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古城墙,迄今为止,发现有两处。 一、鹿城岗古城遗址的古城墙。 鹿城岗古城遗址 鹿城岗遗址位于邢台市西北20公里处的西沙窝村,为西周时期所建,南北约640米,东西约700米,呈不规则方形,是邢国古城遗迹。现如今,地面仍保留有高大的夯土城墙,最高处距地面约6米。西城墙大部分残留、北城墙残留西端,南城墙残留一段,中部有一豁口,应为南城门位置。2013年5月,鹿城岗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鹿城岗古城城墙 二、现邢台城区残存的明代修筑的砖石城墙。 此处城墙的修建始于东晋时期,由石勒在此地建立后赵政权,历时十八年建成邢台古城 (建平城)。据沈括《梦溪笔谈》记载,石勒修建襄国城,其城墙可卧牛,故称卧牛城。后赵灭亡后,唐宋时期,古邢台一直是州、郡、县的治所,元代改为顺德府。至明代,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嵩县王守诚来顺德府,对城墙进行大规模的建设。将城墙从原“九里三十步”增至“十三里二十丈”,把夯土易以砖石,以青石为基础,“石基高丈,砖面三复,厚入七进,高三丈五尺有奇”,并增建楼台警铺,于四隅增修马道。在城墙东西南三面修建护城河两道,北侧由于有一条牛尾河,则只修建了一道护城河。这次建设,确定了顺德府府城最终的状态。“新顺德府城周十三里20丈。有东西南北四门各四重,另有小北门一座,共计城门17道,城墙上建有城门楼4座,箭楼14座,角楼4座,总计城门楼、魁星楼、箭楼、角楼27座。” 古城经王守诚大规模修整之后,更加雄伟恢弘,以至于当时有人在参观顺德府府城之后发出“仅京城与是”的感叹。此后的几百年中,邢台城虽经多次维护,但都是在王守诚时期的城池基础上进行的小规模改建。可以说,邢台古城是在此时定型。 清咸丰年间(公元1851-1861年),对南关寨城进行了重修。南关一带的居民擅长于经商贸易,寨城的修筑更促进了顺德府集市的发展。到清代后期,南关被誉为“九省冠盖通行之路,百产菁华聚会之区,烟火万家,客商辐辏,畿南重镇,天府娩雄。”此处素有邢台好南关之称,也是当时全国最大的皮毛集散地。 直到解放前夕,古城都完好无损。解放邢台是中国解放战争中,唯一采用古代架云梯攻城方式的战役,可见邢台城防之坚固。 古城之殇 解放前的邢台古城保存之完好,在全国来讲屈指可数。但解放后的天灾人祸,使一座历经千年的古城遭遇灭顶之灾,消亡殆尽。 1945年9月24日,邢台解放,9月25日,邢台市政府成立。 1945年10月11日,邢台市政府、警备区、县政府联合颁布告示:要求各街、村动员群众拆毁城墙、碉堡及一切可供敌人利用的设施。邢台县出动3000多群众突击6天,拆毁了邢台古城墙所有的关隘要塞和明碉暗堡、角楼、箭楼、鹿角丫叉、南关寨城。 之后,自1947年-2007年60年间,人为拆除了大部分城墙(仅余残段)及所有城门,填平了护城河。1966年3月的邢台大地震、1966年的“破四旧”和1988年邢台鞋厂仓库(重点文物单位开元寺第二大殿当成了仓库)的两次火灾对古城多次造成毁灭性损害。众多名胜古迹被随意破坏,清风楼、顺德府衙、邢台县衙、开元寺、天宁寺、净土寺、文庙、武庙、城隍庙、火神庙、魁星阁、龙岗书院、育英书院、王本固故居、龙兴观、豫让桥、塔坟等等邢台古城珍贵文物无一幸免,均遭到不同程度破坏。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可媲美少林寺塔林的邢台塔坟,上百座古塔至今已荡然无存。 古城残余 现如今位于邢台市桥东区的邢台历史文化公园内,仍保留着约240米古城墙残段。 另有:古城南门东侧残段(今仿古街火神庙南侧)、北墙部分残段(原北门西侧,今预制件厂院内,石基、土台仍存)等7处。这7处古城遗存,均为几百年乃至上千年前的古建筑。 当然,虽遭严重破坏,作为一座数千年历史的古城,仍有不少有价值的文物被保存下来,仅市区内就有几十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明清时期的古街巷、古街区仍然成片存在。市区周边,也还有更多许多遗址、遗存。随着如今邢台市创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复兴古城活力的政策的实施,这些珍贵的文物将得到更好的保存。 古城之痛 邢台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距今已有3500年的建城史。 是华北的第一座城市,也是中国十大古都之一(位列全国第三)。她是中国最早的一批城市和古都之一,被专家誉为“先商之渊、祖乙之都,邢侯之国”。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邢台人民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文明,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但是邢台并没有及时进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行列,建城史远短于邢台的邯郸、保定、承德等城市都已获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称号,不能不说这是邢台发展中的一大憾事,是一座古城的切肤之痛。 古城价值 古城墙及城内的各种古建筑形象地记录了古代军事政治制度、民族地域关系及工程技术、环境变迁等重要的历史信息,是邢台人民智慧的结晶、辛劳付出的成果,是邢台人民文明发展历史的重要载体。这些遗存,历经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岁月的洗礼,具有无可估量的重要价值。它们的损毁,无法用复制品替代。作为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的象征,这些古建筑拥有多重价值和功能,它们不仅能够传授知识,启迪智慧,还能够弘扬民族文化、延续历史文脉。所以,对这些文物的保护已刻不容缓,而今的邢台市政府也已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 古城希望 2016年,邢台市启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创建计划,顺德府衙等古城部分核心建筑将被恢复重建。 2018年4月20日,《邢台市古城更新复兴规划》项目由天津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标,于2018年8月14日获邢台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审议通过。 《邢台市古城更新复兴规划》是在创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复兴古城活力的背景下而出台的。该规划以打造邢台城市名片、展示灿烂悠久的邢襄文化、完善城市文化载体为目标,将延续邢台城市文脉、保留文化基因,发展邢台特色文化,改善老城居民民生需求,补足老城区基础设施短板、提高公共服务水平,逐步提升城市居民的幸福感。 随着古城复兴规划的实施,邢台将进一步延续历史文脉,留住城市记忆。一座3500余年历史的古城,将传承古老历史、焕发更新生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