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创设师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课程文化

 张富群 2019-08-16

        在新课程内容教学中,教师应当把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作为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和发展的机遇来组织课程学习,而不是仅仅只把新课程内容作为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去掌握。把新知识作为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来对待,教师就会尽量多的让学生感知新课程内容的发生发展历程和今后的发展趋势;就会给学生留出自我理解感悟的时间和空间,就会经常向学生提出为什么是这样的问题,而不是早早的下必须是这样的定义;教师看重的是新知识对学生未来发展的价值,而不是这些知识在考试中所占的份额;教师关注的是学生在新课程学习中的参与度和进步与思想升华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而不是死死的盯住学生的考试分数排名不放松。新课程内容对教师来说,是熟悉的、已知的。但它对学生来说,却是未知的、陌生的。未知与陌生的知识更具有发展性和动态性,这种发展性与动态性恰是新课程内容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价值。把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作为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的机遇来组织课程学习,就给学生开启了终身学习、创新和发展的大门。而那种直接把知识结论教给学生的课堂教学呈现方式的最大失误就是失却了新课程内容的发展性和动态性价值,把新知识迅速变成了失去生命活力的僵死教条,也就关闭了学生终身学习、创新和发展的生命之门。

      在习题课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紧紧抓住当前问题求解过程的机遇,以问题解决为动力,吸引学生积极投入问题解决活动之中,而不是直接把现成的标准答案讲给学生。把问题交给学生,就等于给学生开辟了由已知到未知、由模糊到清晰的思辨的时间和空间,有了这个时间和空间,学生就可以积极思考和想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以学生的坚强后盾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成为学生创新和发展的积极推动者。

     教师的生命力在于终身不断学习、创新和发展,而教师的终身学习、创新和发展离不开课堂教学中的亲身生命体验和感悟。这种感悟来自于课堂教学情境和学生的学习实践。教师为学生创设了终身学习、创新和发展的课程文化,也就为自己创设了终身学习、创新和发展的坚实阵地。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对课程内容的不同理解使教师感受到学生生命个体的千姿百态,体验知识的千变万化,不断加深对新课程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全新感受。置身于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之中,教师时刻感受到的是自身生命成长中的进步与乐趣,每天都有新发现,每天都有新收获,每天都有新体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