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临摹之四——多遍复加(二) 黄宾虹先生天下独步,他的画既清楚又模糊:清楚即一笔一墨摆上去,精神、意 理、情态、法度历历可辨;又模糊即层层关联,浑然天成,难解难分。可以说,清楚 到极点,又模糊到极点,达到最大限度的相反相成。古往今来,在积墨层次上如此之 大突破,黄宾虹一人而已。当然,这并非说黄老在整个艺术各个层面都超过旁人,应 该说历代每位大师,都有天下独步的某一方面,各领风骚。在山水画制作中,复笔复墨,层层递加,不厌其烦。此种功夫,大学时期应得到很好的解决,比较稳妥的途径,就是从龚半千入手,由淡而浓,反复递加。低年级不 宜先临黄宾虹,因为他们不能理解黄宾虹作品之奥妙。高年级,可以通过仔细研究, 加入临黄宾虹的内容。 临习每位大师的作品,都离不开积墨法“层层复加”这一环,后一遍对于前一遍 来说,一下笔就起作用(不起好作用,就起坏作用),因此千万不要随随便便,不动 脑筋,盲目加上去。初学者,先易后难,可以对如下几个方面加深理解,加强练习: 太行牧趣(局部) 39.5cm×58.5cm 2004年 太行牧趣(局部) 39.5cm×58.5cm 2004年 1、破之,渗破前一遍,使之不过于呆板、整齐,要灵活起来,比如破线、破 皴、破点等; 2、留之,注意保留精粹处,始终不要碰她; 3、保之,辅助、陪衬前一遍,使之突出、彰显; 4、壮之,强化、夸张、补充,使之更加璀璨夺目; 5、弱之,削减、弱化前遍,使之不过于生硬、外露; 6、乱之,使之规整的不规整,条理的不条理,从而打破既成规律,在不和谐中求和谐,于无秩序处求秩序; 7、藏之,多遍叠加,以有用无,以无代有,使之趋于隐蔽、含蓄; 8、浑之,这是用墨最难的一环,加到最后使画面整体、丰厚、深博,浑化天成、神秘莫测、内涵无穷。 最后需要提醒初学者注意:层层复加,不是平均、一律面面俱到,有千百遍处,有一两遍处,亦有一笔带过之处,待有了基础和实践经验,亦可自由地反复递加,随 机应变,打破常规,或浓或淡,或干或湿,勾皴点染,程序亦可无常。逐步追求随心 所欲、了无定法的境界。 太行牧趣(局部) 68cm×138cm 2004年 太行牧趣(局部) 68cm×138cm 2004 注:图文来自网上,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