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西安相继建成运营四条地铁线路,通车里程126公里,今年日均客运量达到253万人次,每公里客流强度持续位居全国第一。 在2017年国家级新区被西安代管之前,西安轨道交通的连接就已先行一步——西安第二条东西交通大动脉——地铁五号线全面动工。 西安地铁五号线西起交大创新港,交大创新港位于沣西新城,是中国第一座真正意义上没有围墙的大学以现代化的设计,开放的校区,构建出二十一世纪新的大学形态,也被看做成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西交大样板”。 东至西安东站,西安东站(在原纺织城站位置改建)是西安市规划建设的特大火车站,被称为“世界东站”:集高铁、城际、普速客运列车为一体的特大型火车站;五号线全长45.37千米,规划换乘站点共达11个,预计投资95亿,分为一期和二期工程,为西安地铁纵横西安东西的第二条轨道交通。 高清线路图(横看) 地铁5号线二期站点(从西向东):交大创新港站→曹家滩站→王道站→丝绸小镇站→西马坊站→会展站→中央公园站→文教园站→张旺渠站→牛角村站→镐京站→丰镐村站→周吴村站→和平村站 据最新工程进度消息,西安地铁五号线一期已基本修建完成,在今年4月份对外进行站台名字的征集以及站台修建意见;二期工程已修至沣西新城(长安高桥街道)交大创新港,整体通车时间将在明年实现。 跨了多个区域的这条地铁线上,还分布着多个重量级的城市工程,包括西成高铁、昆明路快速干道、阿房宫遗址、多个国家级产业园等。 这条大西安的第二条东西向骨干线路全线建成通车后,将与西安地铁1号线共同组成西安市东西向的通道,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沣西新城将与西安主城区更加密切地连结起来,同步脉动,对于打通城市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西咸一体化”融合再进一步 交通是重要力量 城市一体化,交通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它通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公路、快速路、城际等相互融通的交通网络,从而缩短城市空间距离。 目前,“西咸一体”在交通一体化上再进一步:渭河,将再建一座跨河大桥,直接连接起咸阳高新区与沣西新城,带动这两个既具有互补性的产业新城。根据规划,这座跨渭河大桥,将于2020年与地铁五号线同步开通。 “西安兴则关中兴,关中兴则西北兴”。作为国家级新区,西咸新区就成为西安和咸阳之间最重要的区域。 那么,地铁五号线终点所在位置的沣西新城,是以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主城功能新区和生态田园新城”为目标,重点发展高新技术研发和孵化、体育、会展商务、文化旅游、现代农业等产业。一河之隔,就是咸阳高新区和兴平市。 作为咸阳西部重要产业基地,咸阳高新区也是县级市兴平市和咸阳西部门户。未来,跨越渭河大桥后可直接换乘地铁五号线,直达西安主城。 地铁五号线,是咸阳市与沣东新城的重要连接点,更是咸阳高新区和文教园的零距离对接点。地铁五号线的修建,能够借助沣东新城及大西安的人才和科研优势,更好地服务地方发展,促进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这条特殊的线路,让“西咸一体”在交通一体化上将再进一步,预计与地铁五号线同期开通的跨渭河大桥,等同于将地铁修到了咸阳市门口。 从城市郊区到大西安的文教高地 城市发展新标准 地铁五号线途径的站点中,存在着西咸新区的一个“超级园区”——西咸国际文教园。 作为国家级新区的西咸新区,大家熟知五大新城,却少有人知道西咸新区有两个“超级园区”:一个是丝路经济能源金融贸易园区,一个是西咸国际文教园。前者,是西咸新区管委会所在地,目的是为“建设大西北重要能源金融中心'。 西咸国际文教园,则是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陕西西咸新区的批复》中关于“着力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支点”和国家发改委《陕西西咸新区总体方案》中关于“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试验区”的要求,在2014年1月22日正式设立。 西咸国际文教区的地理位置◎图自网络 从管理运作方式来看,西咸文教园是西咸新区管委会派出机构,履行区域开发、建设和管理职能,与文旅集团合署办公,实行“一套机构、两块牌子”。 从自然和文化资源上来看,西咸文教区的自然资源相当丰厚:包括沣河、沙河、花溪水系的15公里水廊道,以及一万亩的生态农林;同时,园区毗邻丰、镐遗址、沙河古桥等重要历史文化要素,与华侨城欢乐谷等一河之隔 。 西咸国际文教园规划◎图自网络 作为大西安新中心新轴线上的“高尚生活功能区”,西咸文教园以“最生态的环境、最舒适的尺度、最完善的配套、最宜居的住所、最强的归属感”的“五个最”规划建设标准。 重点发展高端房地产业、配套国际社区的现代服务业,适度发展区域性总部经济、建设以高端人居、度假旅游、智慧社区、生态社区、康养社区为核心的健康人居示范区。 西咸文化教育园,是作为大西安新轴线文化建设的重要支点和陕西具有国际特色的丝绸文化教育新市镇,肩负着建设大西安对外开放的使命。这些,从标志性的落户项目和重点投资建设可以看出来。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