过度劳累。

饮食调理

避免高脂、高盐、高糖饮食,给予清淡、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忌烟酒、浓茶、咖啡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