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明朝末年,来自东北白山黑水间的女真部落逐渐发展壮大,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在赫图阿拉登基称汗,建立了后金政权,开始公开与明朝对抗。 此后,努尔哈赤率领八旗军队在辽东纵横驰骋,连续攻下明朝数十座城池,在萨尔浒之战后,努尔哈赤将后金都城迁到沈阳,并改名为“盛京”。 根据《满文老档》记载,努尔哈赤是在1625年3月迁都沈阳,到1626年8月病死,前后有一年多的时间,这段时间里努尔哈赤和他的妃嫔住在哪里呢?是否住在由他亲自下令修建的沈阳故宫中呢? 历史专家介绍说,清朝早期时候,皇室的宫殿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宫是休息居住的场所,而殿是处理政务的办公地。因此沈阳故宫应该只是办公场所,至于努尔哈赤的住所应该另有别处。 上世纪80年代,历史研究专家偶然间在档案馆内,发现了一张清朝时期绘制的盛京(现在沈阳)地图——《盛京城阙图》,上面一处宅院旁边清楚的标注着“太祖居住的宫”。根据这一发现,历史专家推断,清太祖努尔哈赤迁都沈阳之后,正如史料记载的一样,住进了故宫外的一处名为“罕王宫”的院落。 努尔哈赤死后,罕王宫被改成“福晋衙门”,用于安置他生前的一些妃嫔。1644年,清朝政权入关,远在沈阳的罕王宫逐渐被人遗忘,直到后来踪迹全无,距今已经消失了300多年。 2012年,沈阳市考古队在北中街路北意外发现了两座清代建筑遗址,经过发掘清理之后,认定其中一座建筑就是消失300年的罕王宫,另外一座是豫亲王多铎的王府。考古发掘显示,罕王宫建造的非常简陋,只有两进院落,占地面积仅2000平米左右,当时一起发掘的豫亲王府遗址不论规模、用料都要比罕王宫奢华的多。 为什么努尔哈赤放着舒服的故宫不住,偏偏要住在简陋的罕王宫内呢?历史专家仔细研究了《盛京城阙图》上罕王宫的位置,发现它距离明代沈阳城的北门(镇边门)非常近,从罕王宫的后门出来立刻就能出城,更像一个“门房”。 清史专家表示,努尔哈赤当时迁都到沈阳是一个相对冒险的举动,因为沈阳距离明朝和清朝的对峙地点辽东非常的近,如果战事稍有不利很可能再次落入明朝之手。对于这一点努尔哈赤也心知肚明,因此他将自己的寝宫选择在城门边上,就是方便城池陷落时的逃跑,从沈阳城北门出去之后就是抚顺,很容易回到清朝的发祥地——抚顺新宾满族自治县。 即便居住到了罕王宫,努尔哈赤还是不太放心,他又安排专门的军队负责守卫罕王宫,并且禁止任何人在夜间进去罕王宫,如果遇到敌人进攻的紧急情况,就敲击云板报警,如果是好消息就敲鼓通报。这种传递消息的方式,在古代皇宫里十分少见。 努尔哈赤如此谨慎小心的做法,也遭到了一些史学家的嘲笑,他们认为努尔哈赤可算是所有开国皇帝中最谨小慎微,最胆小的一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